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倪澤望:對標世界一流,全面高質量發展

2023-05-06     投中網

原標題:深創投倪澤望:對標世界一流,全面高質量發展

對一級市場而言,2022年是一個很不尋常的年份,全行業募資規模下滑了17%,投資數量下滑了16%。作為本土創投龍頭的深創投也不例外,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坦言,相比2021年,深創投2022年的投資額度、數量都有比較大的下降。

疫情終於過去。2023年的深創投鉚足幹勁抓機遇,在開年舉行的年度工作會議中,深創投將2023年定為「高質量發展年」,不僅提出投資規模目標,而且對投資經理提出了具體的質量考核指標。

2022年深創投斬獲了34個IPO,刷新了深創投自己保持的人民幣基金年度IPO數量紀錄。倪澤望表示,深創投希望在保持IPO數量水平的同時,每年收穫「爆款項目」。所謂「爆款項目」,就是單項目回報要超過10個億,IRR要超過80%。

新年開工不久,深創投還派出了總裁左丁率領的代表團遠赴中東,走訪了科威特、阿聯和沙特等國,增進交流合作,收到了熱烈的反響。

成立24年,深創投一直在不斷向上突破,圍繞科技創新的主旋律,緊緊跟隨國家的戰略布局,始終占據中國創投鰲頭。如今的深創投擁有一支分布在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的200多人的一線投資團隊,可以說是中國創投行業最強大的投資隊伍之一。倪澤望表示,深創投正在打造以創業投資為核心的全球頂級投資集團,希望在基金管理規模、基金回報、團隊人數、全球布局等各方面追趕世界一流VC/PE機構。

投中網:深創投把2023年定為高質量發展年,它有哪些方面的含義?

倪澤望:去年,由於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整個資本市場表現不是特別理想,今年是疫情過去後的第一年,對我們投資機構來講應該是個機會之年。在2月份舉行的深創投年度工作會議上,我們強調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也就是業務發展要更加平穩健康可持續,內部管理持續創新高效及精細化,品牌更具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

業務方面,無外乎「募投管退」,我們最近還加上一個服務,也就是「募投管退服」五個方面要高質量地開展工作。

募資方面,怎樣找到一些長線資金,尤其是沒有太多約束條件的長線資金,這是我們募資團隊一直在努力的。

投資方面,怎樣圍繞國家戰略投出一些高質量的項目,這個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們會在研究團隊、投資經理的績效考核層面,提出一些具體的質量指標,對項目立項、盡調、評審等方方面面工作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投資的這些項目不僅有好的財務回報,同時也能夠解決國家的一些戰略需求。

項目管理和服務方面,怎樣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怎樣為已投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這些我們要全面加強。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在投後服務方面做的工作相對少了一些,今年疫情放開後,線下活動可以比較多地開展,所以我們也安排了很多企業對接交流和實地走訪活動,為企業提供各方面貼身服務,年內還會舉辦大規模的投資年會。企業服務是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在項目退出方面,因為今年是全面註冊制正式實施的第一年,所以,怎樣找到一個好的退出節點,對我們來講也非常關鍵。

除了業務層面,在集團內部管理等層面,我們也要求提升質量。

投中網:深創投去年有34個IPO,刷新了紀錄,今年還能再創新高嗎?

倪澤望:確實,去年深創投創了一個歷史紀錄,希望今年也能保持這樣的節奏。去年是34家已投企業上市,2021年是26家。今年截至4月上旬是7家企業上市,全年大機率會超過30家。

扶持企業上市,促進了企業和產業的發展,也為投資機構自身贏得了投資回報。要實現更多項目上市、收穫更高倍數的回報,怎樣在更早階段把資金投入到企業、怎樣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這個很關鍵。

我們希望在保持項目上市數量的同時,每年收穫一些上市估值比較高、我們持有的股權市值也比較高的「爆款項目」。這也是今年提出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所謂「爆款項目」,標準是項目本身至少有10個億的收益並且年化收益率超過80%。

投中網:2022年的資本寒冬非常嚴重,全行業的募投活動都不活躍,你對202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有什麼判斷?

倪澤望:去年是個特別的年份,畢竟疫情影響非常大。投資需要信息對稱,對擬投企業要有全面的盡調。去年大家沒有辦法出差,確實影響了整個業務的開展。相比2021年,我們去年的投資額度、數量都有比較大的下降。去年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盡人意,前幾年比較熱門的一些賽道,消費、網際網路,甚至包括生物醫藥、半導體晶片,去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都不是特別好,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今年,從一季度情況看,形勢已經逐步改觀,資本市場的信心也在不斷地提振。

我相信今年創投業務的各個方面會有比較好的、溫和的回升。投資方面,今年的投資規模同比會有比較大的增長。

投中網:深創投提出要打造以創業投資為核心的全球頂級投資集團,它有哪些具體標準?深創投距離全球頂級還有多遠?

倪澤望:實際上,我們提出這個願景是希望我們的團隊樹立一個長期的為之奮鬥的目標。

當然,我們離「頂級投資集團」距離還很遠。與國際上最領先的投資機構相比,我們在資金管理規模、基金回報、團隊人員數、全球布局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趕上的。但明確成為「頂級投資集團」這樣一個願景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目標明確,行則將至。

目前,全球創投行業單個機構管理的規模都不是特別大,所以我們會以創投業務為核心,進一步拓展創投產業鏈上下游或者相關的多元化業務,包括近些年開展的併購、S基金、不動產基金、公募基金等業務,希望通過多元化發展,把集團的資金管理規模做得更大一些,持續提升集團整體實力。

去年10月,我們在深圳南山後海落成併入駐一棟大樓,這在全球創投機構里還是不多的。我們比較自豪,也很振奮,希望在這個新的起點,在良好的辦公條件下,實現更快發展。也歡迎行業同仁、各界夥伴到深創投來交流考察,攜手合作。

投中網:提到S基金,深創投的S基金是做得很早的,而且在市場上非常活躍,你認為S基金現在越來越火的原因是什麼?

倪澤望:我們做投資這一行,尤其是創業投資這一行,都面臨基金到期如何清算的問題。基金到期及時清盤,再募集下一期資金就非常順暢,管理起來也很流暢。但是基金份額退出也好,基金期滿也好,實際上它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在整個基金管理鏈條里缺了一環,就是怎麼退出。「募投管」實際上體系、規則都比較完備了,「退」則還是行業的一個痛點。大家都瞄準IPO,實際上是說明市場體系還不完備,需要有更多的項目退出途徑。

深創投2019年就開始布局S基金,希望在基金的項目退出方面既能解決我們自身的需求,也能解決行業面臨的難題。

S基金不像盲池的創投基金,它畢竟有一部分底層資產很清晰,能夠讓投資人產生相對明確的收益預期,這對投資人會有一定的吸引力。

目前全國私募股權存量市場規模大約20萬億,許多基金都面臨著到期如何退出的問題。現有S基金的規模與整個私募股權存量市場的規模相比還太小,怎樣把S基金規模做大、培育完善行業生態,需要我們全行業共同努力。

投中網:如果列三個2023年你最關注的技術創新或者是商業模式創新,你會選擇哪三個?

倪澤望:實際上關注的有很多,如果總結三個「最」,首先應該是人工智慧。大家已經感受到2023年第一波資本浪潮,在什麼地方?就是在人工智慧。ChatGPT把大家搞得眼花繚亂,所有跟人工智慧沾點邊的二級市場的股票都一飛沖天了。這裡面有一些非理智的成分,因為有些股票跟人工智慧沾不上邊,但這種現象說明大家都在關注先進生產力。

前幾年人工智慧也比較熱,但是大家都擔心應用場景在哪裡。今年通用人工智慧由OpenAI引導起來以後,整個市場非常火爆。我相信未來人工智慧和各個行業應用的結合,速度會更快。當然,深創投更多地會關注一些垂直行業、專業領域人工智慧的應用,包括人工智慧的算力、算法等方面的技術。

第二,我認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值得特別關注,一個最明確的方向就是數字化、智能化,把數字化、智能化和製造業全面地結合起來。從某個角度看,製造業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需要以此提升製造業的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這方面還有很多發展機會、投資機會。有些行業的製造業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很多企業在數字化方面與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第三,我們關注基礎技術領域的突破或者創新。由於國際形勢的一些變化,很多基礎技術研究我們得從頭干起,包括一些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一些新型材料、檢驗材料等等,甚至也包括一些生物技術。這一領域我相信有很多投資的機會。

投中網:今年2月份深創投派了考察團到訪中東,你認為中國創投機構在中東會有哪些機會?以及深創投在國際化會有哪些動作呢?

倪澤望:應該說,中東是很多機構都聯繫比較多的地區了。今年我們也專門組團到中東拜訪,左丁總裁專門帶隊去了科威特、阿聯和沙特,得到了比較好的反響,這兩天他們也要專門組團來回訪。

中東的機構對中國市場非常感興趣,也希望與中國的一些頭部機構開展深度合作。他們也希望能夠和中國的投資機構在國際投資方面開展合作,聯合中國的投資機構共同「走出去」,在其他國家開展一些投資。

中東正在推進多元化發展戰略,比如沙特提出「2030願景」。在化石能源逐漸被新能源取代的漫長過程中,及早主動開展經濟轉型是他們的迫切需求。中國市場成長機會多,中國的很多資源,以及市場、製造業優勢等都是中東國家不具備的。如何發揮我們的優勢去滿足中東國家的需求、實現合作共贏,大家還是可以共同做一些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dae2e085e1fb936c4cb439a89cf02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