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單位都會組織旅遊,所以幾乎很多經典的線路我們已經走到。從02年開始的十年當中,幾乎每年出去我都是必在的人員。因為我喜歡先走在自然之間的感覺,不一定是忘情山水,而是見識一下異地的風情,甚至理解更多的人,對於語文老師來說,有時候我甚至認為這也是備課的一種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用一生的時間來備課,也許包含先走,生活吧……
所以,只要有旅遊的的機會我幾乎不會放過,當然自己也是屬於貪玩的人,玩中可能得到很多平時自己忽視的東西。喚醒自己記憶中曾經熱愛和關注的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
武夷山、雲南大理麗江、內蒙赤峰、北京、普陀、世博會、四川黃龍九寨、廬山、黃山、敦煌、張家界、岳陽樓、黃鶴樓、海南、青島大連……回首時方知自己走過的足跡幾乎遍及中國最有名的景點。每到一處,我最喜歡看的就是那些本地自然獨有的風貌。很多時候。那種自然風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甚至性格特點。忽然想起自己大學時代寫過一篇關於社會學研究的論文。可能從那時候開始經常會想到這些問題了。人有時候還沒有出生有些自然的東西就要沉澱在他的命運之中了。
此次去三峽重慶,景物跟從前人們筆下描寫的很不一樣了,忽然感覺自己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見證了人改變自然的那種力量。陪同我們導遊一直自稱自己「妖嬈」。我隱隱感覺這個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自創的誇讚自己的方式。很多時候他顯得那樣實在,在大木花谷還親自為我們下廚做酸溜土豆絲,引得大家都說味道不多,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但是那地方的人們顯然還不熟悉旅遊業的規矩。居然最後只給導遊和司機麵條以飽肚子。
最後在重慶的那一晚餐頗為有趣。他帶著我們去吃火鍋。自助餐的那種形式,和我們一起喝啤酒,不知道啥時候忽然唱歌了。唱的都是革命歌曲,什麼《學習雷鋒好榜樣》《我的祖國》……引得對面很多客人對我們看著,大家也不在意,繼續唱歌,後來很多客人跟我們對唱起來。氣氛異常熱烈。
好笑的是,一波客人走了,來了另一波看見我們唱歌也跟著繼續唱歌。而那個妖嬈的導遊不知道啥時候跑到臨近的一張桌子喝酒,開始訴說自己的成長苦難,童年的心酸,講到什麼地方,居然哭了,還跑過來喊我姐姐,說那一桌的老師不給他面子。於是,我就過去觀看動靜。一個男導遊面對自己帶團的三天的客人哭了,他自己忽然感覺到不好意思了。或者是因為我們團隊的人給他感覺到一种放松還是信任吧。
記得在瓷器口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導遊跟著人只剩下了我了。忽然他談到自己的行業,談到很多導遊不被別人信任,我做教師的感受跟交流。最後,我們得出結論,很多時候不是那個行業有什麼問題,而是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在跟我的交流中,我發現他作為導遊還有著一種善解人意,對每個客人的基本尊重。連跟他合作的司機也是誇他——牛!因為做導遊基本沒有他搞不定的事情,司機也願意跟他開車,沒有太大的壓力。
站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里,可能性格中的善還是惡沉澱多少,會有自己的努力,更有一種內心的力量。但是這內心的力量到底來自哪裡呢?
其實,看山看水都不值得稀奇,關鍵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多人的美好,善惡,甚至一路上走過的尷尬,好玩事都是值得回憶的點滴。八天的行程大家感覺吃得不錯,睡得也香,行船的過程中還有時間打牌克,可以觀兩岸風景。慢慢逆流而上,放慢腳步的感覺也是美好的。
我們太喜歡速度,有時候總感覺慢了就是浪費時間,其實有時候放慢腳步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改善。才可以關注到那江水裡有些什麼?兩岸的小房子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生活得怎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夜遊重慶也是這樣的慢慢漂在長江和嘉陵江上,夜色中慢慢隨水而走,所以有人說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慣了,可能不會喜歡上海,北京那樣的大城市。缺乏親和力。一切都是快。我們總是以為快就是好,其實慢下來生命質量才能提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9thMW8BMH2_cNUg7D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