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幼升小,各區學校都會組織家訪工作,一般主要看一下房子的實際居住情況,簡單了解一下孩子及家庭的情況,有些細緻的老師還會走進孩子的房間,看看孩子的學習環境。今天,咱們來聊聊家訪那些事兒!
家訪(或入戶調查),這也是孩子入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街道辦或學校在適齡兒童入學之前會對實際居住地進行探訪、考察,如果居住地不符合適齡兒童入學要求或者所處環境不適合兒童居住,或會影響審核環節。
武漢幼升小的家訪,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次家訪:摸底調查
去年11月28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入學劃片及調整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條內容涉及摸底調查(家訪)——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在每年2月份以前啟動當年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情況的摸底調查,會同公安、衛生、房管、街道、社區等部門和組織,對區域範圍內(含新建小區)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戶籍人口、流動人口,以及特殊兒童、少年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登記。
第一次入戶調查的目的就是看你是不是在這裡居住,沒有實際居住的家長,一定要提前搬過去住一段時間。
第二次家訪:小學老師入戶
根據以往政策,第二次家訪不是每個學校都有,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家訪,時間一般是在學校報名登記之後進行,具體還得看各個學校的安排,大致在6-8月份左右。老師一般來家裡會提前跟父母聯繫的,多數在放學下班之後,但不排除突擊來訪。
家長如有事不在家,會再次約時間,但不要讓老師反覆聯繫,容易給學校留下不願意就讀的印象。有的學校會聯合居委會或轄區派出所(這種情況比較少)。
第二次家訪會核實提供材料的真實性,確認您實際居住在此地。另外,學校老師會對家庭環境做個初步的了解,以及交待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說開學要準備哪些文具之類的。
註:家訪情況為家長所描述,僅供參考,若有補充請留言
家訪並不是每所學校都會進行,一般來說學校會提前進行通知,家訪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了解孩子的情況以及住房的實際居住情況,有的時候還會檢查房產證、近幾月的水電繳費單等材料,遇到家訪,家長們不必緊張,配合老師工作就好。
來源:家長幫武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