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西域咽喉,北疆屏障

2019-06-24   路小丫帶你探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臨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與塔城、阿勒泰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曾是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的必經之路,自古有西域咽喉、北疆屏障,門牌要衝,黃金通衢的美譽,是新疆的花兒之都,休閒之都,美食之都,也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昌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高山,湖泊,草原,大漠四個景觀帶,旅遊資源種類繁多,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和文化古蹟為一體。來到昌吉一定要說一說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位於阜康市境內的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位於阜康市南偏東40餘里,東距烏魯木齊110公里,海拔1980米,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最深處約105米。「天池」一名的出處,「始臻絕頂,見神池浩淼,如天境浮空,浮日盪雲,洵造物之奧區也」。天池周圍,還有「石門一線」、「龍潭閉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觀松」、「海風晨曦」、「懸泉飛瀑」八大景觀。

石門,是進入天池風景區的天池門閥,其門石壁巍峨,高達數十米,長約百米,天巧奇絕,猶如兩扇敞開的大門板,故稱石門。

「龍潭閉月」,又名「王母娘娘的洗腳盆。」《靈山天池書鑿水渠碑記》云:「聞水聲潺潺,噴薄於斷岩之上者,小龍潭也。潭水深碧,其源弗長,然雖流細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此處的「小龍潭」即為「西小天池」。位於「五十盤天」第三盤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從地下滲透入池,水似玉汁,猶如王母的冰肌玉體,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池周圍塔松競秀,披綠掛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當空,靜影沉璧,月影微顫,與鱗波成趣。

南山望雪,翹首難望博格達雪山,但見,遠處皚雪近處松,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

西山觀松,這裡雲杉林連峰續嶺,一株雪嶺雲杉就是一座微型水庫。在山地陽坡多為草墊草原,沒有雪玲雲杉生長,植物種類多,覆蓋面大,由於海拔的原因,紫外線強烈,這裡的植物的花格外鮮艷美麗。有龍膽,紫菀,火絨草,老鶴草,奼紫嫣紅,異彩紛呈,點綴在綠色草原上。

定海神針,在天池大壩上,有一棵孤零零的大叔,那就是馳名中外的「鎮海古榆」。天池北岸的這棵古榆樹,相傳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生長在海拔1910米高處的這棵古榆,獨生獨長,樹冠大如傘,狀如帝王金輿華蓋,面海向南,孤芳傲立。

懸泉飛瀑,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練垂空,聲震山谷,瀑布於谷底衝出碧潭一方,人稱「東小天池」。東小天池北岸為斷崖峭壁,泄水又形成一條高達百米的瀑布,流銀瀉玉,瀑聲如雷,在陽光照射下,彩虹飛舞,形成「懸泉飛瀑」勝景,可謂「珍珠數泉懸半空,銀聯高掛霧蒙蒙。煙水縹緲驕陽艷,長虹飛絮青鸞中」。

海風晨曦,清晨天池觀日出,較之泰山觀日別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與色彩斑斕的湖水融為一體,使人猶如置身仙境。可謂「雲遮霧繞萬仞隱,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勝景。」


溫馨提示:1、新疆與內地大多城市有2小時時差,作息時間相應推後2小時。旅遊期間活動安排通常在9:00至20:00之間

2、新疆飲食主要以牛、羊肉為主,蔬菜很少、口味重,油膩大,這些食物特別耐飢,內地人不是很習慣,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幫助消化的食物或者腸胃藥

3、西北地區平均氣溫較內地低,晝夜溫差大。個別景區因海拔或天氣原因,局部氣溫會更低,因此,夏季旅遊時仍需帶外套或羊毛衫

4、準備充足有效的防曬用品。同時應配備清熱、防暑的藥物或沖劑。如夏桑菊沖劑、十滴水等

5、一雙舒適的鞋顯得尤為重要。建議您最好在出發前準備一雙舒適、合腳、便於行走的鞋,最好是平底鞋

6、因新疆屬典型的內陸乾旱性氣候。因此,早晚溫差大,晚上睡覺時應將空調開到適度。不要過涼,或睡覺時不蓋棉被,造成身體不適

7、新疆素有瓜果之鄉之稱,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樂事,但千萬不要在吃完水果後喝熱茶,以免造成腹瀉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