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節肢動物化石,被發現呈線狀隊列形態、這或許標誌著一種響應環境的集體行為,或季節性生殖遷徙。
三葉蟲化石群 圖片來源:《科學報告》
這一發現意味著,堪比現代動物的集體行為,可能早在4.8億年前就已存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17日出版的《科學報告》上。
法國維勒班裡昂大學的Jean Vannier及同事描述了來自摩洛哥早奧陶世(大約4.8億年前)的若干Ampyx priscus的線型群。這些三葉蟲長約16~22毫米,身體前部有一根結實的脊椎,而背部有一對非常長的脊椎。
在研究人員所檢查的每一個三葉蟲化石群中,三葉蟲均排列成線狀,身體前部均朝向同一個方向,脊椎相互連在一起。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三葉蟲可能在集體遷徙——它們沿著海底移動,利用突出的長脊椎相互接觸,保持一種單排隊列。或者,這種運動模式可能是季節性生殖行為引起的,即性成熟個體向產卵地遷徙。
已知這些三葉蟲是無視覺的,作者假定它們可能通過脊椎和化學物質產生感覺刺激,從而協調各自的運動。
以上發現表明,4.8億年前的一種節肢動物可能已經利用自身的神經複雜性,形成臨時性的集體行為。(魯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