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條俗語:「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說實話,每當看到這樣的話,就很難受。同樣的年齡,同樣是人生,為啥女人就得低人一等?
在自由戀愛的時代,誰都有權力選擇配偶,也有權力選擇離婚、再婚。
可是女人一旦婚姻失敗了,相對於男人來說,餘生的路,會走得更加艱難。
很多父母會告訴女兒,結婚是第二次投胎。但是如何「投胎」,父母就不知道如何說清楚了。
現在,講幾個具體的擇偶方法,給有女兒的家庭,也給需要找對象的女人。
01
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學識」。
「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這樣的思維邏輯下,越來越多的女人,喜歡富二代。開口就說,要找「有房有車」的男人,工作穩定,月收入過萬。
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
賺錢的能力,遠遠比金錢更重要。若非如此,金錢再多,也是坐吃山空。
要記住,我們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
一個男人,只要能力不錯,有一技之長,還有勤快的手腳,就是一輩子最大的財富。
人生有起起落落,你看到有錢的人,只是暫時在「高處」,將來總有跌落低谷的時候。而學識,就是在低谷處崛起的「法寶」。
02
比外貌更重要的是「人品」。
作家王朔告訴女兒:「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表面的相似。」
看過花朵,我們就會發現,同一類型的花,大同小異。並且很快就會凋謝。
有的花,凋謝之後,會有果實,比方說,油菜花。
有的話,凋謝之後,一地雞毛,啥都不剩下。這是觀賞類型的花。
比較起來,用於觀賞的花,更有吸引力,有果實的花,不那麼好看。作為找對象來說,到底是要果實,還是「好看」呢?答案很明顯。
不要看表面的美,看看人的內涵,尋找那些能夠開花,還能結果的人。
說到底,人品過硬的人,才不會看中外表,而是堅守家庭,愛護妻兒老小。就像春秋時的晏子一樣,看過年輕貌美的妻子,然後保持美好,既便妻子老了,丑了,仍舊「不負重託」。
03
比媒婆更重要的是「婆婆」。
媒婆會把夫家的情況,描寫得天花亂墜,認為夫家是和睦的,有錢的,婆婆是能幹的,公公是知書達理的。
千萬不要相信媒婆的嘴,要親自去看看情況,認真分析。
現如今,專門的媒婆少了,但是業餘的媒婆多了。閨蜜、同學、工友等,幫忙牽線搭橋,都是有可能的,都可能促成婚姻。
去夫家看看,或者讓娘家人去婆家看看,都是可以的。
從婆婆身上,可以看到持家的方法、做人的態度、家庭的人情味等。
以後,婆媳關係會伴隨女人的幾十年時間,不能小看。遇到好婆婆,是女人一生的福氣。
04
比情緒更重要的是「情緒價值」。
Effrey J. Bailey教授曾經說了這樣一個觀點:「情緒價值不僅決定了一個人受歡迎的程度,甚至決定了一段關係的成敗。尤其在一個家中,是否擁有正向情緒價值,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家庭的未來。」
情緒,誰都有,但是情緒用來幹嘛呢?不能是對著家人怒吼,和外人吵吵鬧鬧,而是用在合適的地方,提升情緒把控能力。
有志氣的男人,不會對著女人吼,揮舞拳頭,而是用拳頭去「打天下」。
和一個情緒溫和,關鍵時候也能忍受情緒,改變情緒的人在一起,女人才不會受欺負。
好的情緒,就像家庭矛盾中的潤滑劑一樣,讓矛盾遇到「棉花」,馬上被化解。
哪怕是婚姻不合適,也不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而是隨緣,好聚好散。再見,還是朋友。
女人被男人欺負了,最擔憂的是「娘家父母」。
不讓父母擔憂,也是對父母的孝順。
05
比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精神匹配」。
大家都希望,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兩個家庭,金錢多少、房子多少、車子好不好,都類似。兩家人的工作,比較起來,也差不多。
男人和女人,都有一樣的學歷,有像樣的工作。
事實上,門當戶對是一種「暫時」的情況,誰都不能預測到,家庭以後會發生什麼。總有一些家庭,家道中落。
總不能因為一方的家庭落魄了,夫妻就馬上離婚吧。
遇到精神上匹配的人,才是頂級的門當戶對。
找好對象的第一天開始,兩個人就一起設定人生目標,安排婚姻之後的事情,考慮到父母的養老、孩子的成長、人生的沉沉浮浮。
遇到困難了,兩個人互相鼓勵,堅持挺住,永遠不離不棄。這樣的局面,令人感動,也會讓感情升華。
06
戀愛可以任性,但是婚姻不能;找對象可以找幾個,但是找丈夫不能。
女人,不能不愛,但是不能隨便愛;不能拒絕追求,但是不能隨便答應要求。
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與其在婚後哭哭啼啼,不如在結婚之前,擦亮眼睛,用理智的態度去判斷,對方是否值得託付一生。
作為父母,把女兒養大,不容易,都想女兒嫁得好,人生有第二次輝煌。把找對象的經驗,說一說,很有必要。
一家人,坐下來,好好溝通,一切說開了,幸福就開始了。
真心希望,天下的兒女,婚姻美滿,內心圓滿,理想豐滿。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