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過了40歲,如果還能輕鬆完成3件事,說明你的心臟「還年輕」

2024-07-12   醫學原創故事會

過了40歲,很多人的心臟已經開始出問題了,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的動力泵,心臟就像是一輛汽車的發動機一樣,要是沒有發動機,即便汽車有再好看的外表,也是沒辦法行駛的。

同樣,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心臟出了問題,即便有再好看的外表也無濟於事,心臟不好,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困擾,哪怕是最簡單的生活自理都無法完成,稍微走幾步路就可能氣喘吁吁。

為什麼過了40歲心臟就已經不好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心臟之所以不好,主要原因是平時吃的太油膩了,還有人認為長期高鹽飲食對心臟不利,因為高鹽飲食會誘發高血壓,還有人認為,肥胖的人更易罹患冠心病。

可是,今年3月份,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進展》(JACC: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卻給了我們與眾不同的提示。

這樣的研究甚至讓很多人完全沒想到,研究發現,對於研究中的參與者(43-76歲),在已婚或有伴侶的基礎上,如果還能長期達到3個社交良好的標準:是任一組織團體的成員;每年參加團體活動在5次及以上;每周與親朋好友通電話或聚會在3次以上。

則說明他們的社交互動情況非常好(完全沒有社交隔離),這類參與者的心臟也可能比其他同齡人更「年輕」(用大模型估算的心臟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偏小)。

而存在社交隔離的參與者,心臟可能衰老得更快(用大模型估算的心臟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偏大),全因死亡風險也更高。

其實認真分析一下這項研究提出的三個標準,你會發現,看似非常簡單,但是真正能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產品的流行,讓越來越多的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遠離社交,他們更習慣沉迷於網絡世界裡,虛擬的世界滿足了他們對於生活的所有好奇,使得他們認為,即便沒有親人朋友,即便沒有交際,也能生活下去。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缺少社交對健康帶來的危害卻是與日俱增的。

早前,《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社交隔離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26%有關,甚至不亞於和吸煙、喝酒和肥胖對死亡風險升高的影響。

其實,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悟,一個熱愛社交的人,往往更加開朗樂觀,他們擁有更好的情緒,看起來也就更年輕,一個不愛社交的人,長期的孤獨讓他們沉默寡言,這樣的人,一天到晚不苟言笑,甚至悶悶不樂,整個人往往未老先衰。

所以,不要覺得現在有電子產品了,就可以不要社交了,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手裡的電子產品,重新回到社會裡,重新在現實里擁有自己的朋友圈,而不應該把自己的朋友圈放在虛擬的世界裡。

是任一組織團體的成員;每年參加團體活動在5次及以上;每周與親朋好友通電話或聚會在3次以上。年齡過了40歲,如果你還能輕鬆完成以上3件事,說明你的心臟「還年輕」。

作為醫生,除了以上三件事以外,我再提出三個建議,如果你能做到,那麼你的心臟會「好上加好」!

第一,戒煙戒酒

長期吸煙及酗酒對心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香煙里含有的尼古丁、焦油、苯並芘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損傷心臟血管內皮細胞,而酗酒則容易誘發酒精性心肌病。

第二,控制體重

只有控制好體重,才能給心臟減負,如果越胖,那麼心臟的壓力就越大,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體重呢?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第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如果一個人總是長期熬夜,缺少足夠的睡眠,很容易損傷心臟的健康,要想心臟更好,就得保持規律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