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稱:血檢可測阿爾茨海默病準確率可達94%

2019-09-23     中國家庭報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迄今為止,這一疾病症狀只有在發病後才會出現。發病前要想做出診斷,難於上青天。且症狀一旦出現,很難逆轉。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稱,他們通過驗血,可在老人大腦出現問題,但認知尚正常的情況下做出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且準確率可達94%。與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症狀有關的是大腦內BETA澱粉樣蛋白水平,另外兩個與該病有關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年齡與APOE4基因變體,這三項數據結合在一起,早期阿爾茨海默病就可以被診斷出來。

研究實驗對象為158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其中有10名存在認知問題,其餘人認知正常,每人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為保險起見,還同時進行一次「PET大腦掃描」。

研究人員蘭德奧爾·貝特曼教授指出,目前使用「PET大腦掃描」方式進行篩查,費用高昂且耗時太久,甚至需等待多年。研究人員認為,驗血檢查要比稱為「黃金標準」的「PET大腦掃描」更為靈敏,其原理都是發現大腦內澱粉樣沉積。

有關專家稱,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85歲後的患病風險增加50%。驗血方式使這種疾病的發現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意義更為重大的是,該方式有可能控制這一疾病的發展,甚至阻止該病的發生。該方式有望於幾年內用於臨床。

編譯/王信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tVX20BJleJMoPMrJ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