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醫生,我孩子又燒到39℃了,怎麼辦啊?」面露擔心的家長抱著孩子衝進診室。這樣的一幕,總是在兒科上演。
「今天早上剛看過醫生,吃了藥,下午又開始燒起來了,怎麼還沒好呢?」這是家長們最常問的問題。
孩子發燒了,很多家長擔心不已,會用各種物理退燒法來給寶寶降溫,恨不得立即就能給孩子退燒。但很多時候,家長對發熱的認識和應對方式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寶寶發燒多少天能好呢?
一般來說,發燒是感染或者炎症引起的,而寶寶體內自身的抗炎需要一個過程,在正確護理下,如果發燒超出3-5天,就要及時看醫生了。
寶寶發燒如何正確護理?
在護理寶寶發燒時,我們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給寶寶多喝水,不限於白開水,還可以是奶水、湯、粥、果汁等。
家長做好防護工作,如戴口罩、勤洗手;
經常通風,稀釋房間的病毒和細菌。
寶寶發燒到38.5度以上,可以給他吃退燒藥。
寶寶發燒的護理誤區有哪些?
我們在護理髮燒寶寶的過程中,要避免4個比較常見的誤區:
1、認為「捂汗」能退熱
如果家長給孩子捂汗,反而阻止了散熱,可能誘發高溫驚厥等。因此,不建議在寶寶發燒時,給他捂被子或者多穿衣服。
因捂汗退燒而造成悲劇,並不鮮見。
2、酒精擦浴
酒精揮發的速度快,可以帶走部分熱量,但大面積使用的話,反而會讓孩子出現寒顫。
嬰幼兒皮膚非常稚嫩,角質層薄,黏膜血管豐富,如果用酒精擦浴,很容易透過皮膚被吸收,極大可能會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之前東莞的一對父母用工業酒精給孩子擦拭退燒,結果孩子當即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搶救後還是不治身亡。
3、呆在家裡不活動
孩子發燒了,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只想讓他躺床上休息,實際上,孩子稍微活動一下,是有利於孩子身體恢復的。
4、高燒等到看醫生後才處理
如果在家的情況下,孩子發高燒39、40度了,我們可以先拿退燒藥給孩子吃,吃完之後再看醫生,實際上這並不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
什麼情況下要帶寶寶看醫生
3個月內的寶寶突然出現發熱,有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
持續超過3-5天的發熱,需要查找引起發熱的原因。
體溫超過39℃,通過應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後2個小時後仍不退熱。
看起來精神不好、食慾欠佳、昏睡不醒或煩躁不安等;
出現脫水症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濕的次數減少,或大的寶寶小便的次數減少。
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寶寶出現抽搐。
如果有以上這些情況,希望家長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