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中央接到了一個重要消息。
有人檢舉上海軍區防空司令部副司令王智濤貪污受賄,據說,涉案金額高達千億!
毛主席看到檢舉內容,非常震驚,當即決定對此案進行徹查。
但就在這個時候,陳毅得知消息,竟然親自為王智濤擔保,說他絕不可能貪污。
還願意親自去找王智濤談話,幫他洗刷罪名。
那麼,王智濤這件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呢?
陳毅
這件事情事關重大,陳毅很快便親自面見了王智濤。
陳毅告訴王智濤,已經有人檢舉他犯下了貪污的大罪。
一聽這話,王智濤簡直一頭霧水,他趕緊對陳毅表明,自己從沒有做過貪污受賄的事情。
雖然事情的脈絡還不甚清晰,但對於王智濤的話,陳毅是完全相信的,他太了解這位老戰友了。
王智濤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半生以來,行事從來都是光明磊落。
王智濤出生於貧農家庭,在1920年,他懷著一腔報國熱血投身於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
在軍隊里,王智濤認識了一些共產主義者,深受鼓舞的他也開始鑽研馬克思主義。
王智濤
1925年,表現突出的王智濤,得到了前往蘇聯留學的機會。
他被送到了基輔紅軍大學,後來又轉到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
王智濤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而且很願意下苦功夫,所以他的學習成績進步飛快,就連嚴苛的蘇聯教官也對他讚不絕口。
到了畢業的時候,教官便提出:王智濤可以多留幾年,在軍校擔任訓導員。
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畢竟,中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回去幹革命就是九死一生。
相比之下,蘇聯的環境安定,而且軍校也保證能給王智濤提供相對優渥的生活條件。
可是,面對這麼好的機會,王智濤卻並沒有動心。
因為,他千里迢迢來到蘇聯,為的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用真才實學報效祖國。
就這樣,王智濤拒絕了蘇聯的橄欖枝,回到了自己貧弱的祖國。
不久之後,王智濤來到了中央蘇區工作,也就這樣和陳毅認識了。
見面之後,王智濤聊起蘇聯軍校學到的理論知識。
陳毅發現這個小伙子講話很有條理,想法獨特,對於軍事是認真研究過的,不是紙上談兵的花架子,便對王智濤刮目相看。
同時,陳毅內心很欣慰,知道中央蘇區又多了個能人志士。
陳毅
後來由於工作調動,陳毅便和王智濤分開了。
直到建國之後,王智濤被任命為上海防空司令部的副司令,陳毅又當了上海市長,兩人才又做起了同事。
這回兩人交流的機會就更多了。
陳毅是會看人的,知道王智濤這個人正直親和,謙遜樸素,是個值得深交的朋友。
有一件事情讓陳毅印象很深刻。
當時還是1950年,上海剛剛解放沒多久,敵人賊心不死,想要利用空襲,在上海製造騷亂。
陳毅摸准了敵人的心理,所以安排王智濤等人務必要嚴防死守,不給敵人可乘之機,蘇聯軍隊也和我們協同防守。
那段日子,王智濤一直在防區日夜巡視,幾乎沒有合過眼。
敵人的飛機果然時時過來騷擾,因為我們早有準備,敵機找不到動手的機會。
為了徹底震懾敵人,陳毅指示王智濤,尋找良機將敵人的飛機擊落。
過了幾天,機會來了。
王智濤捕捉到一架在上海上空徘徊的敵機,這架飛機十分囂張,將自己暴露無遺。
王智濤當機立斷,指揮戰士們開炮,幾聲炮響之後,只見天上的飛機尾部冒出黑煙,在天上無頭蒼蠅般掙扎了兩下,便墜入地面。
戰士們興奮的發出一陣歡呼,王智濤立刻把這個好消息上報給了陳毅。
但是,看著王智濤報喜的電報,陳毅倒是陷入了糾結。
沉吟一會兒,陳毅給王智濤回了一封電報,內容是:「你們報告是你們的高炮射中的,巴基斯基報告是他的殲擊機擊中的。你馬上搞清楚到底是誰擊落的,我要上報軍委。」
原來,由於當時是中蘇雙方協同保衛上海,所以蘇聯的戰士也對敵機開了炮。
然而飛機到底是被誰的炮彈擊落的呢?
當時的監測技術很落後,全靠一雙眼睛判斷,誰也不能確定誰打下了敵機。
要是中國方面擊落的,王智濤要立一個大功。
但是王智濤看完陳毅的電報,立刻決定,按照蘇聯的意見,這飛機就算是蘇聯擊落的。
不過,蘇聯方面也得知了消息,竟然和王智濤同時找了陳毅,要把功勞算在王智濤身上。
最後,雙方決定把這個功勞算作大家一起的成果,終於皆大歡喜。
而後又出了一件事情,讓陳毅愈發對王智濤刮目相看。
1950年8月,中蘇雙方依舊在協同作戰,當時敵軍兵分兩路,襲擾上海。
我們本想按照上次的辦法,將敵軍擊落。可事與願違,當天天氣不好,原定要起飛作戰的蘇聯戰鬥機沒有及時升空,就這樣眼睜睜把敵軍放跑了。
這件事情,蘇聯當然要負主要責任,但王智濤特意交代,報告不能這麼寫。
不久之後,王智濤主動在軍區大會上做了檢討,表示自己作為全局的指揮官,應當負最大的責任
旁人不清楚內情,陳毅可明白,王智濤本身不用做這個檢討。這樣做,完全是他深明大義。
因為蘇聯是來幫助我們的,而且蘇聯又是當前我們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所以王智濤認為,不能讓蘇聯人在快要撤離的時候,背上這個包袱,影響兩國後續的關係。
至於個人的得失,王智濤卻不大在意。
檢討之後,有不明真相的同志對王智濤的辦事能力頗有微詞,王智濤也沒有多說一句。
正因為如此,陳毅相信,王智濤絕不可能貪污。
他這個人向來是把自己放在國家利益之後的,他如果真是那種貪污受賄的人,當初又怎麼樂意一次次犧牲個人的利益呢?
只是,雖然陳毅相信王智濤,外界的壓力卻非常大。
因為,建國以來,我國進行了「三反」運動,揪出了一大批貪污犯。這些犯人,過去也是鐵骨錚錚的革命者,如今日子好起來,反而起了享樂之心,把過去的志向忘了。
所以,全國人民對於這種國家蛀蟲,是深惡痛絕,毛主席也反覆強調要嚴查嚴打。
現在王智濤被人舉報了,他身上就背了嫌疑,空軍審查小組也擔心放過了一個貪污犯,所以決心挖地三尺,找王智濤貪污的證據。
還有人提出,王智濤涉案金額太大,應該送到北京去隔離審查。
陳毅一聽這話,心裡很憂慮,到時候動靜鬧大了,萬一弄出個「莫須有」呢?
只怕到時候查出來王智濤是清白的,也免不了流言紛紛,豈不是毀了一個好乾部的名聲?
正是顧慮這些,陳毅才力排眾議,要自己先和王智濤談話。
當著王智濤的面,陳毅告訴了王智濤對於他的檢舉內容:
「有人給空軍寫舉報信,說你在接待蘇聯友人期間,組織了貪污集團,以挪用的接待經費為資本,通過在天津、大連、上海等地,倒賣人參、機器、大豆、貂皮等,兩個月來盈利八千億元,每個集團成員各分得幾百億元。」
王智濤聽了,滿臉茫然。因為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他只是一個空軍副司令,哪來這麼大的能量,調動這麼一大批國家資產?
幸虧,王智濤手裡還有當時的接待報告,從接待規格,賓客名單,到具體的物資明細,寫的一清二楚。
所以王智濤對陳毅表示,自己有證據,也有證人,組織上如果調查,自己全力配合。
看到王智濤身正不怕影子斜,陳毅總算放心了。
他告訴王智濤,安心接受北京的調查,實話實說,不要有思想包袱。
而陳毅自己也積極聯絡上海方面的相關同事,為王智濤證明清白。
在多方的努力之下,王智濤很快得到通知:審查結束,他沒有貪腐行為,可以安心回去工作了。
王智濤回去之後,趕緊對陳毅表示感謝。
但他還有一件事情不明白,他到底怎麼卷進了這起貪污案?
陳毅則哭笑不得的告訴了王智濤來龍去脈。
原來,經過調查之後發現,王智濤這案子,完全是小人構陷。
檢舉王智濤的人名叫趙景清,是東北航校的一個幹部,這也是東北航校發現的第一個貪污犯。
調查組審問趙景清的時候,讓他供出同夥。
畢竟,貪污腐敗不是一個人能夠干成的。
趙景清自從東窗事發,就魂不守舍,生怕自己被判了死刑,對於同夥,他也沒敢隱瞞,很快就供出了一大批幹部。
這可真是拔出蘿蔔帶出泥,雖然趙景清級別不高,但他牽涉的案子還真不少。
中央為了把案子查清楚,就把他的終審日期一直延後。
沒想到,這反而給了趙景清靈感。
他問審訊人員,自己要是供出「大魚」,能不能將功折罪呢?
審訊人員如實告訴他,作為污點證人,上級會根據他的立功表現,酌情給予減刑。
一聽這話,趙景清來了精神,趕緊又把自己參與過的,甚至僅僅是聽說過的涉案人員都咬了出來。
可是,供出的人雖然不少,這些人的「級別」卻都太低,貪污的金額,和那些大貪污犯比起來,也並不是那麼驚人。
這更讓趙景清發愁了,因為當污點證人,是他當前脫罪的唯一渠道,可他上哪裡去立一個有分量的功勞呢?
思來想去,趙景清決定鋌而走險,汙衊幾個高級幹部,再把貪污金額說的誇張一些。
反正眾口鑠金,說不定稀里糊塗把一個人拉下水,他趙景清這功勞就算到手了。
因為他和王智濤都做著空軍相關的工作,非常了解王智濤相關的信息。
他還知道,王智濤接待過幾次蘇聯人。
這些零碎的信息,最後成為了趙景清汙衊王智濤的「證據」。
面對審訊人員,趙景清信口開河,說王智濤借著接待蘇聯人的機會,倒賣國家財務,大發橫財,數額之大,令人震驚。
為了讓人們相信自己,趙景清賭咒發誓,甚至暗示審訊人員,王智濤就是他這起貪污案的「上線」。
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上海的頭號貪污案。
所以,地方不敢怠慢,趕緊把檢舉內容整理出來,送到了中央。
雖然趙景清的檢舉內容,仔細分析起來是有很多漏洞的。
但由於當時查出的大貪污犯層出不窮,大家對於貪污案已經有些寧可信其有了。
就這樣,王智濤稀里糊塗當了「貪污犯」,險些讓趙景清的陰謀得逞。
還好,關鍵時刻,陳毅對王智濤展現出了極大的信任,才沒有讓事態進一步的惡化。
事情結束之後,趙景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陳毅和王智濤之間則保持了終生的友誼。
參考資料:
中外書摘《王智濤與「三反運動」中的驚天大案》
贛州市紅色文化研究院《王智濤》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