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梳理 | 2023光博會,從供應鏈技術看XR產業趨勢

2023-09-12     VR陀螺

原標題:萬字梳理 | 2023光博會,從供應鏈技術看XR產業趨勢

文/VR陀螺

2023光博會,看到XR產業技術新階段。

9月6日,第24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拉開帷幕,彙集了來自全球的3000餘家參展商。XR方面,AAC辰瑞光學、舜宇光學、歐菲光、JBD、愛普生、耐德佳、谷東科技、首鏡科技、Cellid、Metaways等數十家廠商參展。

作為以光學顯示、交互傳感為核心支柱的XR上游供應鏈,在本次博覽會上,通過與上百家展商交流,以及多個行業論壇觀察,我們也得以看見XR產業上游光學供應鏈的一些細微變化與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AR光學進化:更大FOV、單層全彩、樹脂光波導

今年光博會上,與XR相關的企業依舊聚焦在AR領域,AR光學模組、波導片研發、微顯示屏企業幾乎全面參展。相對於前年(2022年光博會因為疫情未開展),特別是衍射光波導方案,幾乎所有光學企業都有新品展出,並且,相對於2021年整體效果有明顯進步。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光博會相對於秀技術,大家更注重標品能力以及量產規模化能力。

從AR的光學、技術角度,VR陀螺也了解到如下幾個趨勢:

(一)「進擊」的體全息波導:多家廠商展示Demo

憑藉輕薄的光學形態,高透過率等先天優勢,光波導依舊是本屆光博會AR展商方面的主要光學解決方案。不過,在具體製造工藝、技術路徑、量產能力、應用場景,以及產品光學參數方面,各展商略有不同。

光波導大致可分為衍射光波導和幾何(陣列)光波導,按其中衍射光波導根據技術路徑,又可分為表面浮雕光柵(SRG)和體全息光柵(VHG)兩類。

今年光博會上,多家企業展示了體全息光波導,包括谷東科技、水晶光電、奧提贊都展示了相關產品或者樣品。

與浮雕衍射光柵波導不同,體全息光波導技術主要用雷射干涉曝光即可形成光柵結構,難點主要在於材料與製造工藝設備。據谷東科技創始人崔海濤介紹,體全息方案的優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加工工藝更簡單,浮雕光柵基於微納米加工工藝,而體全息採用的是全息干涉技術,雷射器曝光即顯,多深度光柵加工起來也更簡單;
  • 原理上體全息可以通過改變分子結構的方式改變光學性能,隨著材料以及製造工藝的升級,它在色散、光效等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現;
  • 工藝簡單也就意味著它的生產成本可以做得很低。

體全息光波導的難點主要歸結於對底層材料的研發以及把控。「不管是裡面的高折樹脂基底,又或者是全息材料、一些工藝設備,很多都嚴重依賴於外部和海外的供應商。這就導致如果供應商不給你提供最好的方案,你很難在產品性能上有所突破。」所以谷東科技自研材料,包括高折樹脂材料波導基底、光敏材料光致聚合物,除此之外前期干涉雷射蝕刻、後期鏡片封裝、測試這些環節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發和投入。」

從谷東科技展示的二維矢量體全息模組來看,其中H3040-V-G和H3040-V-M分別是單綠色以及彩色體全息模組,它們的FOV達到了40°,透過率達到了80%以上。

(二)浮雕光柵衍射波導:標品能力提升,從雙層到單層

衍射光波導中的另一大類——表面浮雕光柵波導,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展出的產品效果提升明顯。落地能力提升,成本開始下降,更多的展商開始展示標品能力。

如9月6日光博會期間剛上市的INMO Go,採用單目單綠色Micro-LED+衍射光波導的光學方案,售價僅1999元(首發價僅1799元),成為了市場上第一款「千元級」採用該技術方案的AR眼鏡產品。

現場眾多浮雕衍射光柵波導產品大多擁有不錯的光學效果。如至格科技展示的TDDW40C-DC(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頂投式設計全彩方案,視場角最大可達50°,結合DLP的720P顯示,85%透光率以及19mm×15mm的Eyebox。

另外,光波導技術也開始展現出來,從雙層到單層的趨勢變化。相比於雙層結構,單層的優勢在於可以提供更薄的波導片,以降低AR眼鏡重量,提供更符合眼鏡形態的AR硬體。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波導片還是三層結構,而目前普遍提供的是雙層結構,這也是之前的一個產業變化。

本次展會上,單層結構的產品如瑞聲科技聯合光波導廠商Dispelix共同開發的AR衍射光波導模組,其採用了納米壓印+刻蝕技術製程工藝, 支持二維擴瞳。光波導核心規格方面,FOV範圍為30度—50度,出瞳距離為16mm,Eye-box為 12.5×8mm,MTF值為 40%@16lp/deg,透過率為 82%。廣納四維也帶來了基於刻蝕工藝的30度單片全彩衍射光波導。

至格科技創始人&CEO孟祥峰博士表示:「單層一定是趨勢,因為單層的本質不是為了單層,實際是為了輕薄。但是單層要以損失均勻性為代價,單層彩色沒有我們雙層的效果好。」

「現階段來看,我們的大FOV雙層更適合做頭盔或者頭環的產品形態,因為大FOV需要更大的光機,而且彩色均勻性在大FOV上可以更好的展現。比如我們50度的大FOV光波導,它的彩色均勻性也很好,因為它是雙層結構。」

「我們做衍射光波導設計,第一步是設計K矢量圖。在2.0的折射率下,單層光波導在K矢量圖上做FOV30度就很難達到足夠的彩色均勻性。因此要麼就做更小的FOV,要麼只能犧牲一定彩色均勻性,通過左右目顏色互補來顯示彩色,但長期佩戴可能會出現不適的問題。」

理論上光波導層數越多,均勻性越好,但是產品越重。單層是趨勢,但單層需要折射率非常高,這會嚴重影響到它的視場角。

至格科技TDDW40C-DC(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

(三)樹脂衍射波導片:更輕薄材料方向的探索

由於表面浮雕光柵波導的傳輸效率問題,通常高透光、高平整度、高折射率的玻璃是波導片首選材料。不過從去年以來, OPPO Air Glass2、中興 nubia Neo Air 等採用樹脂波導片(由莫界科技提供解決方案)的 50g 以內輕薄型雙目AR眼鏡開始得到業內關注。

在今年光博會上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展商對於樹脂新材料的嘗試,比如光學廠商惠牛科技、至格科技、鯤游光電皆有展示,另外還有CDA等底層材料供應商。

如至格科技所展示的SIDW30B-MC(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波導片採用側投式設計,單綠色方案,視場角可達30°,可選用玻璃基底或樹脂基底,玻璃基底厚度僅為0.5mm,搭配Micro-LED光機可實現超輕光學模組,滿足全天候戶外使用需求。

據莫界科技介紹,相對於玻璃材料的密度,樹脂僅有其1/3到1/4,這就意味著同等體積下樹脂重量比玻璃要輕60%到70%。並且,樹脂材料還具備抗摔、安全等天然特性。在主打輕薄佩戴體驗的AR眼鏡場景中,對於整機廠商而言,樹脂波導片的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吸引點。

當然,樹脂材料也並非十全十美的,目前樹脂材質普遍折射率約1.74,而玻璃材質最高可實現 2.0,仍有一定差距。在衍射光波導中,折射率與FOV、彩色均勻性等光學參數均有較大關聯。在最終產品落地中,仍應具體看整機廠商的應用場景和產品需求。現階段,並無絕對的替換關係,各有優劣。

(四)量產工藝:表面浮雕光柵從納米壓印到刻蝕

從製造工藝來看,目前表面浮雕衍射波導技術除了傳統的納米壓印技術外,刻蝕工藝也開始走進AR生產。

相關介紹顯示,納米壓印和刻蝕是製造表面浮雕光柵光波導的兩種方式。而表面浮雕光柵光波導製造的關鍵步驟是向玻璃材質轉移圖案,這項工藝主要需要三大元素:玻璃材質的晶圓、在玻璃晶圓上形成納米結構(前端工藝)、在單片光波導上疊加額外塗層(後端工藝)。

前端工藝採用納米壓印技術是光波導廠商常用的工藝。簡單來說,納米壓印技術是在玻璃晶圓上疊加樹脂塗層,然後在塗層上進行納米壓印,再然後使用紫外光固化。

相比之下,刻蝕工藝建立在納米壓印基礎上,步驟更加複雜。比如,刻蝕工藝第一步是在晶圓上疊加無機塗層,然後再疊加樹脂塗層。在轉移圖案的過程中,可使用納米壓印技術,或是遠紫外線、Talbot光刻技術。在圖案轉移完成後,再進一步刻蝕光波導的表面結構,然後分離樹脂層。

納米壓印光波導的最大FOV由樹脂塗層的折射率來決定,而刻蝕工藝則由玻璃晶圓的折射率來決定,因此採用更大折射率的玻璃材質,便可進一步提升視場角。刻蝕工藝也具有光柵響應速度優勢,在顯示大視場角圖像時,樹脂塗層的光柵響應度會限制圖像一致性和光學效率。

刻蝕工藝的設計自由度更高,這意味著光波導性能可以進一步提升。刻蝕工藝可以在晶圓上疊加多種塗層(多達4層),這為RGB單層光波導設計帶來更高自由。刻蝕工藝也可以像納米壓印那樣製造多種結構,包括2D結構、孔柱結構、二元結構等等。當然,納米壓印技術在樹脂凃層方面的折射率也一直在不斷提高,並不能一定說刻蝕工藝一定是未來。

在本次光博會上,廣納四維展示了最大可達110度的單片全彩衍射光波導方案,正是基於刻蝕工藝。上文提到的瑞聲科技也聯合光波導廠商Dispelix共同開發單片彩色光波導鏡片也是基於納米壓印+刻蝕技術的製程工藝。

至格科技創始人&CEO孟祥峰博士告訴VR陀螺:「雙層結構光柵用納米壓印可以做,單層的2. 0以上的納米壓印做不了,因為壓印膠的折射率目前只有1.7,折射率達到2.0的還只有樣品,沒有量產。實際上,納米壓印結合刻蝕,是用納米壓印來做掩膜,最後還是刻蝕形成光柵。當然,掩膜也可以用光刻工藝來製作,不過成本更高。」

(五)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更大FOV

陣列光波導方面,在過往的AR光學技術路徑發展上,陣列光波導由於專利技術以及光學形態等問題,被認為是一個過渡的方案。

然而,在本次光博會上,通過多方交流,我們看見了陣列光波導的一些「異變」和「合作」,包含但不限於靈犀微光、瓏璟光電、理湃光晶等展商展示的最新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解決方案,相比於此前的陣列光波導技術,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可以實現更小的光機,投射出超過30度的更大FOV。

靈犀微光2D-L重量僅為8.5g,其採用了LCOS方案,成像畫面支持1280x720解析度全彩顯示,得益於二維擴瞳技術的加持,其視場角達到34°,光機體積為2CC,入眼亮度可達2500nit,MTF>0.6。

瓏璟光電展示的LCE2218H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擁有40°視場角,光效1000nits/Lm,透光率可達82%,鏡片厚度1.5mm。

憑藉更大的FOV,更小的光機體積,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給其C端的應用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AR眼鏡的光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除光學投影解決方案外,底層的顯示光源也非常核心。本次光博會上,除常見的DLP、LCOS成熟方案。全彩Micro-LED成為了屏廠,乃至AR光學解決方案商的一個重要展示亮點。

(六)單層全彩Micro LED技術突破,AR光機再縮小一倍

現場,被視為衍射光波導最佳搭配的螢幕方面也看到了顯著的進步,以往幾乎只有單綠色的Micro-LED,而今年不僅有Cube合色形態的彩色方案,而且現場還展示了多款單層全彩的Micro-LED。

如JBD的0.22英寸2K解析度單片全彩垂直堆疊Micro-LED原型,其採用了原生半導體發光實現全彩化。

在由VR陀螺與CIOE中國光博會聯合主辦,恆悅創客魔方協辦的「光遇·第四屆中國AR技術應用高峰論壇」上,據JBD營運長徐慧文介紹,其X-cube光學合色是一實現量產的方案,Monolithic單片全彩也已實現重大突破。

據悉,JBD單片全彩的Phoenix系列設計用於50°以上FOV波導。Phoenix目前的工程樣機品採用0.22英寸面板,解析度為2K,亞像素間距為2.5um。其中三個通道分別與AlInGaN藍光、AlInGaN綠光和AlInGaP紅光相連,這些半導體發射器垂直堆疊並同軸排列。在未來的生產階段,JBD計劃將0.3英寸面板作為標準產品,其解析度為4K,亞像素間距為2um,相當於2K解析度,白色像素間距為4um。

JBD利用傳統的III-V族薄膜工藝將InGaN和AlInGaP外延集成在一起。結合有效的側壁鈍化處理、微透鏡陣列優化光束,以及對小尺寸效應不敏感的獨家外延材料,實現彩色子像素。

迄今為止,使用量子點(QD)進行色彩轉換仍是實現單片RGB顯示更常見的用方法。這種向下轉換方法目前在可實現的最大亮度和器件壽命方面受到限制,因為量子點壽命會隨著泵浦通量密度和Micro-LED結溫的增加而顯著降低。其他基於外延的三色集成技術,如多色外延層、選擇性區域外延、再生長、納米結構和3D結構等,尚未在像素間距小於10um的情況下生產出更好的原型。

Micro-LED廠商鐳昱展示了0.11英寸和0.22英寸兩款全彩Micro-LED微顯示器。據稱,這些產品像素間距為3.5微米,像素密度為7,200ppi,全彩亮度為100,000尼特。

0.11英寸Micro-LED重0.23克,全彩解析度為320像素×240像素;該0.22英寸Micro-LED重0.29克,全彩解析度為640像素×480像素,它們支持-20℃至85℃的工作溫度範圍。這些產品基於量子點材料,可以通過光刻將厚度為2微米的量子點薄膜放置在藍色Micro-LED陣列的頂部。

具體來看,鐳昱採用量子點色轉換技術,基於大尺寸矽基氮化鎵(GaN-on-Silicon)外延片和彩色化塗層,其Micro-LED晶片垂直結構通過專有的共陽極(CoANODETM)技術集成於CMOS晶圓上。

標準的光刻工藝實現了適配GaN藍光Micro-LED的高解析度、高光效量子點顏色轉換膜層,通過藍光激發紅綠量子點,將藍光轉變為紅光和綠光,在單個顯示晶片上實現RGB三原色,從而實現晶片全彩化。

鐳昱通過獨有的光學隔離結構,有效降低了RGB像素之間顏色光串擾,進而實現了更高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同時,憑藉自研光刻式量子點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原生紅光的光效及亮度問題,使全彩晶片整體亮度產生質的提升。

整體來看,AR光學解決方案主要以光波導技術為核心發散,圍繞更輕、更薄、更大視場角、全彩顯示等做光學升級探索,呈現百家爭鳴之態勢。當然,在本次光博會上,我們也看到一些不一樣的AR技術,比如來自仙瞬科技的AR光學顯示解決方案,其採用了自研的非傳統光學解決方案,通過在普通眼鏡上增加「微光機」,實現了普通眼鏡的AR化。

二、VR上游變化:顯示對標Vision Pro,單目4K Micro-OLED+VST

2022年的Meta Quest Pro,以及2023的蘋果Vision Pro,為整個偏VST方向的VR/MR硬體指明了方向。

在上游光學解決方案中,搭配1.3英寸Micro-OLED的Pancake摺疊光路設計方案異常顯眼。相對於傳統的Fast-LCD的螢幕,Micro-OLED可以提供更高的亮度和對比度,並且對比應用於AR眼鏡中的0.69或0.71的Micro-OLED,1.3英寸的Micro-OLED可以更符合VR大視場角,沉浸式體驗的需求。

如XR光學解決方案商,惠牛科技即提供了基於BOE的1.3英寸Micro-OLED+Pancake摺疊光路光學解決方案,單眼4K解析度,可提供0-600度屈光調節,視場角為95度。當然,其還展示了視涯的1.03英寸的Micro-OLED VR Pancake解決方案。極溯光學也展示了階段性成果,1.3英寸的4K矽基OLED+Pancake光學解決方案,FOV可達110度,TTL小於17mm,支持0-800度屈光調節。

屏廠方面,湖畔光芯展示了1.3英寸的Micro-OLED,其提供2560×2560解析度,對比度大於10000:1,均勻性大於90%,最大刷新率可達120Hz。Metaways(宏禧科技)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0.6英寸、0.7英寸等系列多款Micro-OLED產品。據其負責人介紹,1.3英寸(3K產品)與1.4英寸(4K產品)也即將亮相。

除高於1英寸的Micro-OLED外,Fast-LCD依舊是大多數消費級VR頭顯的首選,目前PICO 4同款的2.56英寸螢幕(由BOE製造)已開始向外釋放,惠牛科技等廠商基於此螢幕,打造了相應的Pancake光學模組。

VST技術正在成為傳統VR廠商轉向更大MR方向的技術點,AAC辰瑞光學展示了雙目VST的2P和3P的Pancake MR解決方案,舜宇光學旗下舜為等也展示了雙目VST的MR頭顯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VR/MR頭顯主要以基於Pancake光學的近眼顯示優化為主,如多片曲面貼膜即可優化相關問題,通常多P曲面貼膜可以提供屈光度調節,對於家庭用戶來說非常友好;另外,曲面貼膜相比傳統的平面貼膜技術,還可以提供更大的FOV、色散更小、MTF更平滑。如歐菲光正提供ARVR曲貼鏡片、2.1英寸的3P Pancake光學模組等。

整體來看,VR的大方向,主要圍繞更大Micro-OLED顯示屏,Pancake光學技術,VST交互等方面優化。由於產業發展階段的不同,本次光博會上,事實上VR整體展出量和關注度並沒有OST的AR多。

除傳統XR光學外,今年光博會還有一系列超表麵廠商參展,如山河光電、MetalenX邁塔蘭斯、納境科技等。

超表面是一種利用納米結構來聚焦光線的平面透鏡,它可以將傳統的曲面透鏡替換為厚度大幅降低。與傳統透鏡技術相比,超透鏡可以將傳統的折射原理替換為衍射原理。超表面不僅可以大大減輕XR頭戴式產品光學透鏡的重量和體積,還可以提高圖像的質量和解析度,避免色差和畸變等問題。

當然,雖然超表麵廠商從學術階段、實驗室走向了展會,帶了階段性成果展示,不過目前其依舊圍繞攝像頭等成熟的產品,在XR方面暫未有相關demo展出,基於其革命性的光學透鏡材料,仍值得重點長線關注。

以下為2023光博會XR相關展位更多詳細內容:

三、光博會各展位詳細信息

(以下企業均按首字母排序)

(一)愛普生

愛普生在此次展會亮相了一款光學產品的解決方案——VM-40 愛普生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

愛普生VM-40光學模組擁有34°視場角,採用Si-OLED光學顯示技術,可呈現1080P的高清晰度圖像,可在5米距離投射120寸大畫面。集成雙目透視型AR光學模組,支持商業化可穿戴設備的OEM、ODM開發。

VM-40 愛普生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

謙視科技展示了搭載愛普生光學方案的產品——Chinvis M1 Pro。Chinvis M1 Pro為雙目工業頭盔,採用Micro-OLED屏,擁有34°視場角,入眼亮度達1000nit,可支持語音喚醒、觸摸滑鼠、五向搖杆按鍵等交互方式。

佩戴產品為謙視Chinvis M1 Pro

(二)奧提贊

奧提贊在此次光博會上展示了——AR HUD大尺寸體全息光波導、消費級AR眼鏡體全息光波導:QU-1-GG/P3、HA-2-CG/P3、QU-3-GG/P5、YA-2-CG/P3以及Micro-LED+全息光波導演示樣機。

Micro-LED+全息光波導演示樣機

AR HUD大尺寸體全息光波導具有體積小、視場角大、投影距離遠、衍射效率高、量產低成本等特點,可應用於AR智能頭戴HMD、車載顯示HUD、機載顯示HUD、槍瞄、AR眼鏡等多領域。

QU-1-GG/P3擁有30°的視場角,眼動範圍14x11mm,出瞳距離20mm,透光率大於90%,鏡片厚度1mm,波導重量2g。

HA-2-CG/P3擁有30°視場角,眼動範圍14x11mm,出瞳距離20mm,透光率大於80%,鏡片厚度2mm,波導重量4g。

QU-3-GG/P5擁有52°視場角,眼動範圍7x7mm,出瞳距離20mm,透光率大於70%,鏡片厚度3mm,波導重量6g。

YA-2-CG/P3擁有30°視場角,眼動範圍14x11mm,出瞳距離20mm,透光率大於80%,鏡片厚度2mm,波導重量8g。

手機拍攝視頻:Micro-LED+全息光波導演示樣機

(三)艾邁斯歐司朗

在本次展會上,三序光學在艾邁斯歐司朗展台參展。艾邁斯歐司朗展示了多款產品的DEMO,覆蓋3D傳感、接近傳感、工業視覺、車載雷射雷達等領域;還展示了用於AR/VR、元宇宙等超高精度3D結構光投射器,採用高效高功率VCSEL。

三序光學展示了多款雷射器,其中針對空間光輸出展示了微型RGB雷射器,體積小於0.1立方厘米,使用R、G、B雷射二極體提供高亮度全彩雷射輸出的雷射光源產品,可應用於AR、生命科學、國防與工業等領域。

三序光學微型RGB雷射器

光峰科技是一家雷射顯示科技企業,在展台現場展示了AR用彩色DLP光機(DLP2130),可實現RGB全彩顯示,解析度為640×480。使用艾邁斯歐司朗緊湊型多晶片LED光源Mosaic RGB (KRTTB CRLM1.33)和至格科技的全彩衍射光波導SIDW40A(FOV=30°)。

光峰科技DLP2130光機

(四)長星半導體

長星半導體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LCoS顯示技術,顯示尺寸為0.26英寸,像素尺寸4.5μm。此外,還有一款液晶偏振體全息光柵(LC PVG)波導片並未在展台上進行展示。

據悉,長星半導體計劃將於2024年第一季度建立完整的LCoS先進封裝生產線,月規劃產能500K顆以上,以滿足各行業高速發展的需求。

ps:手機拍攝未能展示其真實效果

(五)辰瑞光學

本次光博會,瑞聲科技旗下辰瑞光學攜數十款光學產品亮相,包括全方位展示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AR/VR等多領域光學解決方案,WLG技術及玻璃透鏡等。

具體來看關於AR/VR的產品包括單層彩色光波導鏡片、2P VR Pancake光機模組、3P Pancake VR 光學模組。

其中單層彩色光波導鏡片已於今年公開展示,該產品是瑞聲科技聯合光波導廠商Dispelix共同開發,採用了納米壓印+刻蝕技術製程工藝,整體光效超過310nits/lm,透光率高達到90%。同時波導鏡片厚度和重量減少了50%以上,兼容30°-50°多種FOV。

(六)Cellid株式會社

Cellid展示了一款採用全彩雙目衍射光波導技術的產品,擁有60°視場角,光效大於200nit/Lm,透光率大於80%,可支持LBS、LCOS、DLP、單綠色Micro LED等顯示屏。

據Cellid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技術搭載的產品主要出貨在國外,衍射光波導的技術成本占5000美元。

(七)Dispelix Oy

Dispelix Oy是一家先進的波導設計和製造商,為消費者以及企業AR和MR可穿戴設備提供下一代視覺解決方案。總部位於芬蘭的技術中心艾斯堡,在美國和中國設有辦事處。

本次光博會Dispelix展示了基於全彩光波導技術的AR眼鏡,據稱該產品與瑞聲科技共同開發,採用了納米壓印+刻蝕技術的製程工藝。

納米壓印技術是目前較有前景的納米製造技術之一,有望成為未來微納電子與光電子產業的基礎技術。但據Dispelix工作人員透露,納米壓印折射率的極限值天花板較低,搭載刻蝕技術之後可有效提高折射率。

納米壓印和刻蝕是製造表面浮雕光柵光波導的兩種方式。據Dispelix測試顯示,利用刻蝕工藝開發的光波導可在240小時內,持續承受85到零下40攝氏度的溫度。刻蝕工藝折射率越大,FOV的上限就越大,但由於目前技術成本問題還尚未有只採用刻蝕的工藝,據Dispelix工作人員表示,未來隨著技術成本下降,最終可直接採用半導體的技術製作波導片,AR波導片或將打入半導體領域。

手機拍攝效果

(八)多普光電(CINESOLO)

多普光電展示了CINESOLO V1,主打重量輕、可攜式和穿戴舒適的高清VR頭顯。 據悉, CINESOLO V1預售價為2999元。

V1頭顯採用了2片SONY 0.71英寸Micro-OLED顯示屏,每片解析度為1920×1080,可支持瞳距和對屈光不正適應度的連續可調,也支持高速無線WiFi連接。

CINESOLO V1

(九)返景星達

返景星達本次主要展示了一系列整機方案,如基於單目陣列光波導的BK-210,BK-220;基於雙目陣列光波的BK-230,BK-300,工業AR頭盔Armet-100;基於BirdBath方案的BK-240以及醫療AR矩陣等。

BK-210為無線分體式單目光波導AR頭環,擁有30°視場角,解析度1280x720,對比度500:1,亮度可達800nits,透光率大於80%,出瞳距15mm,整機重量235g,續航可達2h。

據現場工作人員稱,BK-220有線分體式單目光波導是返景星達早期與光微半導體合作推出的設備,整機重量僅69g,搭載800萬像素攝像頭,解析度為1280*720,FOV為30°,亮度為800nits,對比度500:1,透光率大於80%,出瞳距15mm。

BK-240無線分體式AR頭環,擁有43°視場角,解析度1920x1080,對比度10000:1,亮度可達1800nits,透光率度小於42%,出瞳距11mm,重量287g,續航可達2h。

展台現場可體驗用於口腔醫療場景的無線頭戴式AR頭顯,據稱,口腔醫生可利用該設備將口腔鏡畫面連接至AR頭顯的傳感器,醫生在治療時無需反覆低頭,已開展小範圍落地應用。

(十)光微顯半導體

光微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矽基OLED產品的技術服務及銷售。本次主要展示了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件和基於矽基OLED顯示器件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

據了解,該公司0.71英寸的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件已用於返景星達眼鏡,解析度為1920x1080,最高亮度可達到5000cd/㎡,可視區域15.94mmx9.04mm。

(十一)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

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於2021年3月8日正式由科技部批建設,屬於非盈利機構,據稱目前與億境有合作。

在本次展會上,國創中心展示了ZL520/ZL211/ZL210一片式定焦方案與ZL530三片式定焦方案。

ZL520兩片式定焦方案是本次展示的新款,擁有100°的視場角,2280×2280解析度,支持屈光度調節,調試範圍在0-700°區間,模組厚度為22.9mm。

ZL211一片式定焦方案擁有105°視場角,解析度為2160x2160,螢幕尺寸為2.56寸,模組厚度為28.5mm,單目模組重量為33.4g(含屏8.6g)。據稱,億境所採用的便是這款技術。

ZL211一片式定焦方案效果(手機拍攝)

ZL210一片式定焦方案擁有104°的視場角,2280×2280解析度,出瞳距離15mm,模組厚度為24.3mm,單目模組重量28.6g(含螢幕5.7g),目前還處於正在研發中的階段。

(十二)谷東科技

谷東科技在此次展會上展示了多款產品:H3040-V-G二維矢量單綠色體全息、H3040-V-M二維矢量彩色體全息、M3045 Micro OLED+幾何光波導模組、M2030Q 40mm長出瞳單目波導等。

H3040-V-G二維矢量單綠色體全息及H3040-V-M二維矢量彩色體全息視場角均可達30°,相當於3米外看到86英寸巨屏,透光率超過 80%,模組重量僅為15g,AR眼鏡的重量基本可以控制在30g以下。

M3045 Micro OLED+幾何光波導模組,擁有45°的視場角,解析度可達1952x1232,透光率可達80%,入眼亮度達800nit,相比DLP、LCOS的幾何光波導方案,可保證室內室外看得清。

M2030Q 40mm長出瞳單目波導產品,據稱僅重14g、大於80%的透光率、30°大視場角(等效3米63英寸)顯示的基礎上再度擴大 Eyebox。

(十三)虹科電子(Vuzix)

虹科電子現場展示了多款工業AR的產品,包括Vuzix M400、Vuzix M4000等。

Vuzix M400擁有16.8°視場角,採用包裹式稜鏡+OLED全彩顯示屏光學方案,最大亮度可達2000nit,解析度640x360,對比度10000:1,重量68g,可適應-20°C至45°C的工作溫度,支持語音、觸控板、控制按鈕等多種交互方式。

Vuzix M4000是本次展示的亮點,擁有28°視場角,解析度854x480,重量僅達100g,採用衍射光波導+DLP的光學方案,最大亮度可達5000nit,對比度為1000:1,可適應-20°C至45°C的工作溫度,支持觸控板、控制按鈕等多種交互方式。

Vuzix M4000

(十四)宏禧科技(Metaways)

宏禧科技(Metaways)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0.6英寸矽基Micro-OLED微型顯示器、0.7英寸矽基Micro-OLED微型顯示器等系列多款產品。展會現場以「PCB / FPC 多種封裝形式」為主線,特開設矽基 Micro OLED 微型顯示器體驗區。

0.6英寸矽基Micro-OLED微型顯示器解析度為1280x1024,有效像素1286x1030,最高亮度可達500nit,對比度大於100000:1,刷新率最大120Hz,顯示區尺寸12mmx9.6mm。

0.7英寸矽基Micro-OLED微型顯示器解析度1920x1080,有效像素1940x1100,最高亮度可達1500nit,對比度大於100000:1,刷新率最大90Hz,顯示區尺寸15.7mm。

0.7英寸全高清矽基 Micro OLED 微型顯示器

據 Metaways 負責人介紹,公司立足豐富的矽基微型顯示器研發與量產經驗,通過自主創新專研獨具優勢的製造方案,1.3英寸(3K產品)與1.4英寸(4K產品)也即將與大家見面。

(十五)惠牛科技

惠牛科技專注於VR&AR光學技術的研發及量產,產品包括VR Pancake光學模組、AR Birdbath光學模組、AR光波導模組。惠牛在現場展示了兩款Pancake新模組:Si-PK95和PK100。

惠牛Si-PK95模組採用1.3inch Si-OLED屏、單眼4K*4K的解析度,與蘋果剛剛發布的VisionPro為同類的螢幕及光學路線。

惠牛Si-PK95模組

PK100採用2.48/2.56inch LCD屏,支持1920*1800/2160*2160的單眼解析度,該模組在實現大視場角的同時,模組厚度僅26mm。

(十六)湖畔光電

湖畔光電本次攜六種尺寸七款產品參展,產品尺寸覆蓋0.26英寸-1.31英寸,刷新率均高達120HZ。

本次展會上比較吸睛的是1.31英寸的產品——LS2K6130P。LS2K6130P解析度為2560x2560,據稱本款產品已經應用於日本Shiftall(松下全資子公司)發布的產品MaganeX。

(十七)極溯光學(OPTIX)

極溯光學專注於AR/VR光學模組及核心光學部件的研發生產,公司已經開發出AR所用反射光波導模組,VR所用Pancake模組。

本次展會便展示了基於Pancake光學+4K矽基OLED技術的產品方案,雙目可達110°視場角,解析度為7680x3552,支持視度調節,調節範圍在0-800°區間。

手機拍攝:OPTIX

(十八)鯤游光電

鯤游光電在本次展會主要帶來的是幾款AR衍射光波導產品:秋水、逍遙、夢蝶和扶搖系列。

據稱,扶搖二代的波導產品,在亮度上達到了800nits/lm,可以滿足室外場景的應用。夢蝶系列已經做到0.9mm的超輕薄設計, 重量只有4g左右。單綠的逍遙及基於樹脂的秋水系列,均做到了400~500nits/lm的波導亮度,支持全天候全場景的舒適佩戴。

(十九)鐳昱光電

鐳昱光電在現場搭建了全彩光波導AR眼鏡鏡片體驗區,並重點展示了全彩Micro-LED微顯示解決方案。

其中,0.11寸的產品,據稱是目前尺寸最小的單片式全彩Micro-LED微顯示屏,重量僅為0.23g,FOV為42°,透過率達85%,像素密度達7200 PPI,解析度為320x240。

0.22英寸單片全彩微顯示屏重量0.29g,全彩解析度為640x480。據稱該系列晶片實現3.5微米超小像素間距,Micro-LED像素密度高達7200PPI,全彩亮度超10萬nit,支持-20℃~85℃的工作溫度。

(二十)聯創電子

聯創電子從事各類光學鏡頭及影像模組、車載雷達等的研發製造,應用覆蓋汽車、手機、運動相機及AR/VR等。

(二十一)靈犀微光

靈犀微光現場展示了多款系列產品,其中比較受關注的是兩款新品:AW82和AWO72。

AW82作為AW81的疊代新品,亮度可達2000nit,較上一代產品提升4倍,擁有40°FOV大視場角優勢、1920x1080解析度。此外,據稱AW82的客戶定製化產品AW82 Pro可以提供50°FOV超沉浸式體驗。

AWO72採用OLED微電子顯示屏,擁有10000:1的超高對比度,模組重量僅在10g以內。在形態上也有兩種設計,分為斜角結構和直角結構,後者則更接近於現階段AR消費級眼鏡產品的形態要求。

(二十二)理想境界

IDEALSEE GROUP(理想境界集團)致力於研發 AR/VR/AI 等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與產品,目前已獲得相關專利 60 餘項,涉及圖像識別與深度學習、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領域。

理想境界並沒有專門開設展台,在其他展台上展示了雙目全彩FSD光機系統規格(標準版V1.0)。標準版V1.0採用FSD顯示技術,擁有30°視場角,RGB雷射全彩顯示,亮度均勻性大於90%(FSD光機),解析度960x600,不含波導重量僅重6g。

(二十三)理湃光晶

理湃光晶專注於幾何光波導顯示器件的方案創新和產品,現場展示了一系列陣列光學模組技術,型號包括LPM12、LPM22-1、LPM23、LPM24、LPM26-1、LPM30、T50等。

理湃光晶的量產幾何光波導產品,FOV覆蓋25度-50度,耦出方式包括側入式和上入式,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AR眼鏡產品形態需求。

例如,側入式更注重眼鏡的輕量化,更利於打造輕量化AR眼鏡;而上入式更注重觀察視野,更適合一體機等垂直行業產品應用。據稱,理湃光晶的幾何光波導產品可以搭載Micro-LED、Micro-OLED和LCoS等顯示方案。

(二十四)瓏璟光電

瓏璟光電在本次光博會中展示了DWG-10B衍射光柵波導、LCE2201F一維擴瞳陣列光波導、LCE2218H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等新品,還展示了表面浮雕光學模組、體全息光波導、朱雀一代參考原型等。

DWG-10B衍射光柵波導擁有40°視場角,全彩RGB設計,透光率可達80%,光效150nit/Lm,鏡片厚度1.8mm,眼動範圍在15*12mm,尺寸為40x62mm。

LCE2201F一維擴瞳陣列光波導擁有35°視場角,解析度1920x1080,入眼亮度大於800nit,鏡片厚度為1.5mm,模組重量19g。

LCE2218H二維擴瞳陣列光波導擁有40°視場角,光效1000nits/Lm,透光率可達82%,鏡片厚度1.5mm。

左:DWG-10B衍射光波導,中:LCE2201F一維陣列光波導,右:LCE2218H二維陣列光波導

此外,還展示了搭載瓏璟模組的各類客戶成品,如:INMO、INMO AIR2、亮風台AR頭盔、奇點臨近AR眼鏡、首鏡AR頭盔和頭箍等終端產品。

(二十五)耐德佳

耐德佳在此次展會上主要展示了三款產品:自由曲面鑽石Pro(AR049038D)、「Pancake水晶」VR方案(VR210095B)、Pancake觀影方案(VR049050)。

自由曲面鑽石Pro(AR049038D)擁有38°的視場角,解析度1920x1080,出瞳直徑10mmx6mm,出瞳距離18.3mm,顯示屏尺寸0.49英寸。據稱,這款方案已被高通AR2無線AR眼鏡參考設計、致敬未知ARknovv A1採用。

耐德佳自由曲面微型投影光機

「Pancake水晶」VR方案(VR210095B)擁有95°的視場角,解析度2280x2280,出瞳直徑8mm,出瞳距離15mm,顯示屏尺寸2.1英寸。據稱,該方案已被聯想ThinkReality VRX VR一體機採用。

Pancake觀影方案 VR049050是本次展示的新品,基於0.49英寸Micro-OLED方案,視場角達50°,解析度1920x1080,出瞳直徑10mm,出瞳距離達15mm。

(二十六)納德光學(GOOVIS)

GOOVIS核心光機具備"可調屈光度全域高像質」的近眼顯示系統,已實現數萬台高性能光機高穩定性量產出貨。

本次展會,納德光學攜GOOVIS超高清晰單目光機、雙目光機、整機及應用解決方案亮相了展會。GOOVIS超高清晰近眼顯示,採用獨家研製的單反級光學方案——玻塑混合非球面鏡片組ASPH,可適配多種微顯示屏,範圍在0.23-1.03,PPD大於40。

在3D教學與設計、VR文旅展示、手術輔助3D顯示、近視防控、無人機航拍/FPV、遠程精準操控、腦機訓練等領域有應用。

(二十七)歐菲光

歐菲光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光學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及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等,廣泛應用於以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及智能VR/AR設備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

本次,歐菲光攜光學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及智能汽車相關產品亮相光博會。具體來看,關於AR/VR領域展示了ARVR曲貼鏡片。

(二十八)睿顯科技

睿顯科技專注於從事矽基OLED微型顯示晶片的研發、製造、銷售。現場展示了應用於不同場景的矽基OLED微型顯示晶片,包括0.39英寸到0.96英寸的產品。

RVXR0060、RVXA061、RVXA071是採用IC製造技術和OLED顯示技術結合的產物,其技術思路就是採用晶片方式來實現顯示,利用CMOS半導體工藝技術與OLED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結合來實現顯示器件的微型化。其中RVXA061的PPI為2732,全彩亮度可達1500尼特,綠色亮度可達20000尼特,主要用於工業紅外的場景;而RVXR0060據稱支持全彩1~2000尼特可調,色域達到了80%。

(二十九)君萬微電子

君萬是一家Micro-LED微顯示器企業,據悉現已順利實現高亮度、高解析度單色晶片的批量生產,彩色Micro-LED微顯示器已開發成功,將於2023年底正式推向市場。

君萬在展台現場展示了0.6英寸Micro-LED微型顯示器與0.38英寸Micro-LED微型顯示器。

0.6英寸Micro-LED微型顯示器解析度為1024x768,顯示區域尺寸11.9mmx9.52mm,亮度(綠光)高於30000cd/㎡,亮度均勻性大於85%,可適應-50°C-80°C的工作溫度。

0.38英寸Micro-LED微型顯示器解析度為800×600,顯示區域尺寸7.68mmx5.76mm,亮度大於6000cd/㎡,亮度均勻性大於85%,可適應-50°C-80°C的工作溫度。

0.38英寸Micro-LED微型顯示器

(三十)首鏡科技

首鏡科技現場展示了多款AR產品,如雙目光波導頭戴式AR-MX1、單目AR眼鏡MG1以及AR顯示模組。

AR-MX1擁有40°視場角,1300/4800萬攝像頭,採用雙目光波導的技術,解析度可達1920x1080,支持語音、頭控、按鍵、指環與手勢多種交互方式。

AR-MG1擁有40°視場角,1300/1800萬攝像頭,採用單目光波導的技術,解析度可達1920x1080,支持語音、頭控、按鍵、指環、觸控多種交互方式。

據了解,今年首鏡科技還將推出一款全彩單目光波導AR眼鏡,形態已經接近普通的近視眼鏡,可實現人臉識別、環境感知等功能,還支持6DoF空間定位。

全彩單目光波導AR眼鏡擁有50°視場角,解析度1920x1080,據稱續航可超6小時,支持語音、按鍵、手勢多種交互方式。

(三十一)水晶光電

水晶光電本次展示了搭載Micro LED單綠色及全彩AR眼鏡,同時也展示了Micro LED光引擎。

據稱,水晶光電展示的AR眼鏡擁有28°視場角,解析度為640x480的Micro LED全彩微型光機,所用波導片透過率超過80%。

據工作人員表示,今年Micro LED結合光波導的方案的成熟度已有所提高,Micro LED光引擎在終端的測試驗證和應用正在積極推進中,接下來更多新方案及終端產品將問世。

(三十二)舜宇光學

舜宇光學現場集中展示了全場景機器人視覺解決方案,涵蓋了家用機器人、商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AR/VR、智慧家庭、生物識別等領域,並對高像素 iTOF視覺方案、SPOT DTOF方案、RGBD客流量統計系統方案、2D手勢&人臉識別系統方案、事件相機等產品方案進行DEMO演示。

舜宇光學旗下舜為展示了幾款產品的DEMO,現場並未開發體驗。現場比較吸睛的一款產品是雙目全彩衍射波導+Micro LED的產品——SPA11。SPA11擁有30°的視場角,單眼解析度640x480,畸變率小於1%,刷新率30Hz,眼鏡重量約100g。

舜宇光學旗下奧來技術展示了多款光學應用技術:如微透鏡陣列、衍射光學元件、AR波導片與AR波導片(LM30AF與LC3023)。

AR波導片LM30AF擁有30°視場角,Eyebox15x10mm,出瞳距離18mm,光利用效率400nits/lm,重量10.5g,厚度1.7mm。

AR波導片LC3023擁有30°視場角,Eyebox15x10mm,出瞳距離18mm,光利用效率400nits/lm,重量13g,厚度2.15mm。

(三十三)思坦科技

本次展會上,思坦科技攜新品0.13英寸Micro-LED單色顯示模組、0.18英寸Micro-LED顯示模組及微投影等多款產品亮相。

0.13英寸Micro-LED微顯示模組,解析度為640*480,螢幕亮度超200萬尼特,功耗低於200mW。該款微顯示屏搭載了手機平台標準MIPI接口,具有8bit灰階和Demura功能,能呈現更細膩的畫面和更豐富的細節。

0.18英寸Micro-LED微顯示模組,該款產品主要針對高解析度、大FOV的AR應用需求,在第一代產品上將解析度進一步提升到800*600,FOV擴大到42度。

(三十四)山河光電

超表麵廠商山河光電展示了最新基於超表面技術的一系列模組,如超表面近紅外成像模組、超表面熱成像透鏡、超表面光AI相機模組等。

據稱,其超表面基底可採用傳統的矽晶圓與玻璃晶圓。目前,由於玻璃晶圓量產小,成本較高,市場上應用較多的還是傳統矽晶圓。預計隨著XR產品起量,玻璃晶圓有望被大規模採用,成本下降。

(三十五)仙瞬科技

仙瞬科技專注於近眼顯示光學技術,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首款搭載Digindow技術的日常眼鏡,據稱可滿足用戶全天候佩戴。

除此之外還展示了直徑<2mm,重量<1g的近眼顯示模組。因此能讓每一幅普通眼鏡都能成為帶顯示的智能眼鏡,也能讓每一個眼鏡廠商都能在自己熱賣產品的基礎上打造別具一格的智能眼鏡。

(三十六)顯耀顯示(JBD)

JBD現場展示了「蜂鳥」系列的單綠色、全彩Micro LED微顯示屏(0.13''/0.22''/0.31'')。此外,還展示了影目最新產品INMO Go,據了解INMO Go所採用的便是JBD的方案。

據了解,目前JBD的單色/彩色Micro LED微顯示屏均已實現量產,後續搭載彩色Micro LED微顯示屏的終端產品也即將上市。

此外,JBD已宣布推出單片式 RGB MicroLED微顯示屏 Phoenix(鳳凰)系列原型機,與蜂鳥系列相比,Phoenix系列專為50°以上FOV光波導方案的AR眼鏡而設計。

(三十七)芯視元

芯視元是一家專注於智慧顯示晶片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AR/VR/MR眼鏡、車載HUD、頭戴顯示器等領域。

本次展會主要展示了顯示晶片,LCoS,單顆全彩Micro LED微型顯示器,以及相應的矽基背板。

據了解,Porotech發布的0.26英寸Micro LED微型顯示器採用的就是芯視元矽基Micro LED CMOS背板SVC1K26M,有效顯示解析度為1280x720,像元尺寸為4.5umx4.5um,Micro LED尺寸為3.5umx3.5um,顯示灰階為8bit(256)。

(三十八)肖特

肖特是一家高科技特種玻璃材料製造商,在消費品光學元件,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成像和投影,增強現實等應用領域都有研究。

本次展會展示了SCHOTT ReaLView Ultra,據稱晶圓平整度提高了60%。隨著圖像質量的相應提升AR設備製造商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單個眼鏡之間的圖像質量變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

此外,它們可以降低多達30%的重量,結合SCHOTT最新的低密度玻璃創新,SCHOTT RealView*1.9輕量級超甚至可將波導重量降低高達50%。

SCHOTT ReaLView Ultra

(三十九)熙泰智能科技

熙泰科技主要從事Micro OLED、Micro LED微顯示屏研發與製造。現場展示了0.39英寸、0.49英寸、0.6英寸、1.03英寸等Micro-OLED產品。

據悉,其中最新推出的1.03英寸微顯示屏,解析度2560×2560,MIPI標準視頻接口,亮度超2500nit,創新的IC設計及自有OLED器件專利技術,實現超低功耗顯示,功耗較同尺寸同亮度產品降低40%以上。

(四十)沂普光電

沂普光電是一家集自由曲面光學系統設計,核心器件製造及檢測,大規模批量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本次基於新型投影顯示、智能汽車、增強及虛擬現實、雷射列印掃描等不同領域均展示不同解決方案。具體在增強現實領域來看,沂普光電展示了VR Pancake解決方案,目前已開發量產Birdbah自由曲面離軸光機系統、1~3片式Pancake非球面光機系統。

在增強及虛擬現實領域,已解決大口徑、低應力、高面型精度鏡片行業痛點配合全自動AA組裝工藝及像質性能測試。

AZ08 AR模組,0.71''OLED屏

(四十一)馭光科技

馭光科技展示了2款衍射表面浮雕光波導產品:單綠單目Eagle與全彩雙目Butterfly。

單綠單目Eagle擁有30°的視場角,透光率大於85%,效率可達1200nit/Lm,畸變小於1%,產品厚度1.05mm。

全彩雙目Butterfly擁有30°的視場角,透光率大於85%,效率可達650nit/Lm,畸變小於1%,產品厚度1.05mm。

(四十二)臻像科技

臻像科技是一家裸眼3D解決方案商,自主研發具有超大視角和真實光學深度的光場全息顯示設備。在本次光博會上展示了多款不同尺寸和不同應用場景的光場顯示產品,以及超精密光學結構和超精密光學模具。

臻像科技所展示的32寸光場全息屏,大角度內可觀看到立體效果,且無需固定視角,3D出入屏效果可達30cm,解析度為8K(7680*4320)。

(四十三)至格科技

至格科技是專注於AR衍射光波導和衍射光柵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AR衍射光波導光學顯示模組及衍射光柵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至格展示了AR衍射光波導、AR衍射光波導模組、衍射光學元件、衍射光柵等眾多產品。如SIDW30B-MC(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SIDW40A-DA(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TDDW40C-DC(AR衍射光波導及模組)以及衍射光學元件等。

SIDW30B-MC波導片採用側投式設計,單綠色方案,視場角可達30°,可選用玻璃基底或樹脂基底,玻璃基底厚度僅為0.5mm,搭配MicroLED光機可實現超輕光學模組。

SIDW40A-DA波導片採用側投式設計,全彩方案,視場角可達40°,可以用於打造滿足遊戲、視頻等更多場景需求的AR眼鏡。

TDDW40C-DC波導片採用頂投式設計,全彩方案,視場角最大可達50°,顯示成像、色彩還原、鬼像控制等方面表現優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3fbfdf8b1cebafbd2bc7f609e5c8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