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詩社】詩詠‖二十四節氣之十三「立秋」專輯

2020-08-09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野草詩社】詩詠‖二十四節氣之十三「立秋」專輯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 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炎炎夏日的火熱抵擋不了秋天的腳步, 在此之前,我們沉醉於草長鶯飛,映日荷塘,在此之後,我們禪定於朗月清輝,風霜高潔。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行走在立秋的節氣里,地上的風聲,也變得沉穩而多情,天上的明月,也變得清澈而純粹。蝶,穿越季節的風聲,抵達莊周的清夢;文人,筆蘸千古的月色,描摹不朽的秋情;農人,匆匆行走在春花秋實的路上,追尋五穀豐登。立秋的日子裡,播春者的步履更加匆匆,追夢者的目光更加深邃。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媚眼盈盈,詩情畫意。

——野草詩社

《沁園春·秋》

李文朝

一葉鑲黃,夏去秋來,金色盛裝。望漫山遍野,果實豐碩;連天接陌,五穀飄香。人影繁忙,農機轟響,催馬揚鞭競運糧。齊歡笑,飲豐收美酒,喜氣洋洋。 適逢皓月銀光。仲秋夜、團圓話語長。漸風輕雲淡,空高氣爽;藍天麗日,碧海澄江。楓樹更妝,菊花正望,萬里叢林舞彩裳。上極頂,祝年豐人壽,歲歲重陽。

十六字令·秋(三首)

李文朝(北京)

一、

,暑退天涼氣爽柔。層林染,爛漫競風流。

二、

,溢彩流光碩果稠。團圓夜,把酒慶豐收。

三、

,落木蕭蕭寸草休。心頭上,不料竟成愁。

【正宮.塞鴻秋】新秋

李福祥

金風初吻葡萄樹,梨香已漫林間路,核桃急破青皮肚,石榴笑擺花裙褲。疫魔儘管凶,洪怪雖然怖,果鮮果碩期無誤!

庚子立秋

李雪瑩(黑龍江)

寒蟬淒切莫言愁,依舊迎來庚子秋。

滾滾長江終入海,熙熙眾客又登樓。

漸黃主色田原染,猶綠稀顏嶺樹勾。

五穀飄香前景麗,山河處處展芳遒。

立秋感懷

嚴秋林(湖南)

花開花落又秋涼,兩鬢年深一鏡霜。

樂對朱顏隨日改,詩心不老醉斜陽。

立秋

張兆嵩(湖北)

炎天日暮喜風流,不覺紅塵入大秋。

楓嶺交橫雲影落,江波蕩漾月光浮。

寡歡彩蝶藏花樹,寂寞寒蟬鎖玉喉。

萬象同歸清靜處,來年火熱再從頭。

秋思(二首)

朱丹

其一

塞上楓林葉欲紅,九州異景略微同。

寒蟬嘈噪擾心夢,促織嘶鳴震耳聾。

北國疫情嘗未滅,華南澇害又相攻。

內憂外患難輕視,一掃金風百礙空。

其二

紫薇窗外蕊花紅,塘里荷殘托綠蓬。

暑熱連綿揮不盡,秋思斷續撓還空。

時危才識英雄本,國難方知勇士衷。

半百無妨聽母喚,願驅衰朽馭青驄。

採桑子·秋

李孟書 (湖北)

今朝烈日生羞面,堤岸山涼。

溪水流長。牆外黃花送野香。

東湖魚躍漣漪起,船映波光。

隨戲鴛鴦。驚起沙鴻萬里翔。

水調歌頭·立秋

劉存發

末伏不多日,暑氣苦難熬。天公似有憐意,遣將下重霄。電掣層雲閃爍,震響連聲霹靂,渫雨漫閒宵。敧枕覺涼爽,入夢也逍遙。

聽蛩唱,觀花謝,待寒潮。先秋落葉,驚擾抱枝蜩。一夕流年過半,好趁長風萬里,執槳盪蘭橈。玉露荷盤逸,銀髮鬢邊飄。

二十四節氣之十三 立秋

王文榮

寒蟬徹夜鳴高樹,暑氣彌天候大秋。

窗外梧桐聞鵲唱,金風調色染田疇。

庚子立秋感懷

徐首翔

梧桐一葉報新秋,頭枕清風入夢流。

瓜果飄香盈四野,稻禾結子醉雙眸。

蟬呼高柳催陽去,蛙鼓池塘迎月幽。

待到青山晨露起,千川紅遍賞神州。

十六字令·秋

於雲傑(黑龍江)

秋,楓葉飄飄紅滿丘。情何恨,露宿鳥無憂。

秋,雁自南飛水自流,殘陽外,夢斷古橋頭。

秋,唯有菊花亮眼眸,西風起,笑對雪方休。

十六字令 .秋(三首)

周發玲

秋,一葉初知風韻柔。詩情引,欲寄柳梢頭。

秋,老樹新蟬別恨愁。痴情引,欲把暑天留。

秋,皓月當空照酒樓。薰風引,欲上碧宵游。

立秋偶感(新韻)

周發玲

伏中暑未消,熱浪匯蟬謠。

碧芰托蓮子,澄溪淌木橋。

遠峰新景秀,橫陌霽光韶。

只待金風染,月前中聖邀。

立秋閒吟

霍慶來(河北)

炎風頻肆虐,節序已臨秋。

陌野青苗壯,荷塘翠蓋幽。

蟬嘶吟絕響,蛙噪釀新愁。

孰與同交臂,憑欄聽雁啾。

立秋閒吟

霍慶來(河北)

風吹葉落近新秋,翠黛蒼茫滿眼收。

甫聽蟬嘶情不已,又聞雁唳意難休。

駒光倏逝何羈挽,節序輪迴任逐流。

但約佳賓同一醉,登高望遠放歌喉。

立秋(新韻)

範文靜(曜閣)

中伏已過迎秋爽,水漸微涼葉漸黃。

芍藥睡蓮不再浪,桂花甜郁正瘋狂。

成事在秋

王國友(湖北)

無愧天天汗水流,風吹稻浪喜眉頭。

壟田已見高粱熟,夢裡欣聞白絮柔。

鯉躍龍門傳捷報,錢存金卡築層樓。

農夫不再愁溫飽,大地飛歌慶有收。

鷓鴣天·立秋

陳亞萍 (湖北)

果熟瓜鮮映碧流,風吹葉落近新秋。高蟬聒噪林難靜,曲徑清幽露更稠。

丹桂馥,紫薇柔。蘆花飛雪雁南啾。霜林又染橙紅色,稻菽撩詩伴酒酬。

狂 秋

曾海雄(湖南)

秋風秋雨碎秋涼,秋露秋霜葉草黃。

秋月秋雲秋氣爽,秋花秋菊聞秋香。

秋波秋水秋塘浪,秋色秋光醉眼盲。

秋季秋痴秋夜長,秋情秋意惹秋狂。

庚子立秋感懷

李國棟(黑龍江)

暑氣連天少,晨昏始覺秋。

蟬鳴高樹遠,蝶繞野花羞。

穩對新冠復,閒回美帝謀。

長河誰可阻!大世逐風流。

庚子立秋感賦

馮明勝(武漢黃陂)

黑蟬深樹叫聲稠,韻唱親吟暑氣秋。

萬里長江流入海,千人遠道笑登樓。

漸黃四野蒼煙繞,初白高天皓月浮。

金桂迎香前景靚,河山到處展芳遒。

立秋

王金(黑龍江)

翩翩一葉風吹落,時到立秋天漸涼。

曠野無花香盡去,亭園有草綠難長。

高溫淫雨雖消退,冠疫災情尚未央。

防控堅持常態化,寒冬過後又春光。

季逢立秋感懷

趙青山(吉林)

北國逢秋任燥深,交加雷雨灑甘霖。

青紗吐穗無邊畫,黑土生香滿地金。

千樹蟬鳴裝好夢,萬枝果脆潤身心。

朝暉鋪展康莊路,錦韻歡歌向遠岑。

立秋

趙麗萍 (吉林)

適才熱汗膩清妝,忽感金風過耳旁。

驟雨霽東看折木,出籬壟上助收糧。

日移伏暑塵埃遠,花墜蘭秋泥土香。

幾樹梧桐飄落葉,捲簾始覺夜初涼。

庚子立秋隨筆

封玉華(吉林)

四野芬芳熱浪浮,蟬鳴蛙鼓月光流。

田園滿地甜瓜脆,稻穀彎腰玉粒稠。

綠水退潮洪避夏,金風染色葉黃秋。

沉舟側畔開新運,麗日晴空豁遠眸。

庚子立秋

唐琢 (吉林)

漫道立秋逢暑伏,炎炎似火午驕陽。

抽雄玉米千疇綠,濯水芙蕖十里香。

杏李含情果先熟,蒹葭無意葉初黃。

閒庭獨坐觀星斗,團扇輕搖夜色涼。

訴衷情·游惠州西湖(宴殊體) 拈高字韻

田幸雲(湖北)

冥觀蘇士嶺南潮。冬柳浣清濤。當年幽夢何處?明月在青霄。

棲寺院,飲香醪。撰瓊瑤。迴腸盪氣,魂隱三州,情比天高。

註:三州,指惠州西湖、杭州西湖、穎州西湖,「東坡到處有西湖。」

立秋有感

文靜(株洲)

三天以後便新秋,殘暑蒸炎未肯休。

四季輪迴天註定,欣隨冷暖莫多愁。

紅楓

張連玉 (湖北)

靜待林英染赤時,深秋葉燦露華滋。

凌雲婀娜岩崖立,卷岸多姿脈絡奇。

誰說寒霜欲欺嶺,須從畫境興題詩。

漸聽翠絮輕言語,驚落飛虹一地思。

立秋

張連玉(湖北)

不是輕飄一葉愁,哪知夏日漸妝秋。

時光奔跑無情意,鬢角憑添幾縷憂。

似畫江南金谷垛,如詩寨北玉桃疇。

自然替換誰能阻,唯謝花箋浣碧流。

吟秋

駱琳玲(江西)

秋來夜漸長,曉露覆叢芳。

習習霜風起,綿綿暮雨涼。

東山楓葉醉,南畈稻田黃。

耕父殷勤捋,珍珠粒滿倉。

立秋

盧素蘭 (湖北)

秋回未感秋,炎氣不時浮。

蟬噪依然鬧,蛩吟仍沒休。

誰知風滌暑,豈覺夜涼幽。

田稻含漿滿,猶歡碩果稠。

立秋

范承東

莫道交秋悲寂寥,清風送爽勝春潮。

茫茫田野豐收望,把盞疏籬醉碧宵。

十六字令•秋

任勝利(滄州)

秋,碩果飄香五穀收。楓如火,吸引客回眸。

秋,宿雨瀟瀟下不休。西風緊 ,落葉自漂流。

秋,蕭瑟西風心上憂。征鴻去,一步一回頭。

山花子•秋景

張殿軍(內蒙)

滿目青黃景色幽,風吹葉落近新秋,田裡禾苗肥又壯,待豐收。

菡萏花開香碧日,池中綠水自輕柔,躲進涼亭尋鏡趣,影來留。

庚子立秋

蔣貴龍 (江西)

飛飄一葉已驚秋,滿目青山翠欲流。

三伏將臨涼漸至,半年已過事無憂。

南方九省平洪患,北斗三星耀宇球。

碧水青蓮多結子,小康實現心愿酬。

注:三伏在秋。三星:北斗三號衛星。

立秋

張明大 (湖南)

步入初秋日漸涼,群峰疊翠落枯黃。

窗前雅賞寬心月,巷內幽觀老酒坊。

五柳東籬描菊影,七星西域覽風光。

豐收在望金波稻,過了中元茂桂香。

立秋

王宣球(北京)

節已臨秋暑未消,蒸騰熱浪正陽驕。

新遼疾疫聞驚雨,江楚洪災可退潮。

濟濟長施恩澤降,蒼蒼一望彩雲飄。

金風庚子平安定,七夕空晴觀鵲橋。

立秋感懷

龍文斌 (湖南)

煙柳輕搖風送涼,漫山日漸染金黃。

弦琴待奏豐收曲,夢裡開顏共舉觴。

庚子立秋

王作民 (河北)

葉落無聲八月秋,西風掃面鬢霜收。

輪迴四季時光度,只是鼠年多感愁。

庚子立秋

吉世君(四川)

秋光冉冉勝春光,大地歡歌接艷陽。

北斗巡天驚昊宇,禹民治水伏洪浪。

新冠漸遁猙獰影,紫燕重臨吉瑞堂。

稻蕊迎風馨碧野,脫貧鼓樂繞康莊。

十六字令(新韻)四首

余先春(湖南)

。學子身宅家裡頭。佳音肦,惆悵在心頭。

秋,車站送行子淚流。雲天闊,書海盡遨遊。

秋,天氣還炎暑未休。涼風待,含笑皺眉收。

秋,五彩層林隱鷺鷗。長空碧,日暮又登樓。

庚子立秋

邊朝暉(河南永城)

夜雨添秋意,晨明不覺寒。

紅塵多少事,一笑付雲端。

秋雨

邊朝暉(河南永城)

柔絲萬縷情,落地潤苗輕。

久旱逢甘露,農民笑臉迎。

初秋觀景感懷

李茂發(湖南)

斜陽映榭樓,黃葉落枝頭。

南嶺鴻行遠,東坡草色休。

偶觀魚未壯,靜待水空流。

君莫徒悲戚,重來看晚秋。

立秋

鄧愛祥(湖南)

萬物何如勢漸收,寒蟬亦把暑歌留。

萋萋綠葉愁容露,卻是人間已立秋。

立秋吟

龔騰芳 (湖南)

節序輪迴喜立秋,涼風習習送仁柔。

寒來暑退長生伴,雨止雲開萬物收。

遠勢青苗香片片,近形翠麥燦悠悠。

神州已顯千般媚,再展輝煌綺夢酬。

古風•戲秋

鍾解平(湖南)

歲歲年年又立秋,秋風習習暑溫收。

秋高氣爽藍天美,秋色平分綠水柔。

一葉知秋猶是夢,三秋如隔更多愁。

秋波暗送雙雙戀,秋雨綿綿潤九州。

沁園春•秋

任勝利(河北)

涼意臨門,蛩韻幽幽,征雁行行。望園林內外,紅楓映日;村莊前後,黃菊飄香。冬棗張燈,棉花吐絮,絢麗多姿慶吉祥。抬頭看,有高粱舉火,點綴農莊。

田園如此風光,見無數農家收穫忙。引旅行記者,快門頻閃;寫生墨客,畫卷連張。賀喜鄉鄰 ,豐收農戶,祝願聲聲笑語揚。觀此景 ,縱文人雅士,怎賦詩章?

鷓鴣天.話立秋

曾卓標(廣東)

暑往秋來日漸涼,滿園碩果溢清香。

蟬聲唱醉枝頭月,蛙鼓鳴吟蓮子塘。

丹桂碧,菊花黃,梧桐葉落接重陽。

東籬又惹思親淚,夢寄南山憶故鄉。

立秋感懷

羅大立 (湖南)

時已夏懷秋,神馳心未籌。

回眸年過半,獨坐夜開頭。

始覺人愚鈍,猶疑酒賤愁。

聞風心切切,唯恐付東流。

立秋感懷

王宣中(北京)

玉膚淋雨透衣紗,流火茲晨飄遠涯。

松影南山迷客路,荷香西水到儂家。

商飈賦就天雲淡,秋色畫成星月斜。

不是不堪因寂寞,詩情彼此慕才華。

立秋感懷

張兵(湖南長沙)

一葉微風動,天涼已是秋。

登高閒燕語,把酒醉鄉愁。

雁字浮雲遠,江聲曉夢柔。

人生帆影過,莫忘水長流。

亂蟬嘶夏

肖北平(湖北)

烈日薰高熱,禾苗灼萎黃。

亂蟬嘶酷暑,枯柳怨驕陽。

伏汛輪番守,巡營未撤防。

抗洪持久戰,晝夜不停忙。

鷓鴣天•立秋有感

李守全(天津)

節令相催暑不憂,賞心游目欲何求?

遙天雁影白雲下,古岸蟬聲碧樹頭。

秋正客,夏休囚。蒸炎漸退熱東流。

稻風香送農家爽,豐碩果實入眼眸。

立秋感吟

劉激揚 (河北)

秋始虛煩少,蟬鳴壓軸歌。

山蒼融落日,雨細潤殘荷。

對鏡朱顏去,裁詩秀句多。

天高雲海淡,心曠靜無波。

憶秦娥 .庚子立秋有感

陶和平(湖南)

秋風烈,秋高氣爽懸明月。

懸明月,金稻翻滾,豐收時節。

三農穩定江山崛,強軍富國堅如鐵。

堅如鐵,演兵南海,威武傳捷。

詠秋老虎

鍾解平(湖南)

暑氣蒸騰盼立秋,焉知老虎更添愁。

蒼天沉悶風無影,大地迷茫雨斷流。

吠犬花叢蒙醉眼,鳴蟬樹上比歌喉。

田頭老伯須粘頰,廚下村姑汗若油。

立秋感懷

熊正明 (湖南)

蒸蒸暑氣尚無休,知了聲嘶叫立秋。

一任空調吟整日,奈何熱浪襲潭州。

農夫耕地衣裳濕,家圃澆園汗水流。

待到重陽金滿地,千歌萬曲唱豐收。

立秋(二首)

楊再利

完達山月欲吟秋,影入橫林澗水流。

我意聽蟬鳴夜色,荷風漸進暗香柔。

鍋盔山麓霧蒙蒙,月籠清溪蛙鼓蓬。

佇立荒原迷夜色,農都寒稻韻秋風。

庚子立秋

王川海 (江蘇)

金秋丹桂溢馨香,醉客紅楓誘菊黃。

菡萏悄然收秀色,歸鴻惜別向衡陽。

庚子立秋

張結晶

雲自逍遙夢乘風,田園飛錦畫圖工。

才觀碩果千枝秀,又送驚鴻一字空。

稻穗低頭思不語,蓮蓬昂首念含情。

未言此景無時賞,辭夏迎秋詩韻豐。

鷓鴣天.都梁秋色

禹高峰 (湖南)

八月都梁景色鮮,紅楓金浪映藍天。

菊花吐艷連千舍,稻穀流香遍萬田。

觀大地,賞秋顏。農家喜悅笑容研。

風光愜意如詩畫,美酒歡歌醉似仙。

庚子颱風迎秋

劉安國(北京)

風神催海浪,觸岸卷高台。

澎湃新涼意,飄零落木哀。

蔥蘢愁色變,廖廓卻顏開。

植物皆循序,靈長惜己才。

詠秋

劉慶珍(天津)

暑退秋來天氣爽,風清雲凈柳陰芳

沃田霜稻千重浪,小院時蔬五里香。

葦海蟹爬淋細雨,金池魚躍沐驕陽。

農郊到處豐寧景,村上將收滿囤糧。

庚子立秋

熊玉樂 (湖北武漢)

春瘟夏水犯龍威,萬里江山戰列巋。

若問雄風重日起,立秋八月正當歸。

庚子立秋感懷

陳旭明(湖南)

時空穿越又逢秋,伏虎餘威尚未休。

雲淡風清天漸爽,瓜香谷熟喜豐收。

風來雨後送微涼,一樹梧桐見淺黃。

錦繡山川皆美色,舉杯邀月賞秋香。

憶秦娥·庚子立秋有感

龔騰芳(湖南)

秋風起,山明水靜山河美。

山河美,豐收時節,

萬象欣喜。

疫情阻斷洪災洗,英聲戰績功留史。

功留史,千秋一夢,

中華雄偉。

尋秋

游偉(上海)

踏入水雲間,山青翠竹閒。

風輕秋影遠,漫浪不知還。

庚子立秋

石躍強(河南)

時至立秋天未涼,餘威伏虎露凶狂。

荷花謝蕊蓮蓬嫩,玉米萎纓黍穗長。

預感命終蟬鼓譟,伴隨風起果飄香。

農民灑汗將收種,期待年豐笑臉揚。

秋晨有感

朱明德 (湖南)

昨日驕陽耀眼球,今朝卻是惠風柔。

驅車一路精神爽,極目兩邊禾穗稠。

早市攤前多笑靨,小橋溪畔有歌喉。

民豐物阜農家樂,天道酬勤好個秋。

踏莎行·立秋夜吟

【步辛棄疾「夜月樓台」韻】

袁玉軍(山東)

風吐荷香,月吞蒼宇,迢迢銀漢愁流去。清秋自古落英悲,總將遺恨留些許。

天籟輕吟,嫦娥曼舞,可知愁緒藏何處?一杯烈酒醒詩心,夜深猶看流星雨。

立秋

周哲輝(黑龍江)

梧桐葉落始知秋,伏暑難消熱死牛。

紙扇未收開電扇,鋤鉤已放甩魚鉤。

寒蟬孤獨棲枝叫,鴻雁成群展翅游。

品棗嘗瓜民社樂,搶膘壯體競風流!

庚子立秋

丁廣惠 (哈爾濱)

金風西北起,暑氣悄然消。

大野正繁茂,高天何廓寥。

美人愁體胖,老者趕秋膘。

諺道日猶虎,午陽分外驕。

立秋感懷

李九香(山東)

酷暑漸消秋染色,清風一陣透心涼。

林中雨細金蟬匿,山里雲稠玉鳥翔。

葉落梧桐聲滴翠,洞流泉水韻噴香。

簫吹笛奏邀明月,樂與仙娥共舉觴。

立秋

夏玉霞 (黑龍江)

曉霧籠朱樓,清涼一日求。

帆來江水闊,雁過嶺雲愁。

獨樹蟬鳴急,千家稻熟收。

金風初送爽,載酒上蘭舟。

立秋

夏玉霞 (黑龍江)

良夜不期看月生,金盤香滿溢風清。

蟬鳴遠樹催歸棹,一葉先知玉露情。

立秋

申國志(黑龍江)

新到初商天送爽,醒來猶感覺甜涼。

移雲傍月訴心事,倚枕凝窗思夢鄉。

阡陌微風傳草艷,池塘細浪涌花香。

都城難比村莊好,瞭望豐收染八方。

十六字令 • 立秋(二首)

竇從海(山東)

秋。初到當然很害羞。憑天性,早晚露風流。

秋。初立難將酷夏收。今容熱,早晚主風流。

立秋吟

楊峰昌(黑龍江)

連天暑氣悶心狂,蟬噪異鄉寂故鄉。

雷電夜歸晨鳥悅,一場風雨一絲涼。

立秋行吟

李國銓(四川)

幾聲鳥語掩淙潺,冒汗人行十八灣。

暑節不知秋已立,猶擎烈日烤千山。

臨江仙·立秋小景(賀鑄體)

李國銓(四川)

此節當為秋起點,村田稻穗彎腰。中天烈日戀江郊。惹蟬歌唱急,逗燕叫聲嘹。

姑嫂忙掰包穀去,農夫盈簍肩挑。巍巍顫顫過平橋。人家居路畔,瓜大蔓猶高。

立秋(新韻)

袁履莊(上海)

立秋燠熱未覺秋,遮日猶難蒲扇丟。

老漢乍提秋老虎,鄰人色變盡搖頭。

偶題

劉啟燕(四川)

滿地烈陽光,河流似滾湯。

立秋仍酷熱,何處得清涼?

浪淘沙令·立秋詠

劉啟燕(四川)

三伏烈陽天。秋立其間。川東菡萏正鮮妍。稻穀灌漿多茂葉,綠了平原。

勞作在鄉田。父老情牽。收回苞米薯藤翻。再過月余忙不迭,收穫今年。

立秋

張永傑(黑龍江)

寒蟬鳴泣俏籬笆,誰倚閑庭漫思茶。

祈願金風梳碧縷,豐登五穀到農家。

霜天曉角 • 詠秋

袁志民(山東)

殘陽如血。朦朧雲追月。窗外黃花怒放,傲霜雪、自高潔。

落葉,不忍別。奈何寒風烈。任憑天涯飄蕩,入泥土、香未滅。

秋寄

李家偉(黑龍江)

尚未逢秋雲復低,連天陰雨墮花迷。

嫩禾失碧驚秧倒,荒草蓬鬆亂腳泥。

雀落偶然留爪印,蚊飛時不下叮臍。

自知水澇徒勞作,寧願無收也寄犁。

立秋

趙俊和(天津)

蒼穹倍高遠,雲落羽毛輕。

嵐氣催梧夜,西風吹雁聲。

城隨孤旅滅,江自百帆迎。

回望闌珊處,流年第幾程。

立秋感懷(中華通韻)

王靜靜(山東)

時節漫步牽魂動,暑褪秋臨換季忙。

朝吐晨花追暖趣,晚攜暮熱入涼蒼。

老蟬吟柳情堪眷,新雨催荷粒滿房。

天道有常禪律在,人生若水自芬芳。

立 秋

王樹范(山東)

西風颯颯金秋至,碧樹蕭蕭爽氣回。

玉露生寒添翠黛,路桐增色少塵埃。

時人感嘆榮衰倏,墨客歌吟肅殺催。

唯有親農心尚在,飄香五穀畫圖來。

立秋(中華通韻)

肖作林(山東)

庭梧木葉動秋聲,縱目穹蒼天碧澄。

午踏驕陽猶燥熱,晚行湖畔漸涼風。

平疇萬頃稼禾秀,籬落一匝瓜豆青。

聞報家山時雨降,雲箋染翰寄鄉情。

立秋日偶拾

趙振良(黑龍江)

暑熱荷開又立秋,風藏老虎水停舟。

岸邊一柄收涼扇,靜看漁翁甩釣鉤。

立秋

王繼增(山東)

修園忘是立秋時,護菊希圖益嫩枝。

但待霜臨飛雪舞,傲寒守節我吟詩。

立秋

王繼增(山東)

修園忘卻立秋時,難怪人瞋老朽痴。

笑我稀齡隨即到,依然理卉亂吟詩。

庚子立秋

夏丕旭(四川)

庚子立秋三伏中,跟隨老虎逞威風。

當前避忌新冠復,胡攪蠻纏川普忡。

糧食安全期國泰,黎民果腹寄年豐。

白駒過隙飛馳逝,翁媼健身情理同。

立秋

管玉成

無心盼月明,氣冷夜霜生。

一葉鏗然落,年華暗裡驚。

立秋閒吟

孫發亭(山東)

今逢節令憾言秋,烈日炎炎汗水流。

難得清涼尋覓處,聞蟬鳴噪欲何求?

立秋閒吟

孫發亭(山東)

悵然今日汗仍流,炎暑為何意未休。

難見飄零枯萎葉,老天吝嗇賜涼秋。

立秋

徐建華(山東)

時光流逝太匆匆,有序輪迴嘆畫功。

綠野禾田沉角鼓,荷塘蓮社笑浮蓬。

紫薇串串泫香露,楊柳瀟瀟弄曲風。

飽蘸丹青揮妙筆,秋天織錦滿山紅。

庚子立秋感思

胡滌修(黑龍江)

涼風忽報立秋至,聞訊長嗟腦鈍遲。

抗疫除魔隨斗轉,攻堅克險忘星移。

長江洪水連綿雨,南海怒濤威武師。

莫負韶光虛度日,白駒過隙逝如斯。

立秋感懷

武模亭(河南)

夏末秋初熱虎歡,綠枝叢里響鳴蟬。

秋風玉露柔情月,引夢莊周粉蝶翩。

立秋感賦

周鵬宇(黑龍江)

北望千山遠,南來八月悠。

花開花又落,雁去雁重遊。

節令應時轉,人生幾度秋。

金風吹咋起,葉萎果相酬。

立秋釆風(中華通韻)

馬凱 (北京)

寒蟬嘶唱聲尤勁,郊野花枝或有無。

手上雖然扇連晃,臉頰依舊汗頻出。

本該夏去當涼也,怎奈秋來還熱乎?

老者聞聽開口笑,常言此後尚一伏。

立秋擾夢鄉思遠

駱愉 (福建)

立秋擾夢鄉思遠,看菊重來豈有憂?

往事傷懷存故壘,雲煙過眼望灜洲。

江川不盡千潮湧,草木無邊百絮留。

落葉飄零情繾綣,難能忘卻是心愁。

立秋晚寄

李庫(河北)

歲序更遷又立秋,凝眸翹首看平疇。

別情枉顧三千景,依夢空臨百丈樓。

墨鬢飛霜枝葉老,痴人望月水雲柔。

清涼入韻詩心爽,夜靜風微酒潤喉。

耪到立秋才掛鋤(中華通韻)

陳存寬(山東)

炎炎日下汗奔流,三縱三橫始到頭。

怕草重新活腳下,常常退步倒拉牛。

新秋想起舊時秋

陳存寬(山東)

汗滴成功遍野香,禾軍祝捷氣昂揚。

環莖豆莢金鈴大,冠頂棉桃銀絮長。

把把鐮刀思上陣,條條光脊備戎裝。

牛車愛看揚場景,落地珠璣任斗量。

立秋

胡梅(黑龍江)

神州萬里杪春光,翠減群峰逐漸黃。

溢水蓮蓬夜來雨,低眉柳葉曉憂霜。

今逢早立公秋爽,明候昏臨更漏長。

放眼稻田金燦燦,登高待等到重陽。

西江月•立秋

于衡(遼寧)

蝴蝶穿花依舊,蜻蜓戲水分明。凌波仙子玉盤傾,葉上龜游半影。

三伏雨稀寒近,此時陽退陰生。金黃稻浪谷豐登,盡搶秋膘乘興。

如夢令•立秋

王文生 (山東)

萬里晴空碧透,夜半寒涼盈袖。縱意覽田疇,卻是草衰花瘦。依舊,依舊,禾穗立秋呈秀。

立秋

朱春霞(山東)

莫言夏去暑猶存,迎面風吹亦爽神。

蟬唱枝頭聲熱烈,荷生蓮子味清新。

雖憐草木初黃葉,更愛豆瓜成綠珍。

蛙鼓頻將豐稔報,農家希望滿倉囷。

立秋前日吟

王鳳盈(山東)

夜雨新晴好景光,廊橋兩畔藕花香。

風荷玉碎旋還聚,高柳蟬嗚醉欲狂。

裊裊暑雲行漸遠,翩翩浮葉送初涼。

流年似水渾如夢,拾瓣殘英入韻章。

立秋

張國賢(山東)

人間萬事莫回眸,欣看楓紅盪錦秋。

吟詠宋詞才俊涌,杏壇浩浩上高樓。

清平樂•立秋

孟根(內蒙古)

北國秋至,氣爽清明啟。邊塞山雲渾如洗,紫燕高飛肆意。

熱浪隱退趨涼,寒蟬鼓譟神傷。颯颯蕭蕭秋木,老葉將要離殤。

立秋隨感

謝良 (湖南)

立秋未感一絲涼,依舊炎天沐艷陽。

也喜高溫催稻熟,農家做客品新糧。

鷓鴣天•立秋

王大華(河北)

淡月輕風送晚霞,蟬鳴蛐唱透窗紗。

庭前宴客三杯酒,燈下吟詩一盞茶。

嘗玉米,品鮮瓜。稻香村裡話桑麻。

秋來喜待豐收至,笑語歡歌醉萬家。

秋聲

孫德力

字里乾坤有洞虛,時光每度雁風徐。

庭前花草心偏愜,壁上圖書情不拘。

幾縷詩懷猶付水,一絲釣意未關魚。

良知但曉悲塵發,充數無曾學爛竽。

立秋隨筆

康懷信(甘肅)

春生夏長敗秋涼,草木榮枯附會常。

高頌岩松頷首立,淺悲堤葦萎身黃。

林花順水元無意,燕語譏人自有傷。

易變世情隨物事,難成美夢恨寒霜。

庚子年立秋日午後閒吟

張愛民(武漢)

惺忪兩眼未曾張,客老人閒暑日長。

叵奈寒蟬驚午夢,又嫌青簟送微涼。

千重炙浪天遺恨,百尺疏桐葉半黃。

拋卻塵囂多少怨,一枰白黑斗鋒芒。

立秋

林明金(武漢黃陂)

立秋熱氣午間隆,漸至薰風鎖茂桐。

高樹蟬鳴枝上響,稻禾田畈四方蓬。

鷓鴣天·庚子立秋吟

張明大 (湖南)

農夏紅爐莫立秋,春冬作物欠豐收。

荷塘葉卷香殘吐,月色光疏影半柔。

花繾綣,蝶含羞,三觀素雅亦風流。

苦蟬唱和相思曲,騷客依然醉詠樓。

立秋

李永華(山東)

立秋午熱夜間涼,玉米如槌稻穗黃。

蛙鼓河池仍怒噪,蟬鳴林樹更瘋狂。

沃田眼見豐收景,遍野身穿瑞氣裝。

錦繡山川顏六色,農家喜盼谷添倉。

庚子立秋

張建軍(湖北)

誰堪盛夏熱颼颼,習習涼風解暑愁。

滿衍石楠紅勝火,只看一葉便知秋。

立秋

華慧娟

乍見蒸雲涵潤蒼,鳥蟬幽澗和聲長。

讀陶籬畔圭璋正,種菊台前名利荒。

抱朴聽風尋竹語,修身仰德寫蘭章。

覃思解得紅塵苦,澡雪情懷豈染霜。

立秋吟

賈建山 (河南)

伏炎未走入新秋,似火驕陽汗水流。

阡陌馨香招雀鳥,山村濃郁掩荒丘。

卷舒雲淡藍天映,送爽風清碩果稠。

掛暮炊煙徐步起,爍紅懸綠覽明眸。

庚子年立秋日午後閒吟

張愛民(武漢)

惺忪兩眼未曾張,客老人閒暑日長。

叵奈寒蟬驚午夢,又嫌青簟送微涼。

千重炙浪天遺恨,百尺疏桐葉半黃。

拋卻塵囂多少怨,一枰白黑斗鋒芒。

立秋(新韻)

東昌居士

亂蟬仍叫不知秋,暑氣雖存幾日留?

新到西風吹碧葉,累累碩果掛枝頭。

立秋有感

張冬嬌(湖南)

炎蒸水煮喜秋涼,暑去風清送稻香。

果碩魚肥籬菊綻,開懷把酒話重陽。

秋思

吳建新 (湖北)

孟秋似虎未清涼,旱澇頻侵菜葉黃。

只盼五糧成熟好,憫憐農伯一年忙。

庚子立秋

蒲潤康(四川)

悄然滾熱陷天秋,早晚清涼漸入悠。

果熟蟬悲風韻去,稻香荷艷露華流。

可憐綠葉將凋謝,欣見豐年羨運籌。

暑往寒來何所懼,金光燦爛數神州。

鷓鴣天.立秋有感

肖加亮(湖南)

烈日偷閒懶逞強,更深室透半絲涼。

才聞市井香瓜熟,已見田園稻黍黃。

楓漫舞,燕南航,鏡中華發又飛霜。

怡情何俟秋風掃,酒後茶餘賦雅章。

立秋

許錦華 (遼寧)

細雨三巡氣轉涼,山川幾處換金裝。

慣聽窗外蟬聲脆,欣賞籬邊菊靨黃。

雁陣飛天留爪韻,稻秧拜地點頭香。

吟詩醉墨無愁緒,落盡千紅不感傷。

秋吟兩首

許錦華(遼寧)

(一)

草木隨秋老,湖河應季涼。

東山楓醉客,西嶺果盈倉。

雁字飛空急,蟬音訴夜長。

春秋輪有序,莫嘆鬢添霜。

(二)

天高雲氣爽,風朔野山黃。

菊艷添秋韻,楓紅入目芳。

霜深知冷暖,日久念參商。

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庚子立秋日

李廷全(四川)

伏中酷暑盼秋涼,碧野薰風促稷黃。

控疫正書華曲頌,抗洪恰奏凱哥揚。

脫貧斬棘攻艱隘,組網巡天滅霸王。

復產恢工千業茂,神州破浪鑄輝煌。

十六字令·秋(三首)

任少歌(河北)

。谷穗垂金笑點頭。豐收唱,百鳥鬧抓鬮。

秋。玉米纓蒼籽粒稠。金娃抱,萬壟競風流。

秋。大豆搖鈴黨策謳。農家樂,廩爆富流油。

立秋賦(新韻)

任少歌(河北)

一場夜雨灑田疇,五指墒情潤碧秋。

玉米拔節托寶塔,芝麻結角儲香油。

桃枝翠掛相思果,薯壟甜熬合蜜粥。

季換時更交好運,詩心不老頌豐收!

立秋

黎文森(安徽)

立秋時節夜初長,砌下藏蟲覺漸張。

莫道暑煩還未了,一場雨水一場涼。

立秋遐思

肖志保 (湖北)

三伏炎炎早立秋,蟬聲陣陣驀生愁。

春煙浩劫空悲淚,夜雨洪荒未復樓。

幾許風情難夙願,無窮山色負茲游。

更深一夢花爭錦,月引歸途萬事休。

庚子立秋感事次徐首翔韻

沈曉明(浙江)

節序輪迴又立秋,颱風先自送清流。

貪婪紅髮罵屏上,英勇白衣熱眾眸。

夜黑難遮明月出,蟬嘶更覺小池幽。

含毫窗下抬頭望,新句初吟寄遠州。

立秋感事

胡光華(浙江寧波)

暑氣未收秋已至,蛙鳴處處稻花香。

一堤煙雨蓮含露,七色霓虹夜末央。

沽取新醅桂花酒,還來舊宅故人莊。

何須試問蕭條事,此後終歸幾葉黃。

團泊湖之秋

李寶貴(天津)

茫茫秋水浩如煙,岸柳清風碧草川。

白鷺蹁躚留倒影,漁人擲網起波漣。

三千粉綠生蓮藕,十里蘆花送客船。

莫道闌珊遲暮色,平湖始見月初圓。

套數【黃鐘*醉花陰】帶【喜遷鶯】秋望

王世金 (大連)

暑退涼生看慵柳,不再風姿躍抖。野色水光流,萬里(盼)清秋,感慨蟲聲暮。好在雨荷守,殘影平添詩意久。【喜遷鶯】(總想)楓紅濃厚,萬里明、皓月星稠。秋收,果肥糧秀,滿地黃金水墨洲。心緒悠,漁笛雁報,更上層樓。

遵唐圭璋先生《元人小令格律

早秋

(步韻李白《太原早秋》)

丁亞中(安徽安慶)

暑末炎炎減,青霞遠際流。

草深才別夏,葉燦又逢秋。

淡月攀庭樹,清風上小樓。

良霄花解語,好夢一閒悠。

丁亞中(安徽安慶)

青山寂寂水茫茫,又見長空過雁行。

陶菊披風搖雋逸,梧桐著雨叩清涼。

凋零木葉輕飄韻,繾綣雲霞漫織裳。

四季輪迴容色改,一春紅綠一秋黃。

庚子立秋有感(新韻)

邵華(哈爾濱)

迎季涼風已夜來,曉天薄霧半明開。

芰荷正燦欣佳境,樹葉雜凋苦早衰。

不怕三伏秋甚熱,只求六月谷無災。

逢年庚子能何作,眾志成城奮戰哉。

註:俗語,六月(農曆)立秋,糧食減收。今年立秋日是農曆六月十八。

庚子立秋行吟(新韻)

劉忠義(山西)

江山披錦繡,田野吐芬芳。

落蕊將出穗,結實正灌漿。

新蝶沾露重,金風送菊香。

放眼天空闊,霞飛鵬與翔。

秋霽吟(新韻)

李秀廷(山西)

茅舍始開晴,推簾入韻聲。

霞稀蟲唱起,雲淡鳥吟行。

老槿還爭色,遲荷復妒紅。

最愁長雨肆,節氣冷闌風。

立秋感悟

蔡文宇(內蒙古)

暑熱炎消早晚涼,輪迴四季喜秋黃。

蟬鳴蛙鼓南歸雁,天佑豐收稻穀香。

依韻王文榮老師

劉靜(天津)

桑拿酷熱不淹留,桐葉輕飄暗渡秋。

天道輪迴長若此,金風一縷染神州。

秋之韻

李清林 (天津)

金風紅葉亂飛揚,清露黃花競散香。

淡淡蒼煙依蒲柳,悠悠碧水秀橫塘。

耳聆林籟千重韻,鳥瞰山川萬里霜。

借問良辰誰與度,為君一曲和劉郎。

註:劉郎,劉禹錫。

庚子立秋感懷 (中華新韻)

王鳳剛 (天津)

津郊連暑熱心頭,夢裡思涼盼入秋。

晨望秧田青穗綻,昏查古道促織搜。

玄蟬鳴噪密枝葉,老眼窺尋遠視眸。

兩鬢染霜牙齒掉,詩園活水樂難收。

注:促織:蟋蟀。

秋光

韓鴻(天津)

梧桐疏落稻畦黃,藤架寒蟬曬吉陽。

荷葉金圈滋養藕,秋葵銀面染熏牆。

啟封桂釀籌圓餅,亮閃紅歌賦國觴。

更待西風涼露後,菊花梳蕊紫霞翔。

註:秋葵是花草

秋景如畫

王雲東(天津)

大暑雨降秋出迎,梧桐鳥唱翠連聲。

花開艷落果增收,澆水施肥糧得盈。

中伏秋來銜接熱,荷塘蛙叫耳聞清。

西風萬物被寒壓,黃菊美麗香秀盛。

立秋暢想

辛獻水(天津)

天高雲淡谷風涼,蟋唱蟬鳴歸雁翔。

抒意冰輪清鑒影,斂心桐葉綠疏黃。

禾秧抽穗瓊花美,梭蟹開鍋脂粒香。

最是金秋豐碩季,暮年盡享好時光。

立秋吟

吳原(天津)

逢秋蟬叫日蒸籠,郊晚吟蛩暑欲終。

感頌荷花添亮氣,獻歌翠葉聚餘風。

家鄉明月團圓爽,故土年輪赤幟雄。

農戶田疇勤管理,迎來金液滿倉豐。

秋日閒吟

李寶生 (天津)

三伏熏蒸漫野濛,蟬鳴蛙鼓柳塘中。

秋風夜半凝清意,弦月窗前透疏桐。

陳吉剛(天津)

小月幽明懸玉影,金風蕭颯掃階堂。

籬前幾葉無名草,點點黃花入夢香

立秋

王忠明(天津)

一報青蛩天下秋,盈盈新露戲牽牛。

金風吹落梧桐雨,蛙鼓稻花香滿疇。

立秋(新韻)

陳吉華(天津)

綠柳依依蘸水親,玄蟬伏干苦作吟,

新涼一枕立秋到,雅客亭前賞月神。

蛩曲報立秋

王炳正(天津)

灼人酷熱換涼風,不日將臨暑跡終。

蛩韻喜迎秋立早,長歌伴夢到霞紅。

一七令《秋》

徐克靜(天津)

氣爽,雲悠。

鶯嚦嚦,雀啾啾。

楓燃火熾,桂沁香幽。

池塘殘荷瘦,阡陌黍禾稠。

雁影掠過天際,蟬聲欲噤枝頭。

一縷清風香襲袖,滿目明光月登樓。

畫堂春立秋

張春良(天津)

梧桐落葉入新秋。微風初爽芳洲。茂枝蟬醉展歌喉。心愿誰收。

蛙鼓池塘鳴放,悠閒垂釣輕舟。清波蓮葉盪悠悠。荷蕊含羞。

採桑子.盼秋至暑消

薛春清(天津)

秋聲已至殘炎在,熱氣難收。

日暮城頭,搖扇庭園望月鉤。

盼來連鼓從天降,颸雨飛流。

把酒相酬,共盼旻天風送柔。

十六字令.秋

徐道起(天津)

(一)

,百態風光氣象優。天高爽,大雁競南遊。

(二)

,喜獲豐成谷稻收。糧倉滿,笑意漾心頭。

(三)

,霜葉凋零萬籟謀。明年見,蕤茂上層樓。

小重山-秋思(中華新韻)

王樹蘭(天津)

夜半疏桐自寂寥。瑟風淒切切、葉枝凋。

卒而驟雨降雲霄。添煩惱,多意緒、

沈軀腰。

久枕髮絲翹。三元多患禍,疫情梟。

楚荊洪澇我心燎。除魔難,擔重任,

與誰挑。

庚子立秋吟

楊運富(湖南)

節序輪迴又到秋,涼風拂面喜神州。

田中稻穗翻金浪,地里高粱醉眼眸。

氣爽山青蟬飲露,雲開水碧鴨歡游。

精耕細作豐收至,致富輕歌腦際留。

秋日懷古

管又明(湖北)

黃花撲鼻送清香,北雁南回夜漸涼。

木落山高林壑遠,園空野曠輞川長。

錢塘潮卷千堆雪,瀚海沙飛萬里霜。

羈馬嘶鳴哀古道,一鞭殘照淚成行。

鄉村早秋(槐花吟)

馮明勝(武漢黃陂)

鄉村四野巧梳妝,數串銀鈴沐艷陽。

雪透瑩心流白潔,瓊蕭明目溢清香。

雙飛玉蝶尋巢夢,對語金蜂釀蜜忙。

繞樹枝頭謀妙句,滿懷喜悅韻詩章。

庚子立秋

王明生(湖北)

唧唧蟬鳴三夏盡,萬山樹色已新秋。

驕陽不遜西風勢,伏里炎炎暑未休。

立秋願

吉懷康 (四川)

一夜秋風稻穀黃,紅苕結塊笑高粱。

磨鐮備瓮掀窗喜,但得豐收夢也香。

聞秋風

吉懷康 (四川)

秋來何事喜人腸?紅葉千山雁陣長。

老酒香茶齊備下,登高賞菊又重陽。

立秋遇雨

石躍強(河南)

酷熱初消退暑天,立秋遇雨下連綿。

水流瀉瀑如觀海,馬路成河欲駕船。

風掃梧桐飛落葉,霧迷峰嶺隱雲煙。

稼禾滋潤墒情好,果墜糧豐慶獲年。

立秋

蘇新義(湖南)

雁落棲亭伴暮鍾,風刮燥葉碧荷空。

炎炎暑退昏昏意,池苑朦朧夢裡縈。

立秋有感

譚越南 (湖南)

暑氣難消伏虎狂,日中燥熱夜間涼。

蓮蓬喜笑豐收景,晚稻抜高恩謝陽。

汗水換來甜果壘,血心凝聚老農康。

詩家雅韻歌秋至,野草稱雄傳四方。

立秋說事

張先周 (湖北蘄春)

庚子立秋擾上蒼,眾多災難令憂惶。

新冠染毒難消盡,雨水橫波又作狂。

鐵血雄師排險急,仁心志士救人忙。

暗流涌動無須慮,帷幄之中化吉祥。

注:暗流指國際局勢。

山居勝秋

龍小英(湖南)

躲進深山免暑憂,天涼氣爽勝三秋。

蟬鳴鳥唱清泉響,雲白花紅翠竹幽。

鵝鴨嬉魚黃犬懶,果蔬滴露客人稠。

瑤家節慶瞳瞳日,恣意歡情伴水流。

庚子.八月

雷春

百尺風雲試仰韶,千重艱險考唐堯。

疫魔蹀躞離荊項,洪怪踉蹌別楚腰。

訓將五洲文業顯,演兵四海武功昭。

興邦多難初心盛,燦爛霞暉擁小喬。

立秋

劉激揚(河北)

白駒過隙到初秋,伏熱炎炎暑未休。

農戶田間掂稻穀,豐收小曲涌心頭。

初秋

熊正明 (湖南長沙)

虎威未盡入初秋,只見長空滾炭球。

遍野農夫拋晚種,滿身汗水落田溝。

涼風若具憐人德,中午該來解暑憂。

安得寬簾遮列日,陽公暫且請離休。

立秋初雨

李明

遠山涵翠黛,白霧繞峰巔。

細雨連天水,晴雲染墨煙。

佛螺人坐化,風鼓柳纏綿。

難捨前生結,驚秋苦夏蟬。

編輯製作:徐守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qL1nMBeElxlkka5mCm.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