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張家界「最美女教師」,教過的孩子很多都考上了大學

2019-11-20     今日女報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供圖:受訪者

「我的孩子從小就沒有讓我太操心。」與現在每天和「熊孩子」鬥智斗勇到「懷疑人生」的父母不同,11月19日,李玉華回想起女兒朱玉慧蘭成長中的點滴,如此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玉華

李玉華是張家界市慈利縣第一中學的政治教研組組長,丈夫也在同一所學校任職。在爭取累累教學碩果的同時,李玉華沒有拉下對女兒的悉心教育,如今,不僅女兒成功考上北京大學,她還教育6個侄子女考上大學,而學校里的學生們也親切稱呼李玉華為「媽媽老師」。2019年,李玉華一家被評為湖南省「最美家庭」。

明天就要畢業了,「媽媽老師「與孩子們把教室打掃乾淨後一起留影

讓女兒學會自己判斷

「我應該算是放養孩子的家長。」45歲的李玉華和丈夫朱輝平同為慈利縣第一中學的教師,雖然工作繁忙,但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開始,李玉華就堅持親自教導孩子,從不假手他人。

「在我們初為人母人父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供我們學習。」李玉華說,第一次成為父母,她堅信「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應該有自己的空間」。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李玉華給予了女兒更多的空間,嘗試著和女兒平等對話。

李玉華記得,朱玉慧蘭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成績不是很理想,因為她對英語提不起太多的興趣。為此,李玉華特地趁女兒休息時,和她進行了一場談話,「我沒有告訴她必須要把英語學好,而是告訴她為什麼要學習英語」,並給她留了思考的時間,「然後,她自己就慢慢意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

「我們習慣讓女兒學會自己判斷。」李玉華告訴記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和朱輝平更習慣給孩子設置底線,而在底線內,女兒則需要自行判斷,「剛開始,她還小,就不太理解,但是後面我們說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了」。

而每每朱玉慧蘭告訴李玉華自己遇到的趣事時,李玉華也會停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傾聽,「不然下次她就不會再說了」。

言傳身教,為孩子塑造榜樣

因為教學任務的不同而導致工作時間不固定,李玉華和朱輝平約定好「誰有時間,誰就來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說好「如果兩人同時有事,絕不離開孩子太遠或者太久」,從而避免錯失孩子的成長過程。而一旦有時間,李玉華和朱輝平就會陪著女兒,「閱讀、鍛鍊身體和旅遊是我們家必須要做的三件事」。

李玉華從小就喜歡讀書,工作後一有空閒,就會拿出一本書來看。小小的朱玉慧蘭看著媽媽讀書的樣子,就會上前詢問,然後開始學習媽媽的做法,並喜歡上了閱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朱玉慧蘭逐漸開始和父母討論書中的世界,「我們喜歡討論余秋雨的文章」,也會將覺得不錯的書籍推薦給父母。

假期,李玉華帶著家人參觀毛澤東銅像廣場。

因為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玉華和朱輝平會經常帶著孩子出去遊玩,而在旅遊的過程中,余秋雨描述各地的文字則成為了一家三口討論的重點。

因此,朱玉慧蘭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很受同學和老師的信任,擔任過班長、學生會幹部,還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如今,朱玉慧蘭在北京大學就讀,「學校和專業都是她自己選擇的」。

朱玉慧蘭在北京大學參加本科新生黨員培訓班。

被學生稱為「媽媽老師」

李玉華教育女兒的成功經驗是可以複製的。

因為兄弟姐妹在外打工,李玉華的6個侄子女幾乎和朱玉慧蘭一起長大。李玉華待這些孩子如同自己的女兒一樣,這些孩子也紛紛考入了大學。

而從1996年教學至今,李玉華已經送走了多屆高中學生,也將自己教育女兒的經驗帶到了班上。

「我願意和學生們平等交流。」李玉華表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了解世界,但是了解的程度還不夠高,為了不讓孩子們在這過程中做出錯誤的事情,她格外關注孩子們的情緒。

「我不會特意將他們叫到辦公室進行詢問。」當看到班上有孩子的情緒出現異常的時候,李玉華會假裝隨意和孩子聊天,「不經意間的聊天中,孩子就會將問題或困惑說出來」。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李玉華也不會一竿子打死,而是針對學生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進行自我判斷。

除此之外,李玉華還會趁著節假日期間,將留在學校的留守孩子們叫到家裡吃飯,「滿足孩子們過節團聚的期盼」。學生有進步時,她會以贈書贈言來鼓勵,她班上幾乎每個學生都有她贈送的書籍。「我教過的孩子很多都考上了大學」。

現在,李玉華已經成為了孩子們尊敬的一個「朋友」,被學生稱為「媽媽老師」。她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備課組組長」、「優秀班主任」,2017年還被評為張家界「最美女教師」。

小編:喜之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2Fim4BMH2_cNUg4k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