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除夕「三宜三忌」,傳統風俗不能忘,迎春納福迎平安

2023-01-20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大年除夕「三宜三忌」,傳統風俗不能忘,迎春納福迎平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很快就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今年的除夕,你和家人打算怎樣慶祝呢?熱騰騰香噴噴的年夜飯,紅彤彤的烤火爐,電視里還播放著春晚的歡笑聲,整個家裡洋溢著溫暖和幸福,這大概就是普通老百姓家裡最有年味的除夕夜了。

除夕,是歲末的最後一個夜晚,舊歲至此除,新歲由此至,家家戶戶歡喜團聚迎來新的一年,除夕之夜,也拉開了中國人過大年的序幕,這種歡慶吉祥的熱鬧的氛圍,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

除夕

除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日子,所以在這天老百姓有很多「宜」和「忌」的傳統講究,比如「三宜三忌」,傳統風俗不能忘,迎春納福迎平安!

宜和忌,常見於各種老皇曆,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宜納財祈福,忌搬家動土,這是傳統老皇曆所謂的「吉凶宜忌」。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夜,老百姓也有「三宜三忌」之說,但這個「三宜三忌」指的不是老皇曆的那種宜和忌,它是指除夕這天的流行的一些民俗和忌諱。

除夕

先來說「宜」,大年三十「宜掃舍」。掃舍,就是打掃,給家中來一次大掃除,這叫掃舍。大掃除,也暗合除舊布新的除夕好寓意,過大年當然得打掃得乾乾淨淨煥然一新,然後擺上鮮花綠植張燈結彩,這才有過節的氛圍。

除夕「三宜」的第二宜,是「宜春貼」,春貼就是貼春聯,這是過大年必不可缺的一種儀式感,寓意吉祥而且很喜慶,古時候還沒有發明紙的時候,老百姓就把文字刻在桃木板上,叫「桃符」,所以王安石在詩里說除夕這天「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就是說除夕這天要把舊春聯扯下來,把新的春聯貼上去。

除夕

按照傳統,老百姓一般會選在除夕這天的上午貼春聯。溫馨提示一下,大家在貼春聯的時候,記得要分清楚上聯和下聯,上聯要貼在門的上首,下聯得貼在下首, 右為上左為下,簡單地說就是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下聯貼在門的左邊,一定注意不要貼反。

除夕第三宜,宜祭祖。除夕祭祖的風俗,可能南方地區更為重視,祭祖是孝文化的傳承,在除夕這個闔家團圓的美好節日裡,擺上豐盛的酒食,然後家中老少依次上香跪拜,祭祖儀式完成之後再吃年夜飯,這樣的除夕才算不忘根本,才算圓圓滿滿!

除夕

大年三十,雖然是一年當中最喜慶團圓的好日子,但是按照老傳統,除夕這天還是要注意有三個忌諱,第一是忌惡言:惡言惡語說一些老不吉利的話,這是過年的大忌,特別是在除夕之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就該說點開心的事兒,很多老人家還逗著小孩要他們說一些吉利的祝福語,以求討一個好彩頭,所以除夕夜是很忌諱說惡言惡語和喪氣話,給家中老人聽到准得惹來不高興,平時口無遮攔的人可得多加註意;

除夕

大年三十的第二個忌諱,忌不和。誰家要是除夕這天還在吵架,這個年就指定過不好,都說家和萬事興,和和美美才是福,不管是夫妻也好,還是婆媳也好,又或者家長孩子,不管有什麼矛盾彆扭,都得通通放下,一家人和和氣氣地團圓守歲,可以消融彌補過去的不和睦,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也會更加其樂融融。

除夕第三忌,忌不孝順,剛才我們提到除夕三宜三忌中「宜祭祖」的風俗,就是孝道的傳承,如果家中有老人,一定要記得陪著他們團圓守歲,可不要把他們給忘了,尊老愛幼,家中老少齊聚一堂,才是真正幸福過大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31ed2976b9c9230034557aec65183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