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退休地很關鍵,選對能讓你的養老金大幅提升

2019-07-25   勞資糾紛磚家

前言

哈嘍,小夥伴大家好,前段時間咱們分享了《速看,你的單位正在侵吞你的養老金》一文,受到大家很高的關注度,今天咱們再來分享點乾貨---選擇退休地很關鍵,它能讓你的養老金大幅提升。

一、啥叫退休地

退休地,顧名思義就是你最終辦理退休的地點。人生茫茫,生就為大事而起,故少時終日奔波勞累止老而歇。也就是說人一生很長,年輕時多會四處奔波,等年老了才安定下來。所以人不可能只是停留一個地方一輩子,那麼隨著工作地點的變動,社保繳納地也必然隨之變化。

二、退休地為啥會影響養老金?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來看一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1、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是由你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部分,它的金額是一定的(也就是說當你即將辦理退休時,它是一個定量),也就是說它並不會隨著退休地不同而發生改變。

那麼重點來了,為什麼我們還要選擇退休地呢?因為養老金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基礎養老金是會隨著退休地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這也就是咱們今天分享的重點。

2、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由於各省經濟發展狀況不同,人均消費水平不一樣。那麼導致不同的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你只要選擇退休前一年那個省平均工資高的地方退休就對了。另外,由於養老金每年都會調整,在哪退休將直接影響養老金後期的漲幅。雖然每年人社部都會公布全國的養老金平均上漲比例,但「平均」你懂的。具體漲多少還是由各省決定的,經濟好的地方當然就會漲幅多一點,不然趕不上當地的物價水平了。

綜上所述,我們明白一般情況下在經濟發達地區辦理退休養老金會稍高一些,但是問題在於能隨意選擇退休地點嗎?答案是:當然不能。哈哈。國家早有規定。

三、退休地選擇的條件

噹噹噹噹,照例祭出法律規定,依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勞動者退休地的選擇只有這麼幾個選項:

1、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其中有以下幾種情況:

1.1勞動者一直在戶籍所在地工作,達到法定退休條件的,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

1.2跨省就業,養老保險累計繳費達到15年,轉回戶籍所在地的,達到法定退休條件的,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

1.3跨省就業,在外工作期間,沒有一個地方養老保險繳費滿10年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將養老保險關係歸集到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也就是說你在省外多個地方工作沒有一個地方繳費滿10年的只能到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

註:前提是你工作時沒有將戶口轉移出來,這樣你退休時還能多一項選擇。

2、在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地區辦理退休。

跨省就業,並在繳費統籌區養老保險繳費滿10年的,可將其他地方的養老保險轉移到這裡,達到法定的退休條件,在這裡辦理退休。其中這條有這麼兩種情況:

2.1若你最後一個參保地沒有繳費滿10年,你可轉移至你上一個滿10年的地方退休。

2.2若你有多個參保地繳費滿10年的,原則上可自由選擇,但一般情況下會默認選離你最近一個滿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

Ps:如果你在兩個地區同時(同時間段)繳納過兩份社保,那麼辦理退休時你只能將其中一份保險退掉,因為退休時同時間段繳費是不能累計計算的。當然能退的錢,僅僅是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部分,也就是個人帳戶養老金,其它統籌的只能充公。所以,無特殊情況,建議不要在兩地重複繳費。

四、建議

綜上,選擇不同的退休地,是目前唯一一種有效提高退休金的方法(當然是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其它變量一定的情況下)。那麼建議如下:

1、如果你現在距法定退休年齡還有10年及其以上時間,那麼可到社平工資高的地方找工作並繳納社保滿10年或以靈活就業身份在這裡參保滿10年。

2、如果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也可以考慮退休前將戶口遷移至社平工資高的地區,不過一般情況下這種操作成本會很高。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分享,相信對大家會有幫助的,那就轉發、收藏備用吧。點關注,不迷路,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