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不少孩子在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後,遭遇了「驚心動魄」的第一次。
開學之初信心滿滿地立下各種flag,考完才發現和目標相去甚遠。小學各科從來沒下過90分的孩子,直呼拿到成績後有點懵。
也有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我家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突然就變成了偽牛娃?
其實,這就是被教育圈反覆提起的「小學成績的欺騙性」!
小學階段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學習態度端正、認真細心的孩子大多可以取得較高的分數。
但上了初中,試題選拔屬性增強,閱卷標準越來越嚴,死記硬背知識的考查量大幅減少,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因素的影響,讓不少小學成績不錯的孩子,難以再續小學階段的輝煌。
講真,一次考試失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後不知道怎麼辦,可怕的是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的任何失敗,更可怕的是家長如臨大敵,孩子如履薄冰,最後家長變成雞娃狂魔,孩子淪為厭學少年。
如果家長自身就沒有面對失敗的正確態度,就很容易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想要引導孩子正確地理解和對待期中考試的輸,家長首先要學會認輸,進而與孩子一道進行理性的復盤與分析,並且給予孩子犯錯和試錯的空間。
具體來說,哪些孩子可能初中成績下滑?一旦發現牛娃變普娃,家長該如何兩條腿走路?如何避免孩子在小學階段只是個偽牛娃?面對孩子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科學規劃和設計成長路線?
小學成績欺騙性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小學成績的欺騙性,不是成績本身有假,而是有些取得成績的方法不具備可持續性,所以到了初中自然「原形畢露」。這裡主要指的就是小學靠各種生拉硬拽和填鴨式教育培養出的偽牛娃。
小學就是教育長跑的起步階段,你全力以赴,肯定領先;但透支了體力,初中就很容易倒在半路。
以下四類孩子到了初中比較危險!
第一類是遇到強勢家長,一直被逼著學這學那的孩子。當「更年期」撞上「青春期」,孩子不再乖乖聽話,家裡很可能會吵鬧不斷。建議家長逐漸放手,少說多做,少主導,多配合。
第二類是主動性差的孩子。小學知識少,難度低,考前老師還會帶著一遍遍複習。初中知識難題上升,又少了重複練習和外部督促,成績很容易下滑。
第三類是學習方法不科學的孩子。這類孩子最可憐,明明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見起色。現在中學各科的命題趨勢都是注重考查現實情境中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再用身體的努力,掩蓋大腦的懶惰,用戰術上的努力,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不僅勞心費力,成績頂多維持在中等水平。
最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比喻,講的是教育是一場越野跑,小學低年級,直來直去,就像跑直道;小學中高年級開始有了彎道,有可能出現彎道超車;到了初中,三門變九門,開始了爬坡跑;到了高中,難度大幅增加,崎嶇險峻如山道。
所以,要想以不錯的名次衝到終點,除了要一直不能停地堅持跑,還要把目光放長遠。把搶跑的優勢當成天賦的優勢,盲目追求眼前的成績而過度透支體力,只會讓孩子後勁不足。而只有合理規劃,提前儲備後面賽道所需的能力和能量,才能留下無限的前進空間。
初中成績出了問題,怎麼兩條腿走路?
兩條腿走路
一起打敗學習問題
教會孩子管理好時間。
初中階段功課較多,如果能夠做到有效管理時間,將在學習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時間具體化,明確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計劃,把需要完成的任務藉助清單羅列出來等。
指導孩子做好學習規劃。
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後,制定各科學習計劃,繼續進行自主改錯、練習和深度學習。
為孩子提供一些學習工具,比如推薦一些學習公眾號,教會孩子用搜尋引擎查找學習資料,下載真題試卷等。
兩條腿走路
學會認可和接納孩子
最重要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孩子的學習感受。孩子感受不好,就容易越學越泄氣。
相比學習成績,家長更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家長要避免過度關注成績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或者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
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父母就越要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這是損害控制,不要讓暫時性的成績陰影擴散到孩子的心理層面,只要孩子還保持身心健康,不牴觸學習,那麼就還有逆襲的機會。
如何避免孩子只是個偽牛娃?
「雙減」之下,與其逼著孩子在小學階段超前超量投入,還不如騰出時間培養孩子的某幾項關鍵能力。
閱讀力
如果小學時家長強迫孩子把大量課餘時間都投入到作業和課內知識的鞏固上,就會擠壓掉大量的讀書時間。
腦神經科學專家洪蘭教授曾經表示,閱讀會改變大腦,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在學習上潛力更大。6-15歲、尤其是6-12歲的孩子,如果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作業和課內學習,容易引發「高分短命」。
學霸擁有的超強學習能力,其實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開發90%甚至更多。
因為課內知識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學習能力。
小學欠的閱讀債,會在初、高中讓孩子償還。而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常常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自由探索、均衡發展
寧可多留白,絕對不超載。適當給孩子留白,留給孩子足夠的可以自由探索興趣的時間和空間。
建議家長可以著重引導孩子在人文、藝術、體育、以及數學思維這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
人文:多讀,鼓勵孩子大量閱讀文史哲書籍;多想,放飛思維,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多說,鼓勵在閱讀後多提問,並且分享自己的看法,提高溝通能力和達能力;多反思,培養批判性思維;多行走,從不同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和社會情感能力。
藝術:嘗試給孩子提供讓繪畫和音樂天賦充分流動的空間,注重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讓藝術發展成為探索世界的途徑與方式。
體育:要把孩子的健康始終放在第一位,鼓勵孩子大量進行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
數學:將孩子從刷題和背誦公式的學習環境中解放出來。不看數算得快不快,而看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強不強。引導孩子用探索和思考的方式去做題,重質優於重量,這樣數學思維和素養才能慢慢形成。
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炸」出不少偽牛娃。其實,孩子初中成績能否繼續優秀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好在成績只是一方面,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心理健康,還有人際交往能力、自主選擇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這些才是為孩子終身保駕護航的終極能力。
所以,不必過於糾結當下分數。只會死摳書本的孩子,即便成績不錯,未來也很有可能會被淘汰。也不必糾結孩子理科強還是文科好,理工科的孩子懂些文史哲,文科孩子略懂技術,這是都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通才。
只要家長緊跟教育趨勢,掌握好信息差,就可以助力孩子拿到更多的教改紅利;只要孩子全面發展,復合能力足夠,未來的社會這麼多元,還愁沒有立足之地嗎?
編輯|京教君
內容來源|綜合自知乎及網絡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里,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
點分享
戳在看
求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