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台
一、防治時間不當。如有些農藥使用時要求趁露水未乾時使用,以增強藥液在作物體表的吸附性;有的人不顧用藥環境、用藥時間,主觀盲目亂用藥。
二、不看清使用說明,隨意增減濃度。憑老經驗用藥,殊不知濃度高了提高成本,造成浪費,太高了還會產生藥害,造成環境污染;濃度低了又達不到殺滅病蟲的目的。
三、藥沒有打到作物要害部位。因病蟲而異,有的濃度須噴施到基部、莖部、葉部或頂部(心葉里)、或毒土根外撒施等,必須對症下藥,對「位」下藥。
四、使用失效農藥。農藥久置會導致揮發、變質、失效(分層、沉澱等),降低藥效。揮發性強的農藥尤其如此。亞胺硫磷久置結晶出來,使用時須使晶體溶解後再用。敵敵畏必須在陰涼,乾燥、密封條件下保存,且不宜久置。保存農藥時有人不注意這一點;不能一次用完的農藥,甚至噴至中途把藥液擱在噴霧器里隔幾天後又用,影響了藥效。
五、病蟲藥劑不分,張冠李戴。以殺蟲劑治菌、殺菌劑治蟲,用防治某病(或蟲)的藥劑來防治另一種對其無效的病蟲的例子也有不少。
六、不分作物使用藥劑。有的藥劑只適用於某種或幾種作物,如亂用在其他作物上,有可能無效果,敏感作物還會產生藥害,殘毒等。敵敵畏對瓜、豆等易產生藥害,儘量不用或慎用,也可改用其他藥種。
七、盲目混配。不懂農藥的理化性質,盲目復配、混用以求兼治多種病蟲,結果把互相干擾各自效應或能起反應的幾種藥劑混配在一起使用。如多菌靈不能與銅製劑混用;西維因不宜與鹼性農藥和化肥混用;殺蟲脒不宜與鹼性農藥混用等等。
八、掌握不好防治適期和防治標準。不懂病蟲害消長規律,見蟲就打,見病就噴的現象仍較普遍。打早了,病蟲情況還未穩定下來,藥效過了病蟲又發展起來,打遲了一時又難以控制或造成一定的損失。
九、重蟲輕病現象。蟲吃莊稼時可見,但病的危害就不如蟲直觀,防治中往往顧此失彼,顧蟲失病。
十、長期單一用藥,致使病蟲產生抗性。一地、一茬、一作物、一病蟲,不宜長期套用一種(類)農藥,否則病蟲易產生抗性。如多菌靈,必須與其他農藥混用或輪換使用,才能克服「抗藥性」弊端,提高防效。
農藥使用常見八大誤區
誤區一:配置農藥時,想怎麼配就怎麼配
在實際摻混農藥勾兌時,操作不科學。如:將幾種農藥摻混時,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先將幾種藥劑一次性倒入噴霧器中,然後再加水。
正確的做法:在藥劑倒入噴霧器以前,先將噴霧器中加入適量水,再將要勾兌的藥劑依次倒入容器、用水沖釋,而大多數農民為了省事,往往將所有藥劑一次倒入容器,並一次用水沖釋。
誤區二:二次稀釋沒用
很多農藥在使用過程中,要求二次稀釋,而大多數種植戶都是圖省事將藥劑直接倒入噴霧器加水稀釋,常造成濃度不均。
誤區三:只要不是下雨天就可以噴藥
1、宜在無雨、3級風以下天氣施藥,必須順風噴施農藥。
2、夏季高溫季節噴施農藥,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後進行,中午不能噴藥,施藥人員每天噴藥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
誤區四:未按說明施藥
配置農藥全憑自我感覺,未嚴格掌握用藥量。農藥標籤或說明書上推薦用藥量一般都是經過反覆試驗才確定下來的,使用中不得隨意加大施藥劑量或改變施藥方法。
誤區五:任何時期用藥都可以
不同發育階段的病、蟲、草害對農藥的抗藥力不同。應該提前預防,而很多種植戶在蟲害發生後再來噴藥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心中可能還有個感覺是藥不行。
在蟲害方面,一般3齡前幼蟲抗藥力弱,提倡3齡前用藥,效果較好。在病害方面,病原菌休眠孢子抗藥力強,孢子萌發時抗藥力減弱。在草害方面,雜草在萌芽和初生階段,對藥劑較敏感,以後隨著生長抗藥力逐漸增強。必須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保證農產品採收上市時農藥殘留不超標。
誤區六:認為噴藥葉片正面和背面一個樣
1、植物葉背細胞組織疏鬆,自然孔口多,而葉片表面具有角質層,孔口少病菌難以侵入。
2、葉面受陽光直射,葉片表面溫度高,濕度小,不利於細菌侵入;相反葉片背面溫度和濕度環境適合病菌繁殖。
因此,噴藥時使用上噴的方法重噴葉片背面,同時下落的農藥霧滴也能很好的落到葉片正面,如此不留防治區域死角,做到不重噴不漏噴,以保證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誤區七:進口的藥就是好藥
其實不然,農藥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抗藥性,如果一個地區長期單獨使用一種農藥,那麼就會加重該地區的抗藥性,所以我們在使用農藥時,一定要合理輪換,一個地區要使用不同種類的農藥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從而提高每一種農藥的使用壽命。堅持輪換使用農藥,也能夠減少有害生物抗藥性的產生。
誤區八:除了酸性和鹼性農藥不能復配,其他都可以
混用農藥復配、混用農藥時,必須遵循的原則: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農藥在混合後不會出現化學變化,如果是出現化學變化的話,說明這些農藥是不可以調兌使用的,因為出現化學反應,就會產生有害物質,造成藥害。像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菊酯類殺蟲劑和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殺菌劑均對鹼性條件較敏感,不能與鹼性農藥或物質混用。有機硫殺菌劑大多對酸性比較敏感,不能與酸性農藥混用。
上述因素是防治效果差,防效不顯著的最重要、最常見、也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原因。因此,講求科學、準確地使用農藥,取得預期的效果,必須系統學習植物保護知識,用前讀懂使用說明,對使用濃度、施藥適期、防治對象、適用作物及其具體施藥操作和方式等等事項都搞清楚,才能達到經濟、安全、高效的目的。
磷鉀源庫~食品級99.7%磷酸二氫鉀
提供專業權威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增甜、壯籽抗倒,抗病抗逆,作物增產法寶!
如需購買,請點擊下面的藍色文字「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