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分封的那些事兒

2023-06-10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兩晉-分封的那些事兒

#頭條創作挑戰賽#

西晉建立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吸取前魏打壓宗室的教訓,命裴秀建立五等之制,分封諸王。

因為晉是通過篡位奪取的曹魏的天下,雖然親曹的勢力不斷反抗,但都被殘酷的鎮壓,但是誰能保證親曹的勢力全部都死絕了,萬一冷不丁的再來一次高平陵之變,誰都扛不住,並且此時邊境領兵之人並不都是司馬氏家族的人,加上此時東吳還沒有滅,始終是一個大的隱患。為了鞏固統治,便開始了第一次的分封。

在分封之初規定,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這是在晉初之時分封的標準。這次分封是因為司馬炎自己的孩子都還沒有長大,所以分封的都是旁系勢力的。

後來,司馬炎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前兩個孩子身體都不咋的,一個早夭,一個老子去了,兒子第二年也就跟著去了。唯有司馬衷身體還不錯,就是腦子不太好使,不過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是一個很聰慧的人,而且深受武帝喜愛。

不過武帝還有一個兄弟司馬攸,他是司馬師的兒子,而司馬師對整個司馬氏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不過司馬師死的時候,司馬攸太小,不能繼承司馬氏的權利,便選擇了司馬昭也就是司馬炎的父親。

在咸寧二年,武帝大病,朝廷上下都意讓司馬攸繼位,河南尹夏侯和說對賈充說:你的兩個女婿,親疏相等,立人當立德,但賈充此時並未說話,表態。但是武帝病好之後,聽說了這件事情,他認為宗室和權臣正在架空他的權力,收了賈充的兵權,罷免了河南尹夏侯和的職務,引入外戚楊氏。

咸寧三年(277),衛將軍楊珧與中樞監荀勖,以齊王攸有時望,懼惠帝有後難,因追故司空裴秀立五等封建之旨,從容進陳時宜。以為「古者建侯,所以藩衛王室。今吳寇未殄,方岳任大,而諸王為帥都督,既各不臣其統內,於事重非宜。又異姓諸將居邊,宜參以親戚,而諸王公皆在京師,非捍城之義,萬世之固」。帝初未之察,於是下詔議其制。在咸寧三年共有司馬裕、司馬瑋、司馬允、司馬該、司馬遐五位皇子先後封王。

這是第二次對封地進行調整,是為了打壓司馬攸,限制宗室皇權,保證司馬炎一家的帝權。

在之後,因為在咸寧二年的那場大病,賈充的不表態,失去了武帝的信任,不過賈氏仍有很大的權利,賈南風是司馬衷的皇后,再加上這時外戚楊氏在朝廷上如日中天,武帝不得不對自己的繼承人感到擔心起來。

如果此時立司馬衷為繼承人,那麼外戚楊氏則很有可能會像當初的司馬氏一樣,篡位自立。而立司馬遹,也會面臨賈氏的殘害,因為司馬遹不是賈南風生的。《晉書,后妃傳》云:賈后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

司馬炎決定再一次分封(第三次分封),司馬炎封的是年長的皇子和皇孫,以期能遏止外戚。

不過,隨著楊、賈之爭,楊氏落敗,賈氏掌權,不斷的殘害司馬氏,而司馬衷就是一個白痴,根本說不上話,司馬氏內亂開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b093b8078b5d2f8556ff9e8c41bb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