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的緣起,是6月18日英雄聯盟賽事官方宣布LOL選手向人傑(ID:Condi)確認存在違規行為,並被禁賽18個月。同時被處理的,還有同樣參與了博彩的LGD戰隊分部經理、主持人、以及兩名預備隊選手。
(Condi本人的微博澄清)
從深淵走出來的中國電競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劇中男女主角高甜的劇情讓廣大網友重新找回了初戀的感覺。其中男主經營著一家CTF(網絡安全奪旗競賽)俱樂部,事實上在原著中是一家電競俱樂部,男主也是一名傳說中的電競天才。
劇中男主排除非議為夢想而戰,為祖國榮譽而戰。在現實中,中國電競也確實經歷了一場艱難的正名之旅。
十年前,電競有另一個名字,叫「打遊戲的」;比賽選手也有另一個名字「問題少年」「遊戲重度成癮患者」。在外界看來,打遊戲幾乎等同於「荒廢學業」「不學無術」以及「坑騙錢財」。有的家長甚至會把自己痴迷電腦的孩子送去網戒中心,接受楊永信式的魔鬼電擊治療。
短短十年後,電競登上了雅加達亞運會的賽場,年輕的電競選手們成功讓國歌在異國他鄉的體育場奏響。2018年11月,IG戰隊抱回了LOL全球總決賽冠軍獎盃,全網一片沸騰。「電競」這個名詞,終於與國家榮譽掛鉤,也成為了被國家認可,被政策支持的光榮的體育運動項目。
只是,這個剛剛從深淵中走出來,剛開始起步發展的行業,卻慢慢被「假賽」的陰雲籠罩。
被戲稱「奧斯卡之夜」的電競賽事
事實上,電競假賽事件在國際上由來已久,《英雄聯盟》《DOTA2》《CSGO》《星際爭霸》等幾個大型的電競賽事基本都被爆出過「假賽」醜聞,《Dota2》東南亞賽事更一度被粉絲稱為「奧斯卡之夜」。
2010年,韓國著名星際選手馬在允為了10萬美金故意輸掉比賽,被取消職業選手身份,並獲刑18個月。
2013年,《Dota2》俄羅斯強隊RoX對陣弱隊ZRAGE時,爆冷輸掉比賽,但因為表演痕跡太強,事後被證明RoX打假賽,僅僅為了322美元的博彩獲利。
2014年,前AHQ韓國隊ADC選手Promise因為被強迫打假賽選擇自殺,幸虧被及時搶救回來。
2015年,韓國星際Prime戰隊選手YoDa與教練Gerrard因為收受賄賂以及打假賽而被判刑1年6個月,在本次的事件中共有十二名人員被捕。
2018年,知名遊戲解說海濤爆料DOTA2聯賽,ROCK.Y與Ulrica兩隊互打假賽送人頭,被官方證實。
2019年,《英雄聯盟》LMS賽區的DG戰隊因為參與外圍打假賽,被LOL賽事官方永久除名。
……
假賽已成電競以及體育競技的「毒瘤」
「假賽」並非電競獨有,相反,「假賽」是從更加成熟的傳統體育發展而來。
競技體育與博彩業是一對雙生兄弟,「賭球」更成為不少投機者力圖一夜暴富的手段。因為巨大的利益誘惑,體育博彩也成了不少非法組織暗中操控比賽的溫床。從非法投機者,到博彩公司,到球隊成員乃至教練,甚至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這當中的利益可以讓一切讓位。
假賽、博彩、外圍,猶如體育的「毒瘤」,如今已經從傳統體育蔓延到電競這個新興的體育行業。從勝負、比分、人頭數、第一滴血到十殺等各種名目五花八門,直接贏錢或者贏取飾品再轉換成金錢等花樣已屢見不鮮。
對於電競選手們來說,認真比賽不一定奪冠,但只要表演一下就能輕鬆獲利,這個誘惑實在難以抵擋。
「毒瘤」不除 危及的是整個行業
短期來看,打假賽可以輕鬆獲利,但長期來看,危及的卻是整個行業。
粉絲們本來就是衝著對遊戲的熱情,對比賽的公正來的。當假賽事件頻繁發生時,粉絲們將再也無法客觀地看待比賽結果,任何一場比賽失利,都將被粉絲們質疑「是不是又買了菠菜」。
長此以往,粉絲們的熱情早晚會被消磨殆盡。那一天來臨之時,也是電競滅亡之時。
儘管現在整個行業都在努力改善電競選手的待遇,嚴厲打擊假賽行為,但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過去,曾經被所有人「污名化」的電競行業,好不容易正名,如果不根除假賽問題,將會再次向深淵滑落。希望所有的電競人都能牢記自己的初心,不讓青春和熱血白白空耗。
關注雙維元小編,每天努力碼字,給你帶來更多更前沿的遊戲和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