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提前還債20億港元後再融資20億元,"第二支箭"已為13家民營房企融資333億元

2023-12-14     搜狐財經

原標題:龍湖提前還債20億港元後再融資20億元,"第二支箭"已為13家民營房企融資333億元

出品|焦點財經&搜狐地產

作者 | 王迪

房企融資埠多方開閘,以「第二支箭」為代表的房企「輸血」正在落地。

12月13日晚間,龍湖集團(00960.HK)公告稱,公司於中國成立的間接附屬公司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發行人)將於2023年12月15日在中國公開發行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規模為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含12億元)

據了解,這是龍湖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時間為期3年,票面利率詢價區間3.4%-4.4%,最終票面利率將於2023年12月15日據簿記建檔結果確定,票據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除債券、股權之外,「第二支箭」是從債券渠道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工具。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統一部署和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指導下,「第二支箭」自2022年三季度末起,持續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

據央視新聞,截至2023年12月13日,「第二支箭」共為13家民營房地產企業提供增信服務,支持這些房企發行35隻合計333.68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

針對「第二支箭」於房企的作用,某位業內資深人士對搜狐財經分析稱:「主要是補充現金流。對房企來說,有杯水車薪的機會,也要積極把握。」

龍湖提前還債後再「輸血」:供應鏈ABS清零、明年無境外債到期

「第二支箭」的操作邏輯是,由央行運用再貸款提供部分初始資金,專業機構再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多種方式,為經營正常、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增信支持。

在公布發行不超過12億元中期票據時,龍湖稱,作為發行人已收到信用評級公司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對發行人及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的AAA評級。

「借新還舊」「以長換短」一直是房企的慣有操作,也是其保持滾動運行的邏輯。

在公布再度受惠「第二支箭」之前,龍湖集團於11月下旬償還約20億港元2024年1月2日到期的銀團貸款,該銀團貸款總額153億港元。據了解,剩餘約20億港元的餘額將於本月提前償還。

龍湖也在主動降債,減輕自身負擔,今年多次提前償還該筆銀團貸。

據了解,該筆銀團償還完畢後,至2025年前,龍湖將無到期需償還的境外銀團;至2027年前,亦無到期美元債。此外,龍湖集團非有息負債科目中的供應鏈ABS、商票目前已清零。

2023年中報顯示,龍湖集團在手現金為724.3億元,凈負債率為57.2%,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1.9%,現金短債比為1.96倍,保持較高的償債水平。今年7-8月,龍湖按計劃償還了84億元境內債。

龍湖CFO趙軼也在今年年中業績會上指出,龍湖今年債務壓力已過,明年預計到期債務230億,2027年才有到期美元債,未來龍湖也將深化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

截至12月12日,龍湖已經參與平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座談會,根據銀行公布的支持情況,龍湖或再度成為融資支持的受益者。

「第二支箭」或惠及更多民營房企

對於民營房企的融資支持力度正在加強。今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11月1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提出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

就在龍湖公布發行第二期中期票據的同天,新城控股完成發行2023年度第二期中票,規模8.5億元。新城控股本年發行的兩期中票,均由中信證券和郵儲銀行擔任主承銷商。

據了解,2022年至今,新城控股已成功發行四筆中債增全額擔保中票。截至目前,「第二支箭」已累計為新城控股發行47.3億元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信用增進。

同樣受到「第二支箭」支持的還有美的置業。11月24日,美的置業披露,成功發行2023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發行規模為10億元。在發行票據里,品種一由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創設保護憑證提供支持。

在此之前,美的置業在2023年4月、8月、9月分別發行12億、9.2億(第二、三次合計數額)、15億中期票據。

另據有關人士介紹,長三角先進位造業民企集合短融,金輝股份、龍湖地產、新希望地產、朗姿股份、紅豆集團等民營企業正在通過「第二支箭」推進發債融資工作。

事實上,就前11月來看,房企融資情況仍不容樂觀。以克而瑞2020年11月到2023年11月80家檢測企業融資額統計圖來看,某位業內人士對搜狐財經分析稱:「執行情況還不如去年政策之前,這意味著房企融資政策發力,還需要進一步落實。」

根據克而瑞數據,2023年11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302.76億元,環比增加41.7%,同比減少47.5%,單月融資規模環比有所回升,但仍是2020年以來的次低。從全年累計數據來看,1-11月80家典型房企的累計融資總量為5432.88億元,同比減少34.24%。

在境內發債方面,11月企業主要是華僑城、中海、招商蛇口等國企央企,因此境內融資成本繼續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境外債方面,11月僅有港龍中國因交換要約而新發行了一筆境外優先票據,因此境外融資成本高達9.5%。

除融資之外,就房企另一項「回血」埠銷售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前1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57379億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其中TOP100房企11月份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29.2%,環比下降0.6%。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樓市復甦動能不足。在房企業績年底衝刺階段,預計部分城市供給端或放量。在積極搭乘融資「輸血」快車的同時,促進項目推廣及銷售,也能加強房企的現金流供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606695b27c33a1ba2d66e454ad4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