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專業委員會與深圳兩個至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2022年電子煙產業出口藍皮書》顯示,我國電子煙出口總額在2022年將達到1867億元,同比增長35%。
另外,海外依然是電子煙的主要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2年將以35%的增速突破1080億美元。
該藍皮書是在6月15日召開的「2022電子煙行業第六屆規範發展宣貫會暨首屆出口服務發展大會」上正式發布。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大會上獲悉,我國當前電子煙製造及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超過七成企業以產品出口海外為主。電子煙供應鏈及周邊服務企業近10萬家。電子煙專利申請在近三年集中湧現。過去三年,每年專利申請數量在5000項以上,預計2022年專利申請總數將超過7000項。
電子煙的主要消費市場集中於海外,但生產端集中在深圳寶安,且已經形成產業集聚群。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投資推廣署處長盧基賢表示,全球95%以上的電子煙生產及產品來自中國,中國70%來自深圳,深圳95%以上來自寶安。2021年全區電子煙產值311億元,較2020年增長1倍,規上企業41家。他表示:「寶安正在致力於打造千億級的電子煙產業集群。」
多位電子煙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子煙生產企業加速出海節奏,與國內市場的監管有一定的關係。
今年3月,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4月,《電子煙》國家標準發布,要求自2022年10月1日起,國內電子煙產品必須依照《電子煙》國家標準進行生產,並進入全國交易管理平台進行銷售和流通。
雲南大學新型煙草專家鄧銘表示,行業應該以積極的心態擁抱監管,做「達觀」主義者。企業可以朝數字化方向發展,實現數字孿生——數字化流程再造——智能製造的數字化升級。
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姚繼德認為,國內霧化行業正處於關鍵機遇期,市場環境逐漸規範,行業標準逐漸明確,底層技術不斷創新,霧化產業在出口領域將繼續保持過往良好勢頭,並可能迎來新一輪增長。
不過,電子煙企業出海創收仍面臨一些障礙。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副會長、深圳雲普嘉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敏提到,國內霧化電子煙產品出口面臨著香港轉口禁運、內地運力短缺及海外清關困難等。
他建議,深圳機場應推進合規合理的快速安檢規則,並協同相關部門,解決海外倉,做好配送到門的最後一步服務。
記者注意到,此次大會邀請了來自愛爾蘭、智利、西班牙等海外嘉賓,對所在國家的市場情況、監管政策、行業發展及意義作出權威闡述,並表達未來與中國霧化產業的交流意願。這將有利於加速我國電子煙企業的出海進程。
來源:中國經營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5ae4482fce6637c137ea968a5ffe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