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是人們出遠門的首選,在高鐵技術飛躍性發展的同時,我們國家的機場建設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一方面,機場數量顯著增長,頒證運輸機場增加到238個,另一方面,機場建設水平極大提升,建成以北京大興機場、浦東機場衛星廳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2020年伊始,各大機場旅客吞吐量也紛紛交出了成績單。全球目前僅有兩個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1億,一個是中國的首都國際機場,另一個是美國的亞特蘭大哈斯菲爾德國際機場。
而這已經不是首都國際機場第一次破億,早在去年,它的年旅客吞吐量就已經成功突破一億人次了。但2019年9月北京大興機場啟用後,大家普遍懷疑首都機場是否能維持這一吞吐量級。因為畢竟新建了一個機場,造成了旅客分流,在出現了「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破億,反映出我國航空市場需求巨大。
大興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並不算太大,不過在2020年會迎來東航、南航等航企最大規模的轉場,隨著航班量增加,2020年起旅客吞吐量能到達多少也令人好奇。根據原本規劃,2021年大興機場需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2025年則要達到7200萬人次。
而這個被譽為「中國第一國門」的首都機場方面稱,將抓住大興機場投運後分流客源、釋放壓力的有利時機,加大力度,在提升旅客獲得感方面下功夫,推動老舊設施升級改造、樞紐效率提升、品質功能完善。2020年,首都機場將以「再造國門」為契機,全力以赴完善服務功能,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讓「老」機場煥發「新」活力。
我們再來看下旅客吞吐量世界第一的亞特蘭大國際機場,這個機場每年的旅客運輸量超過1億人次,多年來一直占據著世界最繁忙機場的頭銜。其實,真正到亞特蘭大的人並不多,因為來到亞特蘭大的人都是準備從這個機場進行中轉。也就是說亞特蘭大是美國航線主要連接中心,美國有3億多人口,大約80%的人口航線都包括亞特蘭大。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亞特蘭大機場就是一個轉口為嚮導的機場,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客流量將極大。不過卻很少聽說因為繁忙的航班運行而產生的延誤。這個機場有自己的一套運行方式,這是一套多方協調配合的運行模式,在這裡運行,事情都是安排好的,每個機場工作人員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非常流暢,讓人覺得是一種舒服的忙碌,所以效率和質量都很高。
在民航業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今天,希望在加快機場建設速度的同時,也一起提高建設質量,讓旅客能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體驗,這樣的機場才能越做越大。您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qOlW8BxtCz63RLts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