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作家」蔣方舟,成名之後爭議不斷,不禁讓人懷疑江郎才盡

2020-02-21     君山梵靜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於很多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的家長來說蔣方舟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今年已經三十一歲的她早已經成名了數十年了。在同齡人都還在學習為之後的前程奮力一搏的時候,她早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少女作家,圍繞在她身邊的讚美還有關注也是數不勝數。

可如今的她卻逐漸不如當初那般被人熟知,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少女作家""天才兒童"也隨著年紀增加還在時代的發展消失殆盡。如今已入三十歲大關的她又應該如何發展,不再年輕的少女作家,沒有作品的天才兒童又該如何發展事業呢?

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蔣方舟,中國的青年作家,從小就展露出不凡寫作才華的她從七歲就開始了寫作。在九歲的時候就完成了散文集《打開天窗》。也是憑藉著這本散文集她一舉成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天才兒童"。

畢竟九歲這個年紀就能寫完一本散文集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反觀同齡人,那時候還在學習初級寫作,能夠獨立寫完一篇幾百字的作文以及是非常不錯的了。蔣方舟在文學創作上的才華自然是不用多少了。

也正是因為她在文學上的才華十分突出,於2008年被清華破格錄取。一時間清華破格錄取少女作家的新聞遍布網絡,大家對於這件事也十分關注。

蔣方舟通過清華的自主招生選拔,而後高考成績公布後蔣方舟的高考成績總分數為561分。相較於清華的分數線還是有幾十分的距離的。可是清華卻下調了60分,破格錄取了蔣方舟。這點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

無數人挑燈夜戰刻苦學習,只為了考取像北京大學還有清華大學這樣的中國最高學府。而蔣方舟卻憑藉著自己的寫作才華輕鬆進入名校深造,這點能讓多少同齡人羨慕啊。

有過這樣的經歷,大家提到蔣方舟就會聯想到"清華大學破格錄取"這個點。蔣方舟的形象可以說更加固化,也在媒體那裡有了更多知名度,還有討論的商業價值。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蔣方舟也不得不出來澄清。原來清華並沒有破格錄取她。她因為通過了清華的自主招生錄取而進入了清華大學。她的成績以及考學流程都是正規的,完全符合招生手續。絕對不是網絡上說的那樣。

可是大眾只會記得你身上最具有爭議且最博人眼球的點,那些澄清還有真相大眾不會深究。人們還是只記得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事情,並且教育孩子要像她一樣年少成名這樣就能"輕鬆"進名校。

08年進清華大學深造的她四年後順利從清華畢業。之後去到《新周刊》雜誌社做副主編。讀名校,進知名企業工作,這履歷可以說非常漂亮了。而她的前半生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沒有多少煩惱,自己想要得到的也可以順利得到。僅僅幾年就完成了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完成的夢想和心愿。

母親代筆

原本考入名校,進知名企業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讓人羨慕的,可是作為話題的中心,那些媒體卻並沒有停止討論和剖析她的腳步。因為只要博得關注,能夠有一定的話題就是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後來關於蔣方舟年少的作品也有了很多爭議。甚至出現了年少時寫的文章都是母親尚愛蘭代筆的新聞。而這個新聞也迅速成為了各個媒體的頭條還有大家熱議的話題。

尚愛蘭也是一個作家,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也具備一定的文學能力。所以很多人就將焦點匯聚到這個問題上,畢竟蔣方舟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她年少寫作的經歷還有名頭,如果是母親代筆那新聞必定會十分轟動。

在媒體不斷的抽絲剝繭之中,網友也開始了尋找"蛛絲馬跡"。一時間出現了許多所謂的證據,尋找文中各種他們認為不合理的地方,力證文章並非蔣方舟所寫而是她母親的代筆。

這邊面對爭議還有指責,話題中心蔣方舟卻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面對網絡上各式各樣的討論,網友吵得不可開交,不回應似乎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渴求撕掉標籤

對於標籤固化,很多人可能覺得是一個記憶點,不會讓大眾太早遺忘自己。有的人卻覺得這樣的標籤是形象的固化,影響之後的發展,也會固定自己的風格。而蔣方舟顯然就是第二種想法了。

成名已久的她早已經不是那個十幾歲的少女,如今她也不單單滿足於只做一名作家。開始參加各種綜藝的蔣方舟渴望再次回到大眾眼裡,並且輸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擺脫曾經的標籤樹立新的形象。

節目組靠著她的名頭獲得關注,她希望憑藉各大媒體平台剔除標籤。但是急於擺脫標籤的她卻太過於心急,說出了很多不合時宜的話,就像一個小孩模仿大人的語氣說出的話,讓人覺得突兀,也支撐不了她的言論。

的確,現在的蔣方舟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兒時的標籤太過於固化,導致大家想起她就是曾經的輝煌。之後卻沒有文學上的成就,但兒時的標籤卻一直伴隨著她。即使現在她已經不再年輕,現在不轉型,又或者不拿出一份更為優秀的作品,多年後等待她的只有大眾的遺忘。

自卑與焦慮

年少成名給蔣方舟的似乎更多的是痛苦還有焦慮。如今的她害怕被遺忘,保持著兩年一部作品的頻率,相對於小時候一年好幾部的頻率自然是少了很多。不免被人認為是江郎才盡

一方面她也一直沒有什麼比較有說服力的獎項還有出名的作品,大家討論的最多的是她身上的花邊新聞還有爭議,真正討論她作品的少之又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她一直是自卑的,不夠自信也很焦慮,對未來迷茫,渴望撕掉標籤,卻無力改變現實。就連她自己都說她是討好型人格,討好了別人卻沒辦法讓人關注她的作品和內心。

天才的隕落,無限嘆息。但蔣方舟無疑是幸運的,有著許多人沒有的成就還有知名度。但是如今她卻面臨著不小的問題,不能再背靠小時候的名氣,現在缺的是一部代表作。參加再多的綜藝都不如踏實寫出真正的代表作讓人信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Mba3ABjYh_GJGVIuU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