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寵壞的3個徵兆,希望你家沒有!

2023-06-21   校長傳媒

原標題:孩子被寵壞的3個徵兆,希望你家沒有!

【一鳴專欄】

不給充錢打遊戲,父親被13歲兒子當街勒脖

孩子被寵壞的3個徵兆,希望你家沒有!

原創作者|一鳴

近日,在廣東深圳街頭出現讓人震驚的一幕。

視頻中,因為爸爸不給錢。一名13歲的男孩用手勒住父親的脖子威脅他,民警出手試圖拉開父子二人,但男孩就是不鬆手。

父親韓先生稱,孩子喜歡玩遊戲,還用銀行卡往裡面充錢,不給錢就鬧著不去讀書,以前也有過動手威脅家長的情況。

迫於無奈,韓先生就只能給兒子充一部分錢,兒子答應每天玩一個半小時遊戲,而且是用父母的身份證玩。

對於這次當街被勒脖子,韓先生無奈地表示:「現在都會給他充一部分錢,否則他就會鬧!」

看到這裡真的為這位父親擔憂,13歲就對父親下此狠手,那父母年老體衰,沒有能力再給他錢花的時候,他又能做出什麼過分的事呢?

說到底,這樣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壞的孩子,他們眼裡沒大沒小,目無尊長,走到哪裡也不會受到歡迎。

愛孩子本身沒有錯,但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在育兒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把孩子寵壞。

以下這些孩子被寵壞的跡象,你家孩子有嗎?

01 不懂尊重長輩

上周末,我帶女兒去公園玩。我們前面有一個小男孩正快速跑著,他看起來5歲左右,他一邊跑一邊頭也不回的喊:「奶奶,你快點,別磨磨唧唧的!」

我轉過頭,只見男孩的奶奶一手拿著小水壺,一手提輛滑板車,頗為吃力地半跑半走,前額的頭髮像剛洗過的樣子。

她嘴裡回應著:「你慢點,別摔了,等等奶奶。」

我正想,這孩子怎麼這樣無理。

又聽小男孩喊:「我都要渴死了,你就不能走快點嗎?干點啥都干不好!」

此話一出,我無比震驚。

不過是上幼兒園的孩子,竟說出這樣傷人心的話來。

再看他奶奶,並未發火,只是訕訕地應著:「來了來了」。

面對男孩的蠻橫無理,作為長輩,不僅不規矩孩子的行為,相反卻一直都順著孩子的心,這難怪孩子目無尊長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里講到:每個人都有三種人格狀態。其中有一類叫「適應型兒童狀態」:

指的是孩子會根據大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比如,當大人表現為毫無原則的溺愛時,孩子一定會毫無顧忌的放肆。

孩子在與大人相處的過程里,會不斷試探大人的底線原則。

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學會對孩子說「不」,並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體會長輩的不易,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學會尊重他人。

02 以自我為中心

有位媽媽發了一個帖子,因為女兒的自私,讓她非常苦惱。

女兒從來不會主動洗碗、掃地,更不會為父母洗一件衣服。就連主動倒杯茶都沒有過。

女兒在實習期,每天早晚都是她父親接送。

有時她父親輪休,還專門送她去上班。她回到家第一句話永遠是:「累死了」。對著桌上媽媽已準備好的飯菜,從來沒有一句,「媽媽也辛苦了。」

如果我和她爸爸聊的是她不感興趣的話題,她就直接開懟:「你們總關心別人的事幹什麼?

這樣的孩子,考慮一切事情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像每件事情都與他自己的活動有聯繫,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而不考慮他人。

他們的心理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人我不分,物我兩亡。

孩子的同理心不是天生的。

父母經常和孩子交流、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自己擁有的幸福,是因為有父母替他扛起了苦難。

父母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孩子才能有同理心,要知道,越有同理心的孩子,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才會越好。

03 做事談條件

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孩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經常跟父母談條件,否則就會撒潑耍賴。

說到底,父母因為沒有原則的愛,才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憚。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戰》中舉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一對分別是五歲和七歲的兄弟,面對媽媽時,經常胡鬧、耍賴、嚎哭、怒吼,弄得媽媽手忙腳亂;

而爸爸在家時,他們卻非常規矩。因為孩子們很清楚,一般來說,媽媽很容易讓步,而爸爸言出必行,非常堅定。

研究表明,大多數孩子的「討價還價」都是試探性的,有時候孩子提出來的條件,他也並不是真的一定想實現,只是試探一下爸爸媽媽的底線,看看能不能突破而已。

只要父母能堅持原則,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堅決拒絕,大多數孩子是可以改掉這個毛病的。孩子看到大人不接招,不妥協,就會「乖乖就範」。

當然,我們在拒絕孩子的條件時,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孩子明白「不可以」的道理。

04 對孩子的愛不要太滿,要懂得藏一點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運動員出身的爸爸馬哈維亞,為了讓女兒有選擇自己生活和未來的權利,他從小就嚴厲訓練女兒們摔跤。

兩個女兒從戰鬥、困惑、到和解,最終成為世界冠軍,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馬哈維亞對女兒說:「爸爸不可能每次都來幫你。爸爸只能教你怎麼打。」,他在女兒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冷清的。

當場地上奏起印度國歌時,他輕輕地捧起女兒的臉,對她說:「你是我的驕傲!」。

想想看,馬哈維亞不捨得女兒吃苦受罪,他的女兒們就會跟成千上萬的同齡人一樣,十幾歲就結婚生子,伺候一家老小,辛辛苦苦的過完一生。

所以,我們讓孩子吃苦,不是盲目地讓家長撫養貧困兒童。

而是要提醒自己:愛孩子,不要把孩子當寵物,當父母選擇為孩子包辦一切、導致沒有界限感,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從而毀了孩子的一生!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放手。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我們不是上帝,而是站在孩子們身邊,與他並肩,手牽手,陪伴他們走過一段美妙的旅程。

05 寫在文末

父母養育孩子是想養育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巨嬰」,一味的寵愛孩子,不懂得適度,沒有原則,只會寵壞孩子,對孩子自身、對家庭都沒有什麼好處,希望父母們能夠多多反思自己,愛孩子沒有錯,沒有原則的愛孩子就錯了。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要時時修剪、扶正,才能健康成長。父母就是孩子的引路人,通過有效引導,孩子們才會有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去抵禦未來的人生風雨。

孩子有了更多好習慣,一定擁有可以期待的未來!

作者 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

延伸閱讀:

23歲女大學生死於逼婚: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遙控器

這四種孩子註定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希望你家沒有

高考後,有些家庭出現報復性消費:你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面對老師的「謊言」,學生堅持自己的想法:有主見的孩子,到底多有出息?

小女孩發現李白生卒年月出現錯誤,觀察力強的孩子到底有多優秀

爸爸在外不順心拿兒子出氣: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遷怒他

父母的習慣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媽媽懂「套路」,孩子更優秀

5歲男孩吐槽媽媽太懶:育兒道路最忌諱「付出太多」

9歲嗯哼高情商回答引贊: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的開竅有三個機緣,看看你家能把握哪個?

好的老師都有點狠心

女孩因邋遢遭辭退: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哪有什麼天生的「學霸」,這6種能力的培養,父母千萬不要忽視了!

獎勵孩子還在用物質滿足嗎?推薦3種獎勵方法,更有教育價值!

內耗的家庭是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育兒路上,我們都欠孩子一場「慢的教育」

父母在家的樣子,決定了孩子10年後的人生!

8歲男孩課堂7次舉手死亡事件揭露真相:千萬別把孩子養得太聽話!

把孩子養廢后終於醒悟:緊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小男孩喊話父親好友讓其少喝點酒:鏡頭前的一幕刺痛千萬父母的心

有一種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4歲女兒跟夥伴吐槽爸爸:好父親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卻養出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教育路上最大的問題,父母怕麻煩

網課是一道分水嶺,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落後的孩子更落後!

好的老師,都有點絕情!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產後抑鬱離世時孩子才7個月:媽媽,請不要當超人

遇到一位好老師,是每個孩子莫大的幸運與福氣!

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庭教育中,永遠不要低估「貼標籤」的力量!

男孩偷文具退貨:占便宜的孩子終將吃大虧

情侶遇車禍慶祝生日:這兩個字,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

男孩轉班,老師寫字條鼓勵他:孩子的眼睛亮了

媽媽和女兒打賭「爸爸在家沒做飯」:眼裡有活的爸爸到底有多重要?

把孩子照顧太周到,是一場災難!

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付出全部成全的其實是自己

男生因考147分失望哭泣:父母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什麼樣的命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