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掛鞭炮,慶祝進入年關。然而,昨天的新鄉卻聽不見鞭炮齊鳴,看不到炮火連天,夜晚出奇的寧靜。大超市小商店更沒有煙花爆竹售賣,鼠年春節在安靜中款款而來。
在新鄉東區某小區內廣場旁,代替煙花爆竹的是閃亮的彩燈,雖然沒有炮聲相伴,但要過年的那股喜慶勁卻絲毫不減。
禁燃禁放是為了保護大氣環境,喜歡「較真兒」的人就問了:昨天大家都沒有燃放煙花爆竹,可是霧霾並沒有因此消散,這該怎麼解釋呢?
記者為此走訪了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據技術人員解釋,昨天全省多地市AQI數據居高不下,我市被重度污染地市重重包圍,上午的西北風和下午的東北風,兩面夾擊把周邊地市污染傳輸我市,可以說我市大氣環境形勢非常惡劣,可謂雪上加霜。
儘管如此,由於提前採取了包括禁燃禁放禁售煙花爆竹在內的全方位、強有力管控措施,在多重污染侵襲下,除了信陽等幾個靠南地市外,我市AQI全省排名第13(排名越靠後大氣質量越好)。
全省十八個地市,AQI高於我市有十二個地市之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天。試想,如果昨天家家戶戶燃放鞭炮慶祝小年,我市大氣環境遠比現在要糟糕的多,甚至會出現短時爆表。也就是說,雖然我市霧霾沒有完全消散,但比起其他地市,我市情況要好很多。
事實已經告訴我們,今天,新鄉能夠殺出「霾伏」,一直在支持禁放的你我,都有功勞!這回為咱們自己次點贊,守護文明新鄉,大家一起在行動。
值得高興的是,根據氣象預測研判,隨著氣象條件好轉,近期我市經歷的這輪污染將很快消散,好天氣近在眼前。
技術人員特彆強調,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同時發力,才能形成對污染的圍堵之勢,真正把污染「降服」。禁燃禁放只是其中一項措施,僅靠它不能「一招致勝」,但缺了這一招也是萬萬不行的。
記者胡殿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