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券業從嚴監管趨勢下,券商員工違規被罰頻現。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17日,今年以來,證監系統開出的涉及券商員工的罰單就超過120張,涉及人數超200人,其中違規炒股、保代執業未勤勉盡責被罰情況居多。
違規炒股、保代執業未勤勉盡責被罰
北京證監局14日公布了兩則罰單,一則是對寇玥等20人出具警示函,另一則是對莊江斌採取監管談話,處罰事由均為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除了違規炒股,違規出借帳戶也遭到監管嚴查。同日,北京證監局對王罡玄、陶嘉樂、韓旭、戴子銳等人採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其中多名被罰人員為中金公司及中金財富員工,員工登記類別多為一般證券業務或投資顧問。
13日,證監會還披露了一則券商員工內幕交易的罰單。罰單顯示,光大證券時任投行員工趙遠軍作為星星科技(300256.SZ)重大資產重組的內幕消息知情人,控制他人帳戶違規交易星星科技股票,最終虧損532.58萬元。證監會對趙遠軍處以共計460萬元罰款,同時對其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監管部門和券商對違規炒股都查得比較嚴,有的券商還要求員工在工作時間上交手機。」一位在券商工作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違規炒股是監管「紅線」,今年以來,在從嚴監管趨勢下,券商對員工違規炒股的自查也更加嚴格,報備核查員工本人及家屬帳戶屬於基本操作,還包括利用科技手段核查員工是否存在違規炒股行為,或者行動軌跡是否與親屬帳戶IP一致等。
此前的2月,證監會就曾集中處理了一批違規炒股的券商員工,僅招商證券便有上百人被罰,包括對63人作出行政處罰,對46人採取行政監管措施等。
在中證協此前通報的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相關案例中,違規炒股的高管也不少。包括某券商執行董事兼總裁熊某濤操控多個帳戶進行大額交易,最終被終身禁入市場;2月,證監會一則罰單顯示,長城證券原副總裁韓飛違規炒股,共計被罰沒約1.17億元,同時對其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還有不少券商員工因違規展業、執業未勤勉盡責被罰,主要集中於經紀業務、投行業務領域。
投行業務方面,主要涉及保薦代表人在IPO、定增等項目中執業未勤勉盡責。比如,8月30日,廣東證監局對中信建投5名保代進行了處罰,其中2名保薦代表人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暫停業務資格3年,3名保代被採取監管談話。
根據中證協披露的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今年以來,已有98名保代收到監管罰單。其中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被罰保代人數較多,分別為14名、12名。
此外,有近40名券商時任或現任高管、業務負責人因對業務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罰。
券商員工「硬約束」加強
此前證監會強調,在持續優化券商行業生態方面,要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完善從業人員執業行為基本規範和操守準則,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分類名單制度和執業聲譽管理機制,依法嚴格限制違法違規人員「帶病流動」。
比如從業人員違規炒股,所在券商的評級將受到影響。據了解,在券商2024年度分類評級的評價體系中,明確對董監高人員、主要業務人員違規買賣股票、違規代客理財等問題予以扣分。在2023年度券商文化建設評級的自評環節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也進行了調整,其中便涉及「新增因存在從業人員違規炒股情形」。
保代分類管理方面,7月,中證協對《保薦業務規則》進一步修訂,進一步加強保代聲譽約束,包括撤否項目信息將被公開寫入保代的「個人簡歷」,被暫停業務的保代則將被單獨分類。
在加強券商員工職業道德方面,9月初,中證協發布《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要求各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應加強選人用人管理,強化對人員政治素質、道德品行、廉潔從業情況的考察;對存在負面聲譽信息的人員,公司應當審慎聘用、任用;對存在違法違規、失德失范行為的人員堅決予以出清,不斷凈化從業人員隊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c275edd2580de9c85c956b9bb50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