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媒:中國加快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測試工作

2020-04-30   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中東歐版記者羅德維、李靜編譯】據《蘇黎世新報》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數字人民幣首次測試將於5月開始》的文章稱,一年前,當美國臉書公司(Facebook)宣布啟動其數字加密貨幣「天秤座」(Libra)計劃時,中國就敲響了警鐘。 自2014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就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目前仍在研究和測試中。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PBoC)負責人最近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4月20日,北京,市民從中國人民銀行前經過。(圖片來源:中新社)

文章稱,2019年10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舉辦的聽證會上,Facebook公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表示,將推出的數字貨幣「天秤座」(Libra)會降低電子支付的成本,並向更多的人開放全球金融體系。同時他還表示,中國也在採取迅速動作,計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推出類似項目,如果美國不創新,美國的金融領導地位將難以保證。在金融市場的創新方面,中國政府也十分謹慎,有關數字貨幣的監管問題還在繼續研究中。目前,中國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和試驗將在「封閉環境」中進行,不會對相關機構產生任何影響。中國還尚未宣布推出數字人民幣的官方時間表。根據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年底前正式向公眾開放這種數字貨幣。

文章稱,最初有傳言稱中國將開發類似於比特幣的加密貨幣。但是,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放棄了這項計劃。同時,還強調央行的數字貨幣會比比特幣更加穩定。早在三年前,中國對加密貨幣就採取了禁止措施。當時,亞洲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市場。中國實施該禁令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人們擔心比特幣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已經開發了一個雙層系統。在第一層,數字貨幣發行給商業銀行。第二層是個人和企業間的數字貨幣交易及轉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Citic Securities)預計,在幾年內,數字貨幣的流通量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0億瑞士法郎,這將是現金持有量的八分之一左右。

文章稱,4月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已經在蘇州開始試點,蘇州市的相關行政單位員工已經在手機上安裝了數字錢包。5月將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一半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央行發布的數字貨幣和中國現在流行的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是不同的,後者屬於電子支付。央行發布的數字貨幣是指央行發布的,有具體的發行方。與電子支付相比,數字貨幣擁有很多優勢。數字貨幣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交付行為也能執行,匯款人和收款人只需將智慧型手機放在一起即可完成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