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一位27歲血癌患者的自白
我不是標題黨,是在用血的事實說話。我27歲,患上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俗稱血癌。
我這個病是10萬分之0.67的發病率,發病不超過3個月就可能掛了,臨床生存率一年多。前幾年去世的演員徐婷、「成都最帥交警」秦思瀚,按照我網上查到的資料了解,應該都是這個病。
※ 1.壓力大,焦慮到失眠
※ 2.吃飯基本靠外賣湊合
※ 3.經常晚睡、失眠熬夜
我想我的懶,讓我身體內的癌症基因天時地利,電光火石的激活了。
28歲金融美女患淋巴癌
她在上海金融行業工作,大約一個月前查出了癌症,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罕見的淋巴癌。
短短 21 天的治療里,她就經歷了口腔黏膜脫落、發燒脾虛、浮腫膝蓋劇痛的感覺、手和臉失去知覺等常人無法體會的感覺。
她開始用思維導圖記錄自己的抗癌過程,分享自救指南。
23歲江蘇男孩胃癌晚期
23歲的小華,他參加工作三年,幾乎每兩天就去吃一次宵夜,用啤酒、燒烤、油膩飯局建立起了良好的「革命友情」,但胡吃海喝也終於把自己的胃搞垮了。
一直喝到胃吐血,他才去醫院檢查,化驗單上赫然寫著四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大字:胃癌晚期。
印象中,癌症是一個離年輕人很遙遠的詞彙,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90後突然患癌。
《2018年全國癌症數據報告》顯示:
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也就是說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每年新增30萬年輕的癌症病人,年輕人群中癌症的發病率增加了近八成。
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都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 癌症越來越年輕化。用透支生命打拚來的事業有成,真的買不了健康這張單。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6個全球癌症相關情況你需要知道!
01煙草導致的可預防癌症死亡比任何其他危險因素都多。
僅2017年,吸煙就導致了全球230萬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4%。全世界仍然有11億煙民。
下圖顏色越深,吸煙率越高。上半部分為男性;下半部分為女性,女性吸煙要比男性少很多。
02幽門螺桿菌、HPV等感染性病原體估計與全球新癌症病例的15%有關。
雖然感染性病原體估計與全球所有新癌症病例的15%有關,但這一比例的差異很大,從許多極高收入國家的約4%,到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50%以上。
四種主要的傳染源是:
幽門螺桿菌(Hp)
人乳頭瘤病毒(HPV)
B型肝炎病毒(HBV)
C型肝炎病毒(HCV)
03肥胖、超重與2012年全球成人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3.6%有關。
超重的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都在上升:2016年,肥胖者估計在18歲及以上男性中占39%,女性中占40%,5-18歲男孩中占27%,女孩中占24%。
大量含糖飲料和久坐行為(包括坐在螢幕前的時間)會增加體重過重的風險。
04酒精與全球所有癌症死亡的4.2%有關。
酒精與全球所有癌症死亡的4.2%有關,各國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下圖顯示酒精相關的癌症死亡,顏色越深,比例越高。
05每年,室外空氣污染導致超過50萬人因肺癌死亡。
在中低收入國家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室外空氣污染水平特別高。
柴油機尾氣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肺致癌物,它會加重室外空氣污染,還是一種職業性肺致癌物。
06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
乳腺癌是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幾乎占女性新發癌症病例的四分之一。
高收入國家女性患乳腺癌的終生風險可能是低收入國家女性的3倍。
避開5大致癌因素
《柳葉刀·全球健康》發布了一項研究,總結了與我們常見癌有相關性的致癌風險的因素,一共23種,我們把它們分為了5類。而做好這些預防,每年可避免100萬餘人死於癌症。
行為因素(4種)
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鍊
飲食因素(7種)
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鈣
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製品、腌菜
代謝因素(2種)
體重超重、糖尿病
環境因素(2種)
PM2.5污染、紫外線輻射
感染因素(8種)
幽門螺桿菌、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人類皰疹病毒(EB病毒)、人乳頭瘤病毒(HPV)、華支睪吸蟲、人類皰疹病毒8型(HHV-8)
1. 戒煙戒酒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的致癌物清單中,煙草被列為一類致癌。吸煙、二手煙、三手煙都有害健康。此外,為了預防癌症,最好不要飲酒。
2. 每天至少鍛鍊30分鐘
成年人每周至少應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每天最好有30分鐘以上。
中等強度運動指的是讓你的心率提高到最大心率的60%-75%左右的運動。而計算一個人的最大心率,可以用「220-年齡」這麼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大致估算。
3. 少吃加工肉製品,多吃果蔬
限制紅肉和加工類的肉製品:每周攝入紅肉不超過三份,所謂三份大約相當於350至500克重熟紅肉。500克熟紅肉大概相當於700-750克生肉。
適當增加果蔬和穀物的攝入: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優先選擇全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平時可把三分之一的精米白面換成全穀物粗糧,如燕麥、小米、黑豆等。
4. 保持健康的體重和腰圍
體重最好保持在標準BMI(身體質量指數)內,即18.5~24.9。男性腰圍要控制在90厘米以內;女性腰圍不應該超過80厘米。
5. 防好各類病毒細菌感染
宮頸癌——HPV人體乳頭狀瘤病毒
接種HPV疫苗、注意個人衛生、注意性生活衛生。有過性行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篩查。
胃癌——幽門螺旋桿菌
餐前要洗手,儘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養幼兒。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經常消毒。如果出現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狀的患者,應做胃鏡和hp感染篩查。
肝癌——B肝和C肝病毒、肝吸蟲
接種B肝C肝疫苗;在獻血或輸血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做好婚檢孕檢;少吃生的淡水魚蝦;高危人群要篩查B肝、C肝。
鼻咽癌——EB病毒
接種EB疫苗,注意避免口對口傳播和噴嚏飛沫傳播。
6. 減少PM2.5
霧霾出門戴口罩:霧霾天建議出門帶好PM2.5防護口罩,家中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平時建議多綠色出行,保護環境。
不在室內吸煙:辦公室里有人抽煙時,會達到嚴重污染級別!
做飯要用抽油煙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