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訊一評,解讀你關心的樓市動態:
01 跨省搶人才?廣州完善人才積分政策
人才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疫情過後,發布涉及購房人才政策的城市隊伍不斷擴大,除了從購房補貼入手,珠三角、長三角還實行了城市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進一步放開落戶限制。
7月24日,廣州政府發布了《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其中一個條例引起關註:
第五十五條:本市完善人才積分落戶政策,推動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戶籍准入年限在我市累計認可。
幸福策評:廣州張開友好雙臂,特殊落戶政策出台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5月,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再次提到:
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那麼,什麼是城市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呢?
舉個例子,假如你在杭州工作居住了4年,現在你想去廣州發展,你在杭州的居住年限可直接用於廣州落戶。在現行廣州五年社保才能落戶的條件下,你搬到廣州之後只需待一年就可以落戶了。
並且此項條例針對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城市群中人口落戶廣州,此前的戶籍開放都只面向周邊的城市,不會涉及外地城市。廣州此舉一出,直接跨省向其他城市群「搶人」,頗有先下手為強之意。
作為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4個特大城市之一,廣州為何要跨省納才?
除了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要求以外,廣州此舉也是為了打破困局:深圳的發展已經超越廣州甚至形成壓制,無論是在經濟活力或是產業結構方面都處於劣勢。並且在過去10年,廣州的龍頭企業如網易、恆大等,也陸續向深圳、杭州轉移了部分業務和人才,對廣州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張開友好雙臂的廣州是否有吸引力呢?
在房價方面,比起深圳房價的一路走高,廣州房價雖有波動但相對較為穩定;在2019年的城市房價收入比(住房價格和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數據中,廣州名列15位,16.5的房價收入比也遠低於第一位的深圳的35.2,說明相對深圳而言,廣州居民的購房壓力要小得多。
此外,根據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2日聯合發布的《廣州藍皮書:廣州社會發展報告(2020)》指出,廣州宜居程度在全球城市體系中處於中等水平,居於中國內地四個一線城市之首。廣州總得分比上海、深圳和北京分別高出1.18分、4.55分和10.14分。宜居程度無疑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來源:大鬍子說房
02 南京發布搖號購房新規:人才優先選房
為保證人才需求,各地在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上「挖盡心思」,在搖號購房上強調人才優先選房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南京此舉一出,仍然引發熱議,網友表示:複雜的購房流程,你看懂了嗎?
7月28日,南京司法局、南京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聯合發布《關於做好人才優先選房及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工作的通知》,針對人才優先選房、支持剛需優先購房等事宜,發布搖號、選房的具體細則。
幸福策評:「燒腦」搖號選房流程,想要上車不容易
通知明確中顯示,搖號分四輪進行:
第一輪,確定優先選房的人才名單及選房順序。有效報名的人才數量大於等於人才房源數或者大於等於20人的,應通過公證機構主持搖號的方式確定入圍人才名單及選房順序。
第二輪,確定享有優先保障資格的無住房家庭名單,進入第四輪一般選房順序搖號。有效報名的無住房家庭數量大於無住房家庭保障房源數的,應通過公證機構主持搖號的方式,確定入圍第四輪搖號的無住房家庭名單。
第三輪,由公證機構將「第一輪未入圍人才、第二輪未入圍無住房家庭和普通購房人」搖出順序號,確定入圍第四輪搖號的人員名單。
第四輪,由公證機構將「第二輪確定的入圍無住房家庭、第三輪確定的入圍搖號人員」搖出一般選房順序。
同時通知規定,選房順序分三步:
1.由第一輪搖號確定的入圍人才按照搖出的順序號依次選房;
2.由第四輪搖號的報名人按照第四輪搖出的一般選房順序號依次選房;
3.是在前兩批次選房結束後,房源如有剩餘,由第三輪搖號中未入圍第四輪的報名人,按照第三輪搖出的順序號依次選房。
通知中指出「人才、無住房個人及家庭」優先買房,因此在一個樓盤即將開盤時,會出現三種購房群體:人才、無房戶、普通買房人。
舉個例子,如果有100套房子,其中20套人才房,30套無住房,40套普通住房。
第一輪:通過搖號選出20位人才並確定其選房順序;
第二輪:搖號選出30個無住房名單,進入第四輪一般選房順序搖號;
第三輪:對第一輪未入圍人才、第二輪未入圍無住房家庭和普通購房人排序(即剩餘的所有人),進入第四輪一般選房順序搖號;
第四輪:對第二輪和第三輪中的所有人確定選房順序。
如果還有剩下的房源,第三輪搖號中未入圍第四輪的報名人再根據第三輪搖號的順序號開依次進行選擇。
南京市房地產學會會長吳翔華表示:
住房是剛需,出台人才優先選房的政策,能夠吸引人才,有利於促進城市發展。支持剛需購房是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有力舉措,也有利於穩定市場。
來源:新華網
03 深汕合作區兩大安居人才房項目穩步建設
深汕合作區成立於2011年5月21日,合作期限至2040年止為30年。自設立以來,該合作區形成「經濟特區帶動革命老區」區域合作模式,開創了中國扶貧模式從「點、線、面」幫扶到多面「體」城市幫扶的先河。合作區扶貧新模式主要表現在提供、提供雙增長級的經濟發展模式、創新區域合作幫扶體制、創新區域合作幫扶治理體系四個方面。
目前,深汕合作區的安居·深樂村、安居·深頤村兩個人才保障性住房項目正穩步建設,項目竣工後將提供人才住房7605套,滿足近3萬人的居住需求。
幸福策評:新增人才房,集聚人才促發展
2019年12月,深汕合作區就向各界釋放了「建好房等人才,新深汕等你來」的信號,在市住建局的指導下構建「雙六十」人才保障體系,率先在住房保障方面開啟先行示範探索。
兩大項目的建設滿足住有宜居的現實需求,一方面適應了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深汕合作區尊重人才、集聚人才促發展的重要保障。
此前,據《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的意見》顯示,人才住房面向符合條件的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建築面積以小於 90 ㎡為主,租金、售價分別為同地段市場商品住房租金、售價的 60%左右。相信在兩大項目建設完畢後,定能吸引更多人才來深奮鬥,推進城市發展。
來源:深圳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u1753MBd8y1i3sJZO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