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仍有燦爛的前程,3條道路5項選擇——但他不清楚最好的

2023-02-19     中外概覽

原標題:馬雲仍有燦爛的前程,3條道路5項選擇——但他不清楚最好的

三年多來,馬雲一直處於神隱狀態,無緣無故地浪費了大好時光。

馬雲雖退出江湖,江湖上仍然有他的傳說。馬雲的名字永遠地吸引著社會的目光,只要他的身影出現,就會被捕捉到並熱傳於網絡。

特別近半年來,馬雲以中國為支點遊蕩了大半個地球,從歐洲到日本,從日本到泰國,從泰國到香港,從香港到新加坡,從新加坡到澳大利亞,馬雲下一站不知在哪裡,因為不知道他的心在哪裡。從這三年的表現看,馬雲也未必清楚他的未來是什麼,以及應該怎麼走。

圍繞馬雲竟然還有爭議,這是一個愚蠢的爭議。不少蠢人惡人隨波逐流見風使舵,馬雲即使現在原地不動,也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成功者。

其實,拋開過往的成就不說,馬雲面前仍然還有燦爛的前程。馬雲面前主要有三條道路五項選擇,而對於大部分選擇來說,馬雲都可能再次成為一個成功者。

不過,就目前來看,馬雲還不知道最好的選擇是什麼;甚至,次好的選擇馬雲也不清楚,否則就不會有三年的飄蕩和躍躍欲試。最好的選擇不苛責馬雲;次好的選擇其實可能是最難的,在誰面前都是一個難題,所以道路雖多,仍然無所適從。

下面簡單地說說馬雲面臨的道路,以及我的看法。這三條道路五項選擇就是:經濟之路,從政之路和生命之路,其中生命之路具體包含三個選項,故言三條道路5項選擇,分別具體說明如下。

一、經濟之路

經濟之路就是經商賺錢之路。憑藉馬雲的個人財力、資源和經驗,在賺錢上馬雲其實有很多選項可以選擇,無論是依託阿里巴巴的平台,還是另闢蹊徑,另搭台子另唱戲,馬雲賺錢的路子都是很寬廣的。

但是,對於馬雲來說,賺錢的路是一條最不好的路,因為馬雲不差錢,賺錢沒有什麼意義。馬雲已經60歲了,如果另起爐灶去賺錢的話,少不了辛苦,即便再造一個商業帝國,也得需要20年時間,那時候人已80歲了。奮鬥著奔向人生終點,是愚蠢而又荒唐的。

可能很多中國人都會抱著這樣的觀念,馬雲雖然不差錢,但賺錢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這樣才活得有意義。靠工作和賺錢尋找人生的意義是愚昧的,但人們基本不懂這個道理。若論靠工作賺錢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那馬雲已經做到了,事業做得也夠大,不用再證明自己。

一個不差錢的人,為了錢再奮鬥,這是白白地浪費時間、消耗生命,這是一條最不明智的道路。該體驗的已經體驗了,該獲得的成功已經獲得了,而且也走到了人生的巔峰,再重走一遍老路,是乏味的,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馬雲很可能走這條道路,當然這是猜測。

二、從政之路

馬雲在政治舞台上,前景廣闊,不可限量。當然,我說的這個政治舞台,是國際政治舞台。

馬雲從政於國際政治舞台,有四大優勢:

一是英語流利,二是口才極佳,三是有實業經歷和管理經驗,四是有豐富的國際政治資源。馬雲這四大優勢,都非常出色,而具備這四個條件和優勢,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將是容易的,至少做一個有重大國際影響的人,甚至呼風喚雨,可以說唾手可得。

英語流利是玩轉國際的前提,口才良好是國際政治家的必要素質,實業經歷是從事政治的優秀品質,豐富的國際政治資源是順利上路的保證。

就國際資源來說,馬雲與很多國家的元首政要都有過會見和結交,還擔任了聯合國三個重要職務(分別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特別顧問,為聯合國助理秘書長級;以及聯合國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聯合國還為馬雲頒發了聯合國紅色特別通行證,方便馬雲國際出行。所以馬雲如果想從政,有條件,有資源,有出路,甚至到某些國家擔任總統顧問,只要馬雲願意,我相信會有很多政府邀請。

從世俗做事的角度而言,我認為這是一條非常好的道路,因為這是一條嶄新的路,一個人可以嘗試一些不同的人生體驗,它可以開闢人生的新天地、新境界。走從政的路,馬雲能夠形成新的影響力,還可以做出更重大的事情。雖然是條不錯的路子,但不知馬雲有沒有這個心性、膽量和見識。

三、生命之路

生命之路有三個模式或者說三個選擇,可以概括為劉文正模式,黃元申模式,袁立模式。

劉文正模式是普通生活模式,黃元申和袁立共同點是信仰模式,區別是信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豐子愷關於人生三層樓之說,還是很有道理的,他說「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物質追求馬雲已不需要,精神生活不過是虛假的繁榮和俗人的追求,靈魂追求才是生命真諦之所在。

第一種模式,劉文正模式

急流勇退,看淡名利和功利,不再參與是非紛爭,徹底告別社會,真正隱居或半隱居。做一個普通人,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或者種花弄草,或者養魚養鳥,或者閉門靜思,或者面朝大海,也是一種很好的逍遙快意的人生。

第二種模式,黃元申模式

黃元申模式是佛教模式,代表人物還有李叔同,柳智宇(還俗前)。這種模式和劉文正模式很像,不同之處是有佛教信仰。

馬雲應該對這個模式不陌生,因為馬雲當紅之時沒少拜訪方家和大師,知名人物就有李一道長和王林大師,雖然李一是道長,王林是氣功大師,但不論三教九流,只要成名,就多少和佛教掛鉤了,連老一輩革命家都位列佛教仙班了。

不建議馬雲走佛教模式,雖然馬雲對它很熟悉。佛本來是人,信人幹啥呢,世界那麼多人,為何信一個光頭?而且,任何人也都不值得去信。另外,佛經教義若真要了解,幾百年也讀不完,而讀完反而更糊塗了,真理太多,你無法選擇。這是一條黑洞洞之路,沒有盡頭。

不建議佛教模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佛教的出家和跳出紅塵,這種與世隔絕的生命方式和生活方式,很不好。不出家?那不是真和尚,不出家,就不是真信仰。所謂居士,不過是人生的一種文化化妝,自欺欺人,沒有必要、沒有意思。

第三種模式,袁立模式

袁立模式基督教模式。袁立也曾大紅大紫,但不知何時信了基督教,從此退出燈紅酒綠的影視圈,但是卻沒有退出社會,而是積極投入公益事業,曾多次下鄉村,進大山,救助一些弱勢群體。

袁立模式是最值得馬雲考慮和學習的模式,有信仰,退出名利場但不退出社會,又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最佳的生活模式。馬雲比袁立更有財力和影響力,可以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從信仰方面說,信仰基督教更方便馬雲融入國際社會,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而且所有已開發國家基本都是基督教國家(僅日本除外)。從教義上看,其他宗教教主都是人,他們也自認是人,唯有基督教,不論新約舊約都在講述上帝的話語。最後基督教不主張人遠離紅塵與世隔絕,而是要求信徒到人群中去,對於有能力做慈善的人,這比較具有現實意義。

在所有的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中,不建議從事於教育。儘管教育和教師是馬雲的情結,馬雲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過,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但不建議走這個路子,這條路很難走,如果你有想法,這是一條死路,如果沒有想法,又何必走這條路,除非你到美國去辦學,去其他國家辦學。

以上就是擺在馬雲面前的三個道路五個選擇,總的來說,就是:賺錢的路、從政的路、享受生活的路、與世隔絕的路以及與神同行的路。最好的路是信仰的路,信仰會給你真正的人生和全新的看見;次好的路是從政的路,可以開闢全新的人生,可以做一些大事情,可以活得轟轟烈烈;第三是走享受生活的路,最末是賺錢的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c94520eb82449c48937ad1825232c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