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聲音】俄羅斯如何反制美國的海基戰略反導系統?

2020-12-07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智庫聲音】俄羅斯如何反制美國的海基戰略反導系統?

來源: 海洋防務前沿作者: 侯 兵

五角大樓日前進行了「標準-3」最新型號Block IIA海基反導系統試驗,成功攔截了從數千千米之外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彈頭。這引起軍事專家、媒體持續熱議。這一事件對於捍衛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維持俄美之間的核均勢意義重大,勢必引起國際安全體系的巨變,甚至有可能成為挑起新的戰爭、武裝衝突的因素之一,民主黨即將上台之際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此前美國的海基反導系統僅能攔截近程飛彈,因此屬於戰區反導系統。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陸基反導系統GBI相比,更加危險。

據悉,與之前的「標準-3」Block A相比,美國海基反導飛彈的最新型號的直徑增大——530毫米(之前是343毫米)。飛行速度大幅提升,高達4500-5000米/秒,殺傷區——距離2500千米,高度1500千米。戰鬥部攔截目標的原理沒有變化——殺傷單元與目標直接動能碰撞。然而動能攔截器尺寸變大,攜帶的殺傷單元數量增多,與之前相比在相同的條件下對目標的毀傷機率明顯提升。制導系統——「宙斯盾」艦載指揮系統的飛彈軌跡跟蹤無線電指令系統和末段的無源自製導系統。採用雙頻譜紅外導引頭,可以分辨真假目標,研製者宣稱,對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作用距離可達300千米(顯然,指的是大氣層外飛行段,在大氣層內由於大氣透明度和密度影響,作用距離會明顯下降,大約為60-70至100-150千米)。此時飛彈彈頭有自己的發動機,可以偏離飛行軌跡3-3.2千米。實際上「標準-3」Block II A,與之前的海基反導飛彈相比,已經是具備全新性能的飛彈。儘管之前2017、2018年反導試驗鎩羽而歸,但2020年試驗終於取得了成功,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美國會列裝海基戰略反導系統。儘管「標準-3」Block IIA造價昂貴——1800萬美元(做個對比:「戰斧」——約150萬美元),但據預測將大量部署——約300枚,將對400枚早期型號的反導飛彈進行強力補充。

一、兩個反導梯隊的威脅十分現實

不久後美國的戰略反導系統將出現兩個梯隊:第一個梯隊是洲際彈道飛彈陸基中段攔截系統,就是大名鼎鼎的GBMD,下轄預警、跟蹤雷達,可以密切監視目標在航天空間的運動,配備井式反導飛彈GBI,有效射程可達5000千米。依靠箭式殺傷單元在對頭航向上通過動能碰撞毀傷洲際彈道飛彈彈頭。據軍事專家評估,目前這一系統僅能攔截機動能力有限的單彈頭洲際彈道飛彈。計劃在美國領土部署GBMD系統的56枚反導飛彈(阿拉斯加-28枚,加利福尼亞-14枚,大西洋沿岸-14枚),長遠計劃規定總共將部署100枚。反導雷達保障系統包括4部雷達,以及其他位於浮動平台上的機動式雷達。

據評估,GBI的效能並不高。之前在可控條件下對目標的攔截機率約為10-15%。然而這一系統的改進工作進展很快,可以預測,正常條件下對目標的毀傷機率可以達到20-30%。這一系統的能力:GBI在太平洋戰區可以攔截8-12個洲際彈道飛彈彈頭,在大西洋戰區3-4個。下一步隨著GBI飛彈數量的增加,系統整體不斷完善,如果部署的反導飛彈超出預期,這一反導系統總的攔截能力將達到50-70個彈頭。

海基戰略反導系統是第二梯隊。基礎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伯克」級驅逐艦,「宙斯盾」作戰信息指揮系統可以使用「標準-3」Block IIA完成反導任務。未來反導系統的載艦將達到84艘——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62艘「伯克」級驅逐艦。和GBI一樣,海基反導系統只能攔截處于飛行末段的俄羅斯洲際彈道飛彈。未來這一系統可以攔截處於主動飛行軌跡段的俄羅斯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但是這種情況下美國反導飛彈艦艇的陣位距俄羅斯戰略飛彈核潛艇作戰海域應不超過100-150千米,只有完全擊潰俄羅斯在這些海域頑強抵抗的遠洋艦隊和遠程、前線航空兵,才有可能。

根據上述機率,反導艦艇配備24枚反導飛彈,按照不同的作戰使用條件,可以攔截4-5至8-10個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總共300枚海基戰略反導飛彈,可以攔截60-120個目標。這就是說,美國的海基反導系統完全可以抵消朝鮮的核潛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中國的核潛力。此時美國戰略反導系統海基單元的出現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系統地面單元現有的不足:在北部和鄰近作戰使用扇區效能有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未來海基單元是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基礎,具備很強的作戰機動性,可以在最危險的方向迅速集中高密度的反導力量。

完全部署海基戰略反導系統後,美國不僅可以抵消「小的核國家」和中國(部分抵消)的核威脅,而且俄美之間的核均勢將遭到破壞。鑒於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發展非常迅猛(反導飛彈毀傷目標的機率不斷提升,數量持續增加),而且美國已經開始在歐洲部署中程飛彈,在戰略常規武器方面美國也擁有巨大的數量優勢,這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嚴峻威脅。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戰略反導系統正在成為一種不穩定因素,會令美國一些人蠢蠢欲動,妄圖進行全球快速打擊,實施核訛詐。這就意味著,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威脅已經十分現實,俄羅斯必須加以反制。首先要查明其弱點。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主要薄弱環節如下:

1.固定式反導雷達和GBI發射裝置部署地域在遭到遠程精確制導武器打擊時十分脆弱,海基反導系統容易遭到俄羅斯海軍的攻擊。而且面對未來電子對抗裝備的強力壓制時,它們顯得弱不禁風。

2. 陸基戰略反導系統在北部、鄰近扇區的作戰使用區域內效能有限。

3. 毀傷處于飛行軌跡段的洲際彈道飛彈機動式彈頭時,反導系統能力有限。

4. 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毀傷機率並不高,其中一些彈頭仍有可能突破反導系統。

5. 不可能在美國整個領土和所有鄰近的海域建立密不透風的反導系統,只能集中力量防禦美國本土最重要的地域。

二、俄羅斯的反制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綜合運用各類軍事技術和非軍事手段,才能高效對抗美國的戰略反導系統。以下我們只分析最有前途的軍事技術和軍事法規對抗措施。

首先,應該通過新版的《國家在核遏制領域的政策基礎》,其中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前提應該是哪怕一個重要目標遭到毀傷,其中戰略核力量處於關鍵地位,哪怕是向俄羅斯發射了少量飛彈。即使敵人使用中程彈道飛彈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時間上也不可能短於半小時-1小時,全球快速打擊需要2-4個小時以上,潛在敵人很清楚,僅靠戰略反導系統攔截無法完全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在敵人發動先發制人打擊重創俄羅斯戰略核力量之前,莫斯科已經開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演習中可以演練這些方案,為了展示肌肉,可以邀請外國武官觀摩,這是遏制潛在侵略者的有效措施。

其次,對抗戰略反導系統一個重要手段是綜合採取電子對抗措施,降低美國戰略反導系統對航空航天空間的監視效能,削弱其通信系統,歪曲軍事指揮機關獲取的態勢信息。這些措施可能十分有效,因為陸基、海基反導飛彈的運用完全依賴在廣大地域分布、有時相距幾千千米大量設施、系統的協調一致運轉。

如果涉及海基戰略反導系統,應該指出,即使「宙斯盾」系統最新型號的AN/APY-1雷達,對於「殲擊機」類氣動目標,發現距離也不會超過300-350千米。關於飛行軌跡中目標、飛彈的信息依靠外部來源進入艦艇。陸基、海基反導雷達、飛彈預警、反導衛星可以提供目標數據。因為要基於飛彈上的GPS傳感器以很高的精度確定飛彈的位置,所以飛行軌跡信息將通過飛彈自身的無線電信道發送給艦艇。在AN/APY-1D雷達作用區內距離較近發射時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根據公開數據,波束的方位角、高低角寬度都是1.7度,採用6.4微秒的脈衝寬度確定飛彈位置時,會生產不可接受的誤差。

使用外部來源控制飛彈,引導其進入導引頭可以截獲目標的地點和保證攔截目標的陣位,這對信息交換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抵達艦艇作戰信息指揮系統的時間延遲不能超過幾微秒。

因此,面對強大的電子對抗系統,反導系統十分脆弱。對於陸基、海基反導雷達、未來的反導衛星,以及艦載AN/APY-1D雷達,遭到電子對抗裝備壓制時,「標準-3」Block IIA飛彈將無法進入攔截陣位。信息交換系統對干擾更加敏感,數據傳輸小小的延遲就會導致反導飛彈對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毀傷機率大幅下降。破壞GPS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也是有效的,將導致反導飛彈無法進入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陣位。總之,採取上述措施,基於「標準-3」Block IIA的美國海基戰略反導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所有上述電子對抗措施也適用於壓制陸基戰略反導系統。

再次,降低戰略反導系統效能的另一項有效措施是研製全球射程(35000-40000千米)洲際彈道飛彈。達到這一射程後,洲際彈道飛彈彈頭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曲率逼近目標,即可能來自任何地理方向,現有的技術無法攔截。今天已知,俄羅斯的重型洲際彈道飛彈之一——「薩爾馬特人」就達到了這一射程。

第四,還有一項措施是作戰行動一開始就要摧毀戰略反導系統目標。此時鑒於美國海軍擁有強大的優勢,摧毀敵人的反導艦艇十分困難。因此,抵消敵人海基戰略反導系統的方向之一是在巴倫支海西部水域和鄂霍茨克海峽建立防禦體系:綜合設置大規模水雷障礙,在岸上展開配備陸基「鋯石」高超音速反艦系統的岸防飛彈兵集群。「鋯石」的射程與俄羅斯水面艦艇相結合,即使敵人的兵力兵器處於壓倒性優勢,其反導艦艇也無法接近俄羅斯戰略飛彈核潛艇至可以攔截處于飛行主動段潛射彈道飛彈的距離。這樣一來,美國海基戰略反導系統對俄羅斯戰略核力量最大的威脅將被消除。

第五,對抗美國戰略反導系統的一項有效措施:為所有或大部分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配備類似於「先鋒」的機動式彈頭。美國的反導系統也很難防禦射程達12000-15000千米的戰略巡航飛彈。即使美國大規模展開戰略反導系統,俄羅斯部署陸基、海基和空基戰略巡航飛彈也足以保持均勢。「波塞冬」戰略魚雷美國根本防不住。展開這樣的核魚雷集群將保持核均勢,迫使美國劃撥大量的裝備、資源建立對抗這一武器的系統,可能20-30年以後會研製成功。

最後,不得不指出,即使最先進的防空反導系統也無法保證消滅所有的空中和彈道目標——其中一部分一定會突破防空反導系統。因此,建立攜帶超大當量(100-120兆噸以上)彈藥的核飛彈和「波塞冬」核魚雷,即使只有一枚命中美國的薄弱環節,就足以造成毀滅性的地理物理後果,在任何局勢條件下將成為保證戰略核遏制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是要綜合運用,因為只是使用一種方法很難達成預期的效果。在較少花費的情況下足以抵消美國耗資巨大的戰略反導系統。但此時應該牢記,在其框架內研製的技術完全可能成為顛覆性武器的基礎,很可能造價並不高,敵人卻難以找到對付它們的有效辦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wwPHYBxV5JH8q_tE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