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就是,相處「冷一點」
文|麥子
-01-
古話說:「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
分寸感真的太重要了,如果你懂得拿捏分寸,自然會得到別人的賞識,走好未來的路。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無論關係多麼親密,相處都要留有分寸,不要越過界限。
分寸感,就是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拿捏好尺度,做事給人留有餘地。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有分寸感的人,對他人的挫折、磨難和軟弱,就算不能感同身受,也不會刨根究底,再次加以傷害。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02-
培根曾說:「說話周到比雄辯好,措辭適當比恭維好。 恭維的話失於讒媚,直辯的話則難被接納,都不如說話得體好。 」
和懂得分寸感的人在一起,不會有太大壓力,對方會給你一種特別踏實的感覺,換言之,在感情中懂得分寸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的人。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就是說出口的,都恰到好處;沒說出口,讓人也剛好都懂。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的力量不容小覷,很多時候,傷人於無形的,就是那張嘴。
真正將你放在心上的朋友,永遠不會仗著關係密切,就失了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的分寸。
把握好分寸,不胡亂摻和、不觸碰底線,是一個成年人邁向成熟必修的課程。
總有一些人,因為關係好,然後隨意調侃,做事也不知輕重,這樣的人不僅情商低,更加不懂分寸。
這種無界限,無分寸感的肆意行為,只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越走越淡。
-03-
《菜根譚》中說:「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好的人際關係,友善中帶著一些距離感,親密中帶著一些分寸。
分寸感,就是給別人留體面。既然你不想讓彼此更尷尬,那麼對方自然不會步步緊逼,懂得退讓。
有分寸感的人,說話得體,做事留有餘地,讓人感到親切但又不失尊重,自在卻又並不疏遠。
與人相處時,懂得給人留有空間,讓人有自處的餘地,別人才會感到舒適,也更願意靠近你。
-04-
《中庸》有言:「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 」
再好的關係,也需要用心去維繫。
沒有分寸感,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他們心中有度,說話懂得斟酌,既傳達了自己的好意,又不會讓他人陷入難堪的境地。
人與人之間一定要保持適當的界限,交往的時候把握分寸,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會讓彼此在相處中更加舒服。
與人相處,無論關係多麼親密,都需要留有分寸,懂得適可而止,萬萬不可越過界限。別人的隱私不說、潑人冷水的話不說、拿人取笑的話不說。
與有分寸的人結交,真的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