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琳
「共享春天」計劃首批聯合發起方之一中石油加油站銷售建德土雞蛋等農產品。
「快抱」APP「共享春天」計劃頁面。《都市快報》 供圖
壽司店老闆沈鴻因為疫情影響賦閒在家,「壽司店不能復工,自己在家也無事可做,太浪費時間了」。關注到「共享春天」計劃後,沈鴻抱著學習的態度找了一份工作,2月27日正式在全家便利店濱盛路4店上崗,成為該店人事經理,「餐飲店和便利店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處,能夠去新興行業學習對我而言也是一種提升」。
「共享春天」計劃由位於共享經濟策源地、橋頭堡杭州的《都市快報》2月19日用整版報道發起。旗下城市生活服務平台「快抱」APP搭建了一座橋,幫助連接臨時性用工、產品銷售、企業服務等的供需雙方。
3月10日,《都市快報》編委、「共享春天」計劃負責人張鵬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半個月的運行顯示,疫情後的復工復產可通過『共享』互助,甚至實現『共贏』。」
精準助工,平衡供需共享資源
哈囉出行是「共享春天」計劃的首批聯合發起方之一,共享員工的崗位需求包括車輛調度、單車獵人等。原先在寧波一家星級酒店做廚師的四川小伙小程、來自建築企業的小陶,因為疫情暫不能復工,他們都在哈囉出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崗位。哈囉單車杭州分部負責人趙業舟認為,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共享用工解決不同企業員工供需不平衡問題非常有效,也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有就業需求人群。
「通過『快抱』APP,個人或企業清楚明白地註明自身情況以及需求,我們會根據供需匹配情況,將信息推送給有需要的雙方,幫助大家加快對接。」《都市快報》編委、「快抱」APP負責人樊一彪說道,通過「共享春天」計劃可以欣喜地看到,杭州米蘭酒店的員工就近在外賣餐館上崗;杭州新天地的新遠影城在美團開通了外賣,市民宅家也能點爆米花、喝冰可樂;招募網約車司機的新能源出行服務商藍色大道,追加「安心復工車」項目,為復工企業提供專屬用車;阿里釘釘首個共創企業鑫蜂維則向復工企業捐贈1萬台無接觸考勤機。
張鵬說:「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衝擊,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能夠發揮媒體專長,通過信息共享促進供需平衡,給城市帶來溫暖,甚至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也十分符合《都市快報》打造杭州城市精神共同體的初衷。」
長線助農,建立廣泛合作
「沒想到只用了3天,中石化就把我積壓的雞蛋擺到了易捷便利店裡,一天賣了將近800箱,真是送來及時雨。」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大夫第家庭農場是當地規模較大的養殖場,老闆姜龍磊通過「共享春天」計劃關注到了中石化浙江石油發布的共享銷售網點信息,並與其達成銷售合作。
「疫情期間,這樣的需求有很多,一方面農戶找不到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有需求,但網購平台供應量有限。」張鵬介紹道,零散的求助信息,有些被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線上平台捕捉,但仍有大量需求無人問津。
「共享春天」計劃發布之初就公布了首批聯合發起人及供需信息。計劃發起第一天,「快抱」APP收到了1000多條留言,除了對接用工,還有很多願意提供資源和幫助的個人和企業。
樊一彪告訴記者,「針對一些從未『觸電』的農戶,我們的團隊從微信圖文連結製作到下單、發貨、收款全流程免費提供幫助,讓他們可以打開電商銷路。」
疫情期間,「共享春天」計劃合作企業有三四十家,有些農戶、企業不僅解了燃眉之急,甚至還找到了長期合作夥伴。富陽康祥生態養殖農業有限公司的老闆王一峰就特意向「共享春天」計劃致謝,由於快報牽線,他的養殖場成為浙江中石油的長期供應商。「助農不是暫時行為,建立廣泛長久的合作才能讓助農更有意義。」張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