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文七君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最近在網上被瘋狂熱議的現象級電影,當屬《哪吒》,如今票房突破41億,即將超過《復聯4》,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三名。
與此同時,韓國也有一部叫《寄生蟲》的電影正在創造奇蹟。
《寄生蟲》在韓國上映三天,觀影人次就突破了200萬,連續六天奪得韓國票房冠軍,上映53天後突破1000萬觀影人次,相當於韓國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買票走進了影院。
該片獲得了第72屆坎城電影節金獎,這是韓國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韓國第一次獲得坎城金獎。
導演奉俊昊在韓國非常知名,代表作有《殺人回憶》《母親》《雪國列車》等等。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已有將近29萬人觀看,打分8.8分,比最近正在熱映的《哪吒》分數還高。
如果要列一個「2019必看十部電影」,《寄生蟲》肯定名列前茅。
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呢?話不多說,直切正題。
01
底層階級和上層階級
寄生家庭與宿主家庭
《寄生蟲》講的是韓國兩家人的故事,底層階級的金家和上層階級的朴家。
一、先介紹底層階級的金家:
一家四口,住在貧民窟陰暗潮濕、又髒又臭的半地下室里。
男主人金基澤:無業游民,投資失敗,淪落社會底層
女主人忠淑:無業游民
兒子金基宇(哥哥):四次考大學落榜,無業青年
女兒金基婷(妹妹):美術生,沒錢上補習班,無業青年
影片的開頭,金家人發現家裡斷網了,兩兄妹到處找地面上的wifi信號,想蹭免費網絡,最後終於在馬桶附近找到了信號,歡喜不已,甚至全家還為此慶祝了一番。
吃飯時,醉漢常常在他們窗前撒尿,他們不敢反抗,忍氣吞氣;街道上噴洒殺蟲劑,他們為了省買殺蟲劑的錢,就把窗戶打開,在化學煙霧裡繼續生活。
狹小逼仄的半地下室里,床上有層層堆疊的衣服,牆上有黑乎乎的霉斑,到處是修修補補的痕跡。這家人過的是暗無天日的底層生活。
直到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出現了。
兒子金基宇的朋友送給他們家一塊奇石,說是會有財運。接著,金基宇意外地被富家子弟同學推薦,偽造了大學學歷,去IT新貴朴社長家,給他的女兒補習英文。
二、再介紹上層階級的朴家:
男主人朴社長:IT公司老闆,科技新貴
女主人朴太太:全職太太
姐姐朴多慧:學生,後來由金基宇輔導英語
弟弟朴多頌:兒童,後來由金基婷教美術
朴家住在著名建築師建造的山頂大別墅里,風景秀麗、寬敞閃亮。他們有大草坪,養了好幾條狗,還有管家和司機伺候起居。
金基宇給朴家女兒做家教後,又把妹妹金基婷包裝成了藝術高材生,讓她做了朴家小兒子的美術家教。
兄妹二人通過偽裝欺騙嘗到了兩次甜頭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再無底線。妹妹設局讓朴太太辭退了司機,金基澤成功變身為朴社長的司機;其後父子三人合夥,又讓朴太太辭退了管家,忠淑也混了進來,成為新管家。
基婷在朴家的浴缸里,邊看電視邊泡澡
至此,金家一家四口都順利進入大別墅,他們每個人都冒充一個角色,每個人都是寄生蟲,都有一個宿主。
寄生蟲雖然渺小,時常沒有存在感,卻能頑固的宿在寄主身上,讓宿主難以擺脫。
趁著朴社長全家出門露營,金家父子三人未經允許溜進朴家大別墅,喝人家的酒、躺人家的沙發、在人家的浴缸里泡澡,盡情享受著富人生活。
金基宇說自己已經偷偷跟多慧交往,一家人開始幻想未來的美好生活。
這麼「溫馨」的場面,被一個不速之客打破了。
下著暴雨的夜裡,門鈴響了。朴家都在外面露營,這時候會是誰呢?
忠淑戰戰兢兢的去應門,原來是被炒掉的舊管家。舊管家請求進入大宅中,說「地下室還有我的東西沒拿。」
忠淑尾隨舊管家進入了地下室,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秘密:
別墅的地下室里,居然常年住著舊管家的丈夫。他靠老婆每天偷偷帶飯給他,才能生存下去。他,是這個富人家庭的第一代寄生蟲。
兩代寄生蟲為了爭取寄生權,打得頭破血流。在廝殺中,金家憑藉數量優勢,把舊管家夫妻扭進地下室綁了起來。
此時,朴社長一家忽然回家,金家父子三人像蟑螂一樣四處逃竄,倉皇逃回了家。此時,家裡早就被淹透了,所有東西都泡在了水裡。他們最後連半地下室都失去了,只能去體育館打地鋪避難。
但是朴家對此毫不知情。次日一早,朴太太就到處張羅,要在自家大草坪上給兒子舉辦生日派對。
在派對上,金基宇看到賓客盛裝出席,一派富足景象,跟他們全家的窘迫根本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世界。
他問多慧:「我適合這裡嗎?」
多慧說「是」。
這句肯定,讓基宇徹底陷入了幻覺。他覺得自己快要邁入上流社會,只差最後一步:殺人滅口,讓唯一知道真相的舊管家夫妻從世界上消失。
他抱著那塊象徵著財運的奇石返回地下室,卻發現舊管家因為失血過多已經死了。舊管家的丈夫掙脫了捆綁,開始了瘋狂的復仇。他用石頭砸向了金基宇,又衝到了派對上捅死了金基婷,直到被忠淑刺中倒下。
朴家小兒子嚇得昏厥過去,必須馬上送到醫院搶救。朴社長全然不顧金基澤喪女的悲痛,讓金基澤開車去送他。沒有得到回應後,他捂住鼻子,厭棄地從舊管家丈夫的身下拿起車鑰匙。
目睹這一切的金基澤,憤怒得將一把匕首刺入了朴社長的心臟。
金基澤殺人後,從世界上徹底消失了。警方大力搜捕他,幾個月來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只有他兒子金基宇知道他在哪裡。
原來金基澤無處可逃,只好又逃回了那個地下室,過起了第一代寄生蟲那樣的生活。
在影片的最後,金基宇寫了一封信給地下室的爸爸:
「爸爸,我今天立下了計劃,我要賺錢,賺很多錢。等我有錢,要買下這間房子。等搬進去,我和媽媽會待在庭院,因為陽光真的很棒。爸爸只要走上來就好了。在那天來臨之前,請好好保重。」
這是一個美好的夢。只是,他爸爸也許一輩子都收不到這封信了。
02
階層嚴重分化背後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階級的隱喻
《寄生蟲》這部影片表達的,是不同社會階級的問題,以及階級背後的貧富分化。
在我看來,電影中的一切生活元素,無論是聲音、穿著,還是飲食,都是階級的隱喻。
01 關於台階的隱喻:
朴家住在陽光燦爛的山頂別墅,到他家要不斷爬坡,一路向上。
在朴社長家,不僅主人在優雅地往上走,連狗狗都在從容地向上蹦跳。
金家正相反。
暴雨那晚金家一家倉皇逃竄時,一家三口一直不停地往下走,下了無數的台階。從富人區到貧民窟,他們仿佛從天上走到了地下。
02 關於聲音的隱喻:
金家的生活環境里,聲音從四面八方湧來。汽車引擎聲、自行車鈴鐺聲、男人的抱怨聲、大媽的閒聊聲、貓叫聲,還有地下室上方傳來的腳步聲,一切都在向觀眾暗示:金家生活在最底層的逼仄空間裡。
朴社長家安靜祥和,沒有任何雜音。高級的落地窗將一切隔絕,即使在傾盆暴雨的夜晚裡,夫妻二人躺在寬敞的客廳沙發上,也聽不到任何嘈雜。
當朴家在安靜的夜裡賞雨時,怎會想到貧民窟里是一片哭天搶地,金家正沉在齊胸的污水泥里拚命搶救破家當呢?
03 關於服飾的隱喻:
金家全家穿著不合體的衣服,一伸胳膊還會露出肚皮。而朴社長家每個人的衣服,都是精心剪裁的套裝。
同一個女管家,在被辭退前後呈現出來的,也是天上地下的狀態。
女管家被趕走前後的對比
04 關於飲食的隱喻:
金家吃的是速食麵包,即使全家出門慶祝,也只是去簡陋無比的小店。朴家連吃拉麵都要做得複雜,還要配上高級韓牛。即使是朴家的狗,吃的也是不同的狗糧。真正的「人不如狗」系列。
《烹飪、菜肴與階級》一書提到,人們研究出複雜的菜肴,是要拉開階級差距,彰顯地位的差異。
富人不用從事什麼體力勞動,就有閒情逸緻去研究怎麼吃。他們會想辦法把烹飪弄得複雜:一道菜需要經過好幾輪操作,又是燒烤,又是水煮,又是油炸,只為迎合自己的心理滿足感。
飲食的背後,是權力和社會地位的差別。
05 關於氣味的隱喻:
朴社長說金基澤身上總有一股味道,朴的兒子說管家身上也有,美術家教身上也有,都是同一種味道。
金基澤以為這是全家用的同一塊洗澡皂的味道,被女兒金基婷一針見血的指出來:
不是洗澡皂,是地下室的味道。
就像《我不是藥神》裡面徐崢說的,哪有什麼味,就是窮味兒!
地下室的窮味,是金家區別於上流的底層特徵,也是他們無法融入上流社會的壁壘。窮味無法隱藏,在細節中無孔不入,早晚穿幫。
朴家全家毫不掩飾對金家身上氣味的鄙夷,氣味成為壓倒底層自尊的最後一根稻草。
處處都是階級隱喻,無法跨越階級的無力感充斥了整部電影。
03
不同階層穿不同的袍子
袍子下面各有各的虱子
對於看慣了正反對立的觀眾來說,有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心頭:
這部電影里誰是好人?導演到底在替誰說話?
電影里沒有給出答案。導演一直用一種冷眼旁觀的客觀態度,在克制中安排故事的走向,不強輸價值,不硬灌雞湯。好題材未必是批判性的,但一定不是諂媚觀眾的。
整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是:
貧窮易生惡膽,富也未必長良心。
生活那麼複雜,沒有那麼明確的對錯。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要體現人性的複雜。人性中有善有惡,有很多灰色地帶。富人有他們的冷漠,冷漠可以殺人;窮人有他們的算計,算計讓人喪命。
每個階級的人,都披著一件代表階級的袍子;袍子的下面,隱藏著不同人性的虱子。
上層階級的虱子:傲慢與冷漠
代表了上層階級的朴家,沉浸在寧靜祥和的新貴生活中,完全看不到外面危險四伏的真實人生。
從金基宇偽裝成高材生進入朴家開始,朴家的服務人員在短時間內換了四個。無論是朴社長,還是朴太太,對一切竟都沒有任何防備心。
觀眾或許很疑惑:富人這麼單純嗎?
朴家不是單純,他們沒有意識到騙局,是出於上流社會的傲慢與無視。
他們自認為高高在上,以為一切盡在自己掌控之中,從未懷疑過這是個連環騙局。
只有窮人才會處處提防懷疑。他們身處劣勢,沒有安全感,才會對一切都充滿防備。
而且從始至終,朴社長和太太都不屑於了解底層階級的生活。他們所在意的,只是維持他們上流社會的生活品質。
朴社長的眼裡只有服務,他一再提醒下人要注意分寸,還悄悄用快要溢出的咖啡來測試司機的技術
在朴社長眼裡,分寸和界限至關重要,他與僕人必須時刻保持足夠的階級距離;
金基婷遇刺將死之時,朴社長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兒子,還讓金基澤拋下女兒送他去醫院;
當舊管家丈夫倒在血泊中,朴社長去翻他身下的車鑰匙,根本不管地上躺著的人在垂死掙扎。
「善良單純」的朴太太,也對底層人民滿不在乎。
當朴太太以為舊管家有肺結核的時候,她不關心對方病情,更忘記了管家多年來盡心盡責,只想第一時間辭退她。
暴雨讓底層人民流離失所,但朴太太腦子裡想的,卻是「多虧昨天把雨都下完了」,這樣她才能辦露天派對。
底層階級的虱子:欺騙與算計
在電影里,窮人的活命哲學就是不斷欺騙算計,踩著別人往上爬。
金家為了進入朴家,偽造了學歷身份;他們讓無辜的年輕司機和勤勞的舊管家失去工作;甚至為了掩蓋真相,金基礎宇還想去殺了舊管家夫妻。
忠淑覺得:富人之所以看著善良,是因為有錢——
「如果我有這些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
但是當她已經成功寄生朴家時,狗狗來吃東西的時候,她直接把狗一腳踢走;當她發現地下室的秘密後,儘管舊管家跪下苦苦哀求,她依然要報警讓對方走投無路。
她在擺脫底層階級時,並沒有表現出她以為的善良。相反的,她欺凌了階層要低於她的動物和人。
窮人與富人呆久了,會產生「我也是富人」的假象。
就像電影里他們說的:「我們就該過這樣的生活對吧?」
這讓我想起來《紅樓夢》里有一回,賈寶玉去丫鬟襲人家做客,襲人是這麼招待的:
「……一面將自己的坐褥拿了……用自己的腳爐墊了腳……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放與寶玉懷內……然後將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與寶玉。」
襲人在賈府即使是做丫鬟,吃穿用度也比母親兄長高級。所以寶玉在她家,樣樣東西都得用她的。
襲人的母兄想把她贖出來,但是襲人哭鬧不依——
「至死也不回去的。」
寧肯在富貴人家當丫鬟,也不回自己家做主人,為什麼?
因為她習慣了精緻奢靡的生活。即使富貴不是自己的,但是主人吃肉,自己總能喝到肉湯,就容易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誤以為自己也是高人一等了。
在這部電影里,上層社會不關心下層人民的死活;下層社會的人很快也忘記來處,欺凌比自己弱勢的群體。
每個人的人性里都有黑暗面,但又不是大惡不赦的惡人。富人有他們死守的上層形象,窮人有他們下層的活命哲學。每個人都結局悲慘,但他們又都是這場悲劇的助力者。
04
階層躍升真的不可能實現麼?
儘管在電影里,階級的對立碰撞釀造了四死一傷的慘案,但這個對立,不是階級碰撞時的唯一出路。
朴社長批判金基澤身上的味道時,提過「好久沒坐地鐵了」。這個細節正是暗示了他曾經也是普通階級里的一員,後來才躍升到了上流社會。
那金家的命運將會如何呢?會像金基宇幻想的那樣,住進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嗎?
導演奉俊昊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他把一切判斷留給了觀眾。
許多人在影片里讀到了現實社會的無力感,看完後只覺得「喪」。
但是我覺得,金家往上躍升階級,是有可能的。
這個可能性,在於兒子金基宇未來的表現。
金基宇和妹妹都給朴家做了家教,憑藉豐厚的報酬,他們家很快就可以搬出半地下室。即使不能大富大貴,但是一家四口也將會其樂融融,這本來就已經是一個階級上升。
導演在採訪中說過:
「尊德守禮成為一道準繩,讓人思考是將彼此劃為寄生蟲,抑或是建立良好的共生關係。」
金家與朴家原本是可以良好共存的,但是慾望使人昏聵膨脹。
嘗到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過上好生活的甜頭,金家不再滿足於此,他們要越過邊界,與宿主同起同坐。
金家四口裡面,慾望最膨脹的是兒子金基宇。他很聰明,有計劃,深諳富人心理,其實有能力有機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個老實孩子。他一出場,就牢牢得把學生朴多慧吸引住,一心想要上演與富家小姐戀愛的窮小子逆襲的戲碼。
他愛多慧嗎?我看沒有。
他在雨夜偷偷拿出多慧的日記,和家人偷看多慧的隱私;他試圖一直欺騙多慧,連「找演員代替爸媽」的劇情都已經想好了。
他愛的,是多慧身上的金錢和地位。
想要賺錢,他偽造了大學學歷;
想要寄生,他偽造了家人的身份;
他誘惑多慧這個戀愛腦,幻想自己成為下一個男主人;
想要維持騙局,他第一反應是殺掉地下室里的舊管家夫妻。
金基宇被慾望吞噬,不斷投機取巧,坑害無辜的人,才導致他們一家四口走上了不歸路。
這讓我想起來《千與千尋》裡面的無臉男,慾望吞噬了人心,他停不下來。
地下室被水淹了的時候,他奮不顧身的去找那個象徵財運的石頭。諷刺的是,那塊石頭飄起來了,原來是個十足的假貨。
當金基澤問兒子為何一直抱著石頭時,基宇回答:
「不是我抱著它,而是它一直纏著我。」
真的是這樣嗎?究竟是誰抱著誰,誰纏上誰,他早已分不清了。最後他想用石頭砸死舊管家丈夫,卻差點被對方砸死。
慾望從石頭開始,又止步於石頭。用虛假換來的,終歸於虛無。
人要克制慾望,不被貪慾裹挾。
人生本來就不容易,人人都不容易。貧窮不是害人的藉口,害人不是致富的手段。一個人想要堂堂正正的走在陽光里,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走得正,才能走得遠。
有慾望是好的,慾望是人進步的動力。但是慾望如同黑洞一樣,永遠填不滿。必須學會克制,才能不被慾望的黑洞裹挾,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想要變得更好,最快的捷徑其實是腳踏實地。
我們現實中,像金基宇這樣喜歡耍小聰明的人,比比皆是。
為什麼老祖宗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因為太多聰明的人,喜歡像金基宇一樣投機取巧。少走彎路是好的,但不能凡事都靠走捷徑。害人不淺的捷徑,走多了就會摔跟斗。
一個人若想有所成就,不光靠先天的小聰明,更多的還是靠後天的努力。人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一口氣想跳到金字塔的塔尖,會摔得很慘。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踏實。
都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想要有更高的階級和地位,你得先磨練出那個本事,得有那樣的德行。
在我心裡,好電影的一個標準就是:它沒有明確的結局,它的結局永遠開放給觀眾。
有人覺得階級徹底固化了,金家永無出頭之路,OK沒問題;我覺得只要金基宇擺正位置,努力向前,金家可以躍升,一切還有可能。不管各方觀眾怎麼想,電影都給了我們足夠的支撐,讓雙方都有說服力。
戲場落幕,你走出影院,收拾好情緒,走入現實人生。
你相信的故事,就是你的選擇。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