滷鴨脖正規驗證配方及操作要領
特點:香辣濃郁,鮮嫩可口。
原料:
袋裝冰鮮鴨脖子5000克,香辛料100克,干辣椒400克,姜塊100克,蔥節120克,精鹽200克,味精15克,硝鹽1克,紅曲米50克,料酒100克,鮮湯5000克,精鍊油2000克。
香辛料配方:
八角20克,三奈10克,桂皮8克,小茴香10克,草果10克,花椒10克,丁香5克,砂仁8克,豆蔻12克,排草5克,香葉3克
製作方法:
(1)鴨脖子的初加工
袋裝鴨脖子解凍,沖洗乾淨後,加入姜塊50克、蔥節50克,精鹽100克及料酒、硝鹽,拌和均勻,腌漬碼味約12小時,取出,用清水洗凈,然後放入沸水鍋里汆水,撈出備用。
(2)制辣味滷汁
干辣椒剪成節,香辛料用清水稍泡,瀝水:紅曲米入鍋,加入清水1200克熬出色,然後瀝去渣,留汁水待用。
凈鍋上火,放入精鍊油燒至三成熱,下入干辣椒節、香辛料及剩餘的姜塊、蔥節稍炒,摻入鮮湯及紅曲米,調入精鹽,味精燒開後改小火熬煮2小時,至逸出辣味、香味後,即成辣味滷汁。
(3)滷製
把初加工好的鴨脖子放入燒開的辣味滷汁里,用中火鹵10分鐘即可關火,讓鴨脖子繼續在辣味滷汁中浸泡20分鐘,隨後撈出晾涼,斬件食用。
操作要領:
(1)鴨脖子以袋裝冰鮮的去皮鴨脖子為宜,不宜選帶皮的鴨脖子,這是因為帶皮鴨脖子滷製時不易入味,且成菜不美觀;去皮鴨脖子一定要先經腌漬、焯水後在滷製,否則腥味較重。另外,腌漬時加放硝鹽,鹵出的鴨脖子才會色澤淺紅、風味較佳,但切忌過量加入硝鹽,以免對人體有害。
(2)干辣椒以選千小米椒為好,因為這種辣椒色紅油亮,辣味較重。辣椒剪成節後,還應保留辣椒籽,因為辣椒籽也有增加滷汁香味的作用。炒制干辣椒時,宜重放精鍊油,稍炒即可(切忌炒焦成煳辣風味),摻入鮮湯煮制後,方可突出其「勁辣"風味。
(3)滷鴨脖子店大都聲稱用了幾十種香辛料,其實據試製得知,香辛料的種類不在於多,量不在於大,只需常見的八九種香料就可以了,關鍵在於要掌握好用量比例,使香料達到和味的效果,呈現出一種若有若無的香味。
(4)為了使滷鴨脖子達到骨頭裡也帶辣味的效果,其實並不難,這是因為鴨脖子余水後,脊椎管中的脊髓成熟收縮就會露出小孔,滷製時辣油汁進入孔內,便會使骨內帶有- -股辣味。鴨脖子成熟較快,為了使其入味,鹵熟後應用辣味鹵一汁浸泡。
大蒜孜然鴨唇(附自製麻椒油及孜然油製法)
亮點:
孜然燒烤香氣是很多客人的夏季最愛,鴨唇與蒜籽的搭配和擺盤都很有新意。
味型:
麻辣咸鮮,孜然味濃。
原料:
鴨唇600克(鴨頭的前半部分,這部分肉少、膠質多,吃起來香而不膩),大蒜300克,青紅椒、洋蔥粒共30克。
調料:
鹽2克,味精3克,大廚四寶味香素2克,孜然粉8克,辣椒麵7克,花椒麵4克,香油3克,自製麻椒油6克,秘制孜然油5克。
自製麻椒油製法:
選用山西的大紅袍乾花椒和四川鮮青花椒一起用,才夠麻。取5斤色拉油加入1斤鮮青花椒和1斤山西大紅袍乾花椒,微火熬半個小時即可。
秘制孜然油製法:
可用成品也可自制:將色拉油放入少許八角、山奈、桂皮、香葉等香料煉製一. 下,然後將粗孜然粒放入不鏽鋼器皿中,將煉好的熱油徐徐倒入裡面,邊倒邊攪拌,自然放涼即可。
製作方法:
(1)鴨唇解凍洗凈,入川式紅滷水中鹵熟,入七成熱油鍋中拉油待用。大蒜籽拉油備用。
(2)鍋內下秘制孜然油,入青紅椒、洋蔥粒略編,下入鴨後、大蒜,入辣椒麵、孜然粉、花椒麵、鹽、味香素、雞精炒香,淋入香油、花椒油裝盤。
(3)裝盤時將大蒜籽點綴在盤底,鴨唇分成3份,用拉過油的蒜苗紮成束,擺在盤中。
天波楊府常勝鴨
賣點:
這款鴨子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兩次掛脆皮水、兩次加熱、
兩次過油過程,鴨皮更脆,鴨肉更入味,每道工序都來個「雙重保險「使「天波楊府」的鴨子特別好賣。
特點:
皮酥脆,肉質鮮香嫩。
自我點評:
常見風乾鴨的做法是先將鴨子腌入底味,然後風乾,再上脆皮水,炸熟即可。勢必在風乾或上脆皮水之前,將腌漬鴨子的醬料沖洗掉,這樣就會使鴨子入味不足,也會浪費醬料。當然也可以多腌潰-段時間,使鴨子入味更足,但是時間長了,鴨肉腌出很多水分,肉質變老,影響口感。鑒於以上難題,現在也有很多廚師嘗試先用滷水將鴨子鹵熟,然後風乾再上脆皮水。然而熟鴨風乾,遠遠沒有生鴨風乾的口感好。我將鴨子風乾後,上脆皮水,炸酥後腌漬,然後帶腌料將鴨子蒸熟,鴨子入味足,且蒸熟可以讓炸乾的鴨皮略回軟下,這樣不會使鴨皮過干而扎口,然後再沖炸使皮緊即可。整個操作流程乍看有點奇怪,但是細緻又非常合情入理。
楊師傅點評:
這款鴨子做法很獨特,顏色和口感比較好,只是製作工藝略顯繁瑣,比較適合提前將鴨子加工到蒸熟這個步驟,走菜時再過油炸即可。
原料:
櫻桃谷鴨1隻(約1500克)黃瓜250克,櫻桃蘿蔔200克。
自製腌料: :
南乳汁100克,沙姜粉25克,五香粉25克,海鮮醬150克,柱侯醬100克,蔥50克,姜50克。
自製脆皮水:
取大紅浙醋250克、麥芽糖200克,加清水1000 克,熬開即成脆皮水。
製作方法:
(1)把鴨子洗凈入沸水中余水3分鐘,掛在鴨鉤上晾乾水分和油分,大約要風乾1天左右
(2)把事先調好的脆皮水均勻地澆在鴨身上,晾10分鐘後再澆-遍,待脆皮水晾透後(約4小時)入八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皮脆(呈金黃色)。
(3)將自製腌料均勻地塗抹在鴨表皮及鴨腔內腌漬8個小時。
(4)將腌漬好的鴨子上籠覆膜蒸25分鐘取出,沖凈,再下八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改刀裝盤,配黃瓜條、櫻桃蘿蔔上桌即可。
薑母鴨(台式正宗配方揭秘)
特點:
姜味濃郁,口感未微苦後守香,是秋冬季節暖身、滋補之佳肴。
原料:
紅面番鴨半隻(2於克),姜250克,沙薑片、枸杞各5克,紅棗10克,台灣米酒1500克,料包I個。
調料:黑麻油、味碟汁各50克,鹽5克,冰糖3克。
料包:
桂枝之當歸、玉竹、黃芹、川芍、桂皮各3克,沙參、當參各5克、甘草2克。
味碟:
白豆瓣、白糖、薑母鴨原湯各20克,辣豆腐乳50克,米酒150克,麻油3克。
製作方法:
(1)鴨肉洗凈切塊,姜洗凈,取50克切片,其餘用榨汁機榨成薑汁備用。
(2)鍋上火燒熱,入黑麻;四成熱時下入薑片、沙薑片炒出香味,加入洗凈的鴨肉,炒至鴨肉皮出油,薑片發黃後,加入米酒,煮開裝入砂鍋內,加入料包、紅棗、鹽、冰糖,枸杞,煮10分鐘。
(3)淋入薑汁提味即可。同蘸食味碟- -同上桌。
子胥野渡鴨
特點:
酒香濃郁,鴨肉肥嫩,營養豐富。
創意:
據「啤酒鴨"改良而來。
原料:
水鴨1隻(重約1200克),野生石筍乾250克。
調料:
蒜子200克,魚鮮醬30克,桂林香辣醬30克,小紅辣椒50克,啤酒1瓶,雞精5克,味精5克,蔥段3克,自製香辣油30克,菜油250克,清水500克。
自製香辣油製作方法:
用7.5千克小紅尖椒加5千克色拉油浸泡一晚上,第二天用微火熬制40分鐘即可;
野生石筍乾:
是千島湖山珍的上等佳品,海拔在1000 米以上,全年平均氣溫10C以下所產的石筍為原料,所產品種稀少珍貴,經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學加工精製而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排汗利尿、防暑抗熱等功效,是多纖維的保健蔬菜,味美清香、清腸開胃。
製作方法:
(1)將野鴨處理乾淨後斬成4x5厘米的塊,用清水沖洗血水,洗凈的野鴨塊用抹布吸干。
( 2 )將石筍乾入清水中浸泡40分鐘,去掉根部,改刀為5厘米長的段待用。
( 3 )鍋內放入菜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鴨塊快速煸炒至肉色發白,加入爆香的蒜子、魚鮮醬、桂林香辣醬、辣椒翻炒,再加入啤酒燒開,加入清水,下入筍乾,放在炭火爐上燉至酥爛,加入雞精、味精、蔥段,出鍋前澆上辣油即可上桌。
關鍵:
1、選料講究,選用的水鴨產自建德農村,這種鴨子是以吃稻草、蟲子長大的,涼性大,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2、鴨塊處理乾淨後一定要用抹布吸干水分,以免爆炒時鴨皮表皮起泡,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