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3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2020-07-20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7月第3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TOP9中烹協:餐飲市場經濟逐步復甦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6月全國餐飲收入14609億元,同比下降32.8%。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餐飲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紮實推進復工復產,餐飲市場經濟正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

隨著國內旅遊市場全面重啟,將會帶動餐飲市場進一步復甦回暖,同時也給餐飲企業特別是景區餐飲企業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餐飲企業要堅持將各項防疫工作常態化,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重點環節食品安全自查。

TOP8用「瘦肉精」喂牛 吉林永吉一養殖戶獲刑六個月

近日,吉林省永吉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關於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劉某龍在口前鎮太平莊村開辦一肉牛養殖場。

2019年10月,為提高經濟效益,劉某龍在明知飼養牛禁止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瘦肉精」的情況下,給一頭欲出售肉牛的飼料中摻入「瘦肉精」喂食。11月20日,劉某龍被查獲歸案。經檢測,肉牛尿液中檢出鹽酸克倫特羅,劉某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事後,有關部門對食用「瘦肉精」的肉牛和剩餘「瘦肉精」添加劑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永吉法院依法審理了此案,認為公訴機關指控成立、證據充足,以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劉某龍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

TOP7小龍坎一門店兩年制售2噸地溝油

近日,陝西榆林榆陽區法院一份判決書再次將「小龍坎」火鍋送上熱搜。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連鎖火鍋小龍坎在陝西榆林的一家加盟店,在2017年至2019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地溝油2噸多。

蘇某濤等5人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到2年4個月不等,並處罰金2萬元到17萬元。

7月13日,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微博@小龍坎老火鍋發布聲明,稱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小龍坎在2019年已配合事發當地部門處理了此類事件,並稱餐飲品牌連鎖加盟管理道阻且長。

TOP6我國農產品供給總體平穩 下半年糧菜肉有保障

近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夏糧已獲豐收,稻穀、小麥庫存充足,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紮實推進,再加上國際多數大宗農產品供給總體充足、價格低位運行,下半年保持農產品市場總體穩定的基礎和條件較好,吃糧吃菜吃肉總體是有保障的。

TOP5兩部門明確提高生鮮乳質量水平

7月13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在奶業振興和畜牧業轉型升級方面,支持建設優質苜蓿生產基地,降低奶牛養殖飼喂成本,提高生鮮乳質量水平。

在內蒙古、四川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使用良種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肉牛養殖場(小區、戶),以及存欄能繁母羊、氂牛能繁母牛養殖戶進行補助。

TOP4儲備玉米變篩糠?中儲糧公布調查結果稱各項檢測指標符合標準

針對近日網絡視頻質疑的儲備玉米存在「水泡糧」「篩下物」等問題,中儲糧派出調查組趕赴當地開展調查,有關部門全程督導。

7月14日晚,中儲糧公布調查結果顯示,經初步核查,視頻反映的這批玉米數量質量問題與事實基本不符,倉內個別點位的質量問題不代表整倉玉米質量狀況。

經第三方檢測,色澤氣味正常,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等各項檢測質量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質量要求,與該批玉米提報拍賣標的時的質量指標基本一致。經對該貨位剩餘玉米進行核查,數量帳實相符。

TOP3 3·15晚會曝光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 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

7月16日,據「央視3·15晚會」報道,漢堡王在南昌的一家餐廳當班經理髮現麵包到期後,吩咐員工更換標籤。第二天,這批過了保質期的麵包被陸續拿出來,做成漢堡賣給了顧客。即便到了食物容易發霉變質的夏天,保質期照改不誤。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籤,延長保質期。

對此,漢堡王中國回應,已經關注到央視3·15晚會提及的江西南昌漢堡王餐廳管理問題的報道。漢堡王中國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對這些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

聲明稱,報道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廳隸屬於同一家加盟商,這幾家餐廳的行為與漢堡王「顧客為王」的企業宗旨嚴重背離,是公司管理的失誤。漢堡王中國將全力配合政府部門進行調查,對該事件進行嚴肅處理並引以為戒。

TOP2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禁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15日表示,根據中央總體部署,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經按期實現全面禁捕,從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

2019年以來,農村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沿江省市,制定實施方案,強化政策措施,建立協調機制,穩步推進漁船退捕和漁民安置保障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目前,各地已累計退捕漁船近8萬艘,漁民近10萬人,上海、江西、雲南等省市已提前完成退捕或將退捕漁船提前封存。

TOP1農業農村部下發緊急通知 開展海參養殖違法違規用藥專項整治行動

7月16日,央視「3·15晚會」曝光山東即墨海參養殖業戶在養殖前清理池塘時違規使用敵敵畏和個別農資店無證經營獸藥等問題。

農業農村部、山東省委省政府隨即做出部署安排,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連夜行動,會同當地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對違規使用農藥清理養殖池塘、無證經營獸藥等行為進行現場勘查,調查取證,並印發了《關於針對「315」晚會曝光問題全面開展海參養殖排查整治的緊急通知》,部署開展整治行動。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7月17日至8月31日的專項整治行動中,對海參養殖使用敵敵畏等農藥、孔雀石綠等禁用藥、氧氟沙星等停用藥和假、劣獸藥,以及無證經營獸藥、銷售原料藥給養殖者和銷售假、劣獸藥等行為,進行拉網式、全覆蓋的摸底清查。

內容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zzbXMBnkjnB-0zYp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