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燈火南山
原文: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mammals-can-breathe-through-their-intestines
在一個萬事皆順的日子裡,便便能從菊花(肛門)順利排出。而一項新研究發現對於呼吸困難的鼠類(齧齒動物)和豬,可以通過直腸組織吸收氧氣幫助動物恢復呼吸。這項科研背後的科學家說:若傳統慣常技術失效時,有朝一日或許可以將氧氣注入直腸以救人生命。
「這是個瘋狂的點子,但如果你看實驗數據,會發現它實際上是個令人信服的實驗。」一位未參與該實驗的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胃腸病專家Sean Colgan如是說。
大部分哺乳動物都通過嘴和鼻子呼吸,再經肺部將氧氣送入身體各處。少數水生動物如海參和鲶魚能通過腸道呼吸,而人類的腸道組織可以很容易地吸收藥物。但並沒人知道哺乳動物能否通過腸道將氧氣送入血液。
為找出答案,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胃腸病專家Takanori Takebe和同事們測試了幾種為被短暫剝奪氧氣的小鼠和豬進行腸道呼吸的方法。在一組11隻小鼠里,有4隻小鼠的腸道被清理過,以稀釋粘液(粘膜)提高對氧氣的吸收。緊接著,研究員將加壓純氧從菊花(肛門)注入被擦洗的小鼠的直腸和未被清理腸道的餘下7隻小鼠的4隻的直腸中。之後,研究員從這些鼠鼠身上抽出氧氣,致使它們 "缺氧"。未清理腸道,也未直腸注氧的3隻小鼠平均存活時間為11分鐘;未清理腸道,但有直腸注氧的4隻小鼠平均存活時間為18分鐘;有清理腸道,也有直腸注氧的4隻小鼠在長達1小時的實驗中活了下來,最終存活率為75%。研究員今天在《醫學》期刊上如上報道。
但Takebe和同事們想放棄繁雜而危險的腸道清理工作。所以他們用易溶氧的全氟碳液體(perfluorocarbons, PFC)取代了加壓氧氣,PFC可攜帶大量氧氣,且常在手術中用來替代血液。又因為其密度高,也能將粘液從腸道中沖洗出。研究人員將富氧PFC注入3隻缺氧鼠和7隻缺氧豬的腸道;作為對照組,他們將生理鹽水沖入2隻缺氧小鼠和5隻缺氧豬的腸道。
對照組動物的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而注入富氧PFC的小鼠血氧飽和度則穩定在正常範圍,且注入富氧PFC的豬血氧飽和度增加了約15%,緩解了其缺氧狀況,它們的皮膚和四肢在數分鐘內恢復了血色和溫度。
Takebe說,這兩項發現證明了哺乳動物可通過腸道吸收氧氣,而且他們的 "新奇實驗 "是安全的,這種新方法也將在人體上進行安全測試。他還設想在慣常技術失效時,如現在的新冠時期,可以通過直腸注氧法拯救人類的生命。
未參與該實驗的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肺科專家Markus Bosmann表示,即使該技術是安全的,但通過菊花(肛門)注氧進行腸道呼吸也可能並非很有效,他希望看到更多科學家將該技術與慣常技術(如氣管插管)相比較。Colgan也認同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並指出若直腸注氧被用於病人可能必須是短期的,因為氧氣進入腸道可能會殺死參與消化的微生物。
參與了該論文評審的耶魯大學醫學院胃腸病專家Caleb Kelly說:「從理論上講,直腸注氧的作用不會非常持久,但他們或許能證明,在正確的條件下它是有效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97119f82a997e1c702b23fd4fa599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