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人|30年如一日照顧失明岳母,三水好女婿被贊比親兒還親!

2019-08-20     文明三水

在樂平鎮黃塘村委會下村,剛忙完農作的錢永權夫妻倆趕緊洗腳上田回家,到離家幾米遠的祖屋,給臥床失明的母親喂食、擦拭身體。這是錢永權夫妻倆的每日日常。

自30多年前開始,女婿錢永權與妻子承擔起了照料岳母的責任,對老人噓寒問暖,為老人遍訪醫生治療老人疾病。錢永權不僅照顧自家父母,更定期探訪獨居老人,是村裡老人們稱讚的孝順「兒子」。在錢永權夫妻兩人的言傳身教下,錢永權一家人形成了孝老愛親的好家風,後輩學習長輩的好品德。

孝順女婿勝似兒,

照顧岳母細緻入微

30多年前,錢永權與妻子梁秀英結婚。梁秀英來自單親家庭,岳母唐鳳環早年因意外而失明,照顧唐鳳環的責任落在了錢永權夫妻倆身上。在岳母唐鳳環眼裡,女婿錢永權勝似親兒。

錢永權夫妻倆對唐鳳環噓寒問暖從未間斷。多年來,他謝絕了親友們外出務工的邀請,堅持留守在村裡種田養魚,只為了親力親為贍養、照顧老人。妻子腰不好,他幾乎承擔起養家和護理岳母的全部職責。

錢永權給岳母喂飯,三十年如一日照顧岳母。

自2015年以來,唐鳳環身體越來越差,小毛病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照料,錢永權把岳母接到了身邊照顧,讓岳母住在離家幾米遠的祖屋裡。「因為失明,她經常摔倒,把她接到身邊照顧,讓她住得安全舒適點。」每日往返三趟,錢永權夫妻倆為老人洗手洗臉擦身子、穿衣梳頭、揉肩捶背、陪伴喂食。

「丈夫做很多事都比我細緻。」梁秀英回憶,有一回,唐鳳環心臟出問題,連續一個月,錢永權開著小摩托載岳母到醫院複診治療,每日往返於蘆苞、樂平,即使雨天也不遺餘力。

老人久病臥床,常發牢騷,脾氣見長,錢永權總會體諒,以加倍耐心悉心照顧老人。在錢永權看來,岳母的牢騷是希望孩子們多關注她,哄一哄就好了。

在唐鳳環10多平的房間裡,有一處角落放著救心丹、安宮牛黃丸等各類藥瓶,僅僅一粒安宮牛黃丸就高達500多元。「再貴也得賣,再難也要照顧。」錢永權說,80多歲的岳母有各種老毛病,備著急救藥物以防不時之需,為她爭取更多救援時間。

言傳身教傳美德,

孝老愛親成家風

在黃塘下村,錢永權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也是人人稱讚的老黨員、好乾部。20年來,錢永權連續高票連任村民小組長,在村裡總能看到他為村裡老人家忙裡忙外的身影。

錢永權夫妻倆不僅孝順自家老人,也時常關心村裡老人,定期探訪獨居老人。每逢重陽節等節慶日,他聯合鄉賢,為村中的老人送上節日慰問。錢永權說,年輕人都在外打拚賺錢,儘自己綿薄之力關懷留守老人,讓他們晚年過得開心點,讓年輕人在外無後顧之憂。

梁秀英為臥床母親擦拭身體。

錢永權夫妻倆孝老愛親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輩。錢永權的女兒錢麗珊外嫁到南海丹灶,看著年邁的父母操勞農作、照料外婆,與丈夫商量後毅然搬回到村裡住,減輕父母的壓力。錢麗珊丈夫每日往返在三水、南海兩地,為妻子「搭把手」。

「小時候,我就看著爸媽照顧爺爺奶奶和外婆,對老人耐心十足。」錢麗珊認為,從父母身上看到,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的基本職責,這樣的傳統美德應該是每個家庭的家風。

錢永權一家孝順和睦,是鄰里所羨慕的家庭風氣。鄰居們都說,從未聽過錢永權一句怨言,一家人始終盡心盡力照顧老人。這般親力親為地照料老人實屬難得,也是很多家庭缺失的品德。

在錢永權一家的悉心關懷下,唐鳳環身體狀態維持較為穩定水平。錢永權說,只希望岳母身體健康,無病無痛地安享晚年,自己身體硬朗,繼續照顧她到老。

數據來源:佛山+

整理:文明三水微信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s2vmwBJleJMoPMQ9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