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禮:香港首富之子,拒絕加入英國國籍,將固執的父親告上法庭

2023-12-17     吳忠強

原標題:何世禮:香港首富之子,拒絕加入英國國籍,將固執的父親告上法庭

不久之前賭王何鴻燊的去世,使得何鴻燊家族再一次浮現到了人們的眼前。

何鴻燊家族中可謂自上世紀以來便人才輩出,家族成員遍布各行各業。我們所熟知的李小龍也是何鴻燊家族中的一員。而何鴻燊家族中最令人所驚嘆的人物,莫過於何世禮了。

何世禮是著名香港首富何東的兒子,在自己年少時為了保留自己的中國國籍,將執意讓他加入英國國籍的父親何東告上了法庭,並且最終獲得勝訴,法院判定他仍持有中國國籍。

《裴多菲詩選》中這樣說到:"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何世禮在祖國最危難的時候,依然選擇不離不棄。他從小便有報效祖國的志向,而後更是對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赫赫有名的抗戰將領。

小小年紀,大大氣節

何世禮從小便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從骨子裡便認定了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在何世禮九歲那年,英國的香港總督麥士禮來到何家拜訪。何東帶著何世禮與其他九個兒女一同接待總督麥士禮。在接待的過程中,何世禮顯得不卑不亢,在一眾兄弟姐妹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麥士禮十分注重他,轉身對何東用英語說到:您的這位小公子,似乎與他的其他兄弟姐妹不太一樣。說罷便上前拿住何世禮的手,送給他一枚英國金幣。並且問他是否願意加入英國國籍。英國國籍在當時香港擁有著諸多的福利待遇和特權。

而僅僅9歲的何世禮,卻用中文鏗鏘有力地回答說:"我是個中國孩子,我感覺這就挺好的。"許多人求之不得的邀請,何世禮並不為之所動,當面拒絕。在外面不可一世的英港總督,竟然被一個孩子丟了人,這讓他尷尬不已。

在父親何東看來,何世禮只有加入英國國籍,才能更好地生存在香港,將來繼承家業,尋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但何世禮堅決不同意加入英國國籍,他認為既然生為中國人,就應該持有中國的國籍。兩人在國籍問題上僵持不下。

因此,何世禮將自己的父親強制其加入英國國籍一事告到了法院,經過幾回合後,何世禮勝訴,法院最終判定,何世禮繼續持有中國國籍。

此事之後,被各大報紙媒體爭相報道,成為了當時的一個佳話。

何世禮讓那個年代崇洋媚外的人們看到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

少年懷夢,志向報國

1923年,何世禮在香港皇仁學院畢業。其實這時候的何世禮,有學識,有背景,完全可以在父親何的蔭蔽下闖出一番天地。但何世禮並沒有如此,他從小的目標便是成為一流的軍事人才,為祖國奉獻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要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

在陪伴母親去南京禮佛期間,何世禮進入南京軍官陸軍學校學習軍事。遇戰事軍校停辦。1925年,又憑藉父親何東的名義考入英國的胡列茲皇家軍事學院進行系統的軍事學習。

後進入英國勒希爾炮兵學校學習炮兵裝備及其指揮,在英國裝甲兵團進行了畢業實習的何世禮再次進到法國布魯爾炮兵學校深造。1930年,何世禮學成回國,此時的他,已經擁有了頂級的炮兵指揮知識和技巧,成為了卓越的軍事人才。

學成歸國的何世禮已經迫不及待地尋求一處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他拒絕了父親安排他作為軍校教員或者任職海軍的好意。在長期地讀報,聽電台廣播中,他了解到中國現在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千萬的人民百姓背井離鄉。

他的心情十分的苦悶,深為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擔憂。心有雄心壯志,懷有真才實學,無奈無用武之地。正對應吳潛在《滿江紅送李御帶珙》所塑造的形象:"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

不久後他聽說東北的張學良勵精圖治,且正值徵召人才之際,於是前往東北與張學良進行了交流,並提出自己的見解:關東軍必將會在一到兩年內發起攻勢,建議加強守備。張學良十分欣賞他的才能,並打算委以重任,但何世禮以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先在底層鍛鍊為由婉言拒絕。

九一八事變當晚,在關東軍的突襲下,秉著"不許抵抗的命令,雖說最後突出重圍,但也損傷慘重。"之後何世禮被張學良保送至美國參謀大學進行深造,學成後對東北軍進行改造,提高指揮效率,為奪回東北作戰略準備。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抓,何世禮自然也被解除軍職,賦閒在家。生活還被特務所監控,令他一度心灰意冷,在苦悶中彷徨。原以為可以肆意施展才華的他,卻沒多長時間便被蹩了馬腿。

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何世禮向政府申請出山抗戰,在其聲名遠揚下,南京政府也很快批准並委予炮兵指揮官一職。九年抗戰作戰中何世禮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萬家嶺大捷等戰役中更是取得赫赫功名。

1949年解放戰爭後,何世禮跟隨蔣公被迫逃往台灣。之後何世禮還先後擔任"行政院"顧問,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等重要職位。

在何世禮的父親何東去世後,早就厭倦官場生活的他辭去軍中職位,回到香港繼承家業。

在1998年7月26日,何世禮在自己香港的寓所內逝世,享年92歲。作為抗戰英雄,何世禮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總結

生而為人,不能不愛國。但愛國,不應當僅僅滿足於現狀,要用盡力量,朝氣勃勃的改變現狀。僅僅九歲便在外國人面前鏗鏘有力地喊出了我是中國人,拒絕加入英國國籍。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行動和事實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這何嘗不是千千萬萬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典型榜樣呢。

即便是在晚年,何世禮還致力於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同樣他為祖國做出的每一份貢獻都將銘記在國人心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cb93dcd65b917affd04c092bdf69e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