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靈芝惹的「禍」

2019-07-04     檢驗視界網

作者:零落碾塵

【案例經過】

前幾天上夜班,晚上十二點,住院部腫瘤病房送來一加急大便。筆者收到加急標本後,立即對標本進行檢測。加急大便標本是水樣便,在檢測前,筆者注意到了此標本的外觀,與其他水樣便顏色不同,此標本顏色為黃褐色,略帶粉白色,這讓筆者引起了警覺。誰知在塗片鏡檢中,真的發現了異樣,每個視野都發現了五六粒黃褐色瓜子形物質,一端鈍圓,一端略有突起。

糞便標本外觀


每個視野發現疑似「蟲卵」

什麼?!寄生蟲卵?筆者腦海里閃現的第一反應是寄生蟲卵,話又說回來,如今這年代,本地區很少能看見寄生蟲卵,今天晚上被我碰到,是不是很「幸運」?筆者腦海里開始回想學過的那些寄生蟲卵:蛔蟲、絛蟲、蟯蟲……好像都不像,雖然很少看蟲卵,但印象中的寄生蟲卵比這都大,自己趕緊拿出手機查找寄生蟲卵圖譜,都不像,最後看到肝吸蟲卵時,覺得兩者有點像,仔細看了下,又覺得不像。

查閱資料可知:華支睪吸蟲卵似芝麻,黃褐色,一端較窄且有卵蓋,蓋周圍的卵殼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一小棘,卵內含毛蚴。此標本中的「蟲卵」不是肝吸蟲卵,很明顯無卵蓋、肩峰,沒有毛蚴,那會是什麼蟲卵呢?大晚上,鏡檢發現異常物,不好意思問科室形態學老師,但臨床醫生又催檢測結果,筆者當時有點糾結,會不會不是寄生蟲卵?這時,腦海里閃現出以前看過的案例文章,描述過在糞便中發現類似蟲卵物質,比如植物細胞與真菌類,花粉?不太像,靈芝孢子?對,對,有點像,趕緊去找資料,查閱資料後,此標本中的卵形物質很可能是靈芝孢子,查看醫囑,沒有用靈芝類藥物,打電話諮詢病人有沒有食用靈芝類食物。病房回復,病人為腫瘤病人,二十多天來一直在食用靈芝粉與蛋白粉。呵呵,此標本終於得到了證實,為靈芝孢子。

靈芝孢子,是從靈芝菌褶中彈射出來的極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細胞。每個靈芝孢子只有(8.5~11.2)μm×(5.2~6.9)μm大小,也就是與紅細胞大小差不多,明顯小於肝吸蟲卵,是瓜子形,細胞壁呈雙層結構,特別是細胞核部分,呈褐色。糞便中的靈芝孢子常被誤認為肝吸蟲卵,但它比華支睪吸蟲卵小,無卵蓋、肩峰,卵內不含毛蚴。

左為靈芝孢子,右為肝吸蟲卵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

近年來,用靈芝孢子粉防治癌症的臨床研究一直備受醫學界關注。有醫學實驗證實,靈芝孢子粉不能直接殺死腫瘤細胞,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力而間接抵制癌細胞生長或誘導細胞凋亡,發揮抗腫瘤作用。所以,以上腫瘤病人自行服用靈芝粉與蛋白粉在情理之中。

【心得體會】

糞便鏡檢是臨床檢驗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是作為檢驗人員,每一份標本都要認真對待,在檢測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新奇」事物。除了能識別糞便中的常見成分外,檢驗人員也要提高形態學識別能力,能區別糞便標本中的動植物成分與其他成分,並與人體寄生蟲卵相鑑別,這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誤診,減輕臨床醫生與病人的負擔。

其次,我們檢驗人員也要多與臨床聯繫,多溝通交流,很多檢驗問題,只要結合臨床,就迎刃而解了,以上案例就是典型所在,只要檢驗人員了解病人的飲食結構,很快就能準確識別靈芝孢子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u3yFWwBmyVoG_1Z-o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