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赤水村的本土網紅,30幾年前就火了

2019-05-30     普寧小吃貨

喜歡他用秤的樣子,因為讓我感覺回到了小時候

不大的赤水菜市場,藏著兩家土low土low的小店。

一家是赤水珍珠雞火鍋,另一家便是這間牛肉粿。

無店名,無服務,速度還不快,但是憑著1碗炒牛肉粿,卻稱霸了赤水村。

赤水村炒牛肉粿,低調了30多年

在赤水菜市場尾部,有間很隱秘的牛肉粿店,村裡人叫他「赤水 伯公牛肉粿」。

用老秤稱肉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這家老字號堅持還是用老式鐵秤稱肉,現場切好的牛肉往秤上一放,嫻熟地姿勢讓人看得入神。

這種現在很少見的方式,莫名更有老字號的味道。

老闆,一碗牛肉粿加湯!

來這裡,不用菜單,吃的都是老潮汕人最熟悉的那幾樣。

有炒牛肉粿和牛肉粿條湯2種選擇,但炒牛肉粿最是經典。

它家的炒牛肉粿,在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那裡一直是個寵兒。站了一會發現有一半以上來吃的都是叔叔阿姨輩的。

炒之前先淋上一勺豬油,整碗粿都被賦予了靈魂。

粿條在鍋里要炒很久,醬汁濃厚,香味也一點藏不住。難怪這麼多人,吃了30多年也沒膩。

終於等到上桌了,用力一夾,裹滿醬色的粿條便赤裸裸地發出勾引~

不過講真上面的牛肉不算很多,但是色澤非常誘人,口感軟嫩,嚼勁感也一點不差。

吃一份炒牛肉粿不過癮,再加一碗牛雜湯才稱得上津津有味。牛肉丸的口感偏鬆軟一些,還有經典搭檔白蘿蔔!

老規矩蘸一點常規搭配的沙茶醬,是從小吃到大那股熟悉的味道。

粿條湯也是不錯的選擇。看似普通的一碗牛肉粿條湯,卻是很多街坊的心頭好。

牛肉、牛雜、牛肉丸,滿滿的一碗料。一整碗都是老赤水人抹不掉的歲月情懷。

飯點來的話,要多等上一會

去的時候是中午12點多,小小的店裡坐滿了人,下雨天也不例外,陸陸續續有新的食客來,想吃上一碗得多等上一會。

樓上是個小閣樓,只有6張桌子,人多的時候阿姨會來不及收拾碗筷。

它雖沒有名字,卻默默在菜市場路口堅守了30多年,見證了這一片的舊貌與新顏,還有永恆不變的老味道…

昨天吃完走的時候碰上了大暴雨,店門口剛好是個積水區,硬生生被睏了近2小時……走的時候老闆很好心地穿上雨靴幫我們挪小綿羊~

本期測評

口味:

環境:

服務:

講真口感對於我個人而言不是很喜歡……算是中規中矩的一份牛肉粿。

但是生意真的蠻不錯,很多叔叔阿姨都喜歡來這裡吃,能開30多年的老店肯定有它自己的獨到之處啦。

2碗牛肉粿+湯+1碗粿條湯花了65元,3個人。

聽同行的小夥伴說她媽媽經常來這裡買牛肉丸回家去煮。

老闆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是人很好~

個人非專業觀點,僅供參考

赤水牛肉粿

地址:普寧流沙赤水村菜街街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UqDGwBmyVoG_1ZSb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