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許多水果皆已進入了最佳採摘時節,雅安市石棉縣的枇杷也迎來了豐收期,5月14日,記者來到石棉縣,參加由石棉縣委宣傳部主辦的石棉枇杷主題宣傳活動,放眼望去,一棵棵枇杷樹枝繁葉茂,而果農們則忙著採摘、包裝、發運,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據石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羅華介紹,石棉縣是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野生枇杷資源豐富,是優質枇杷生產的最適宜區。石棉縣枇杷栽培歷史悠久,栽培面積達5萬畝,全縣主要在海拔1200~1600米範圍內種植,分布在豐樂鄉、美羅鎮、迎政鄉和永和鄉等11個鄉鎮(街道)。
石棉枇杷栽植品種主要為大五星,果實大、果粉多、皮薄、果肉厚、汁多、細嫩、風味濃郁,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於等於14.6%,是枇杷中的上品。成熟時間分梯次從4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2020年預計枇杷產量達2.05萬噸,產值達3億元以上。枇杷產業的發展逐漸鼓脹果農的腰包,成為脫貧攻堅的又一「金色希望」。
近年來,石棉縣還通過與四川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合作,推行標準化栽培管理,果園標準化程度居全省之首,已建成「萬畝億元示範區」。石棉枇杷先後榮獲「中華名果」、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 、「國家地理標誌(原產地)證明商標」稱號。如今,全縣已成立枇杷專業合作社16個、龍頭企業1家。
石棉縣迎政鄉黨委副書記李紀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迎政鄉黨委政府在新村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在全村範圍內推廣葡萄種植,不僅助力貧困戶脫貧,也讓廣大農戶增收。
三索窩,是新民村的地名。早在2016年12月,「三索窩」景區就成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形成了以「飲神泉、觀神樹、享垂釣、品金果」為主的鄉村旅遊特色文化品牌。迎政鄉利用這些優勢和區域優勢,積極打造「湖邊經濟」和「路邊經濟」,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引導村民建起鄉村度假旅遊農家樂,有效促進了全鄉第三產業良性持續發展。
如今,除了拓展鮮果銷售渠道,石棉縣還建起了枇杷膏加工廠,通過延長產業鏈,輻射帶動新民村乃至全縣枇杷產業深加工,拓寬廣大果農銷售渠道,進一步打響石棉枇杷產業知名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BWG3IBiuFnsJQVr_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