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 ,有成千上萬種生活方式,其中一種叫逛博物館,因為平均每13.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似乎看起來不算多?但博物館總數量和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成都均排在全國第一,文藝之都果真是有真材實料的!
今年初「成都當代影像館」開業,這裡有著最為濃厚的藝術氣息的攝影大師原作展;寶藏級的「影像圖書館」;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傑出攝影家作品展;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貝爾納·弗孔 這一系列大神都來了!
錯失第一時間與大神交流的機會,中秋專程前去打卡,在三環內一棟鵝黃色的「巴洛克式建築」,常春藤肆無忌憚得爬滿這座歐式建築的外牆,頗有點威廉古堡的意思。來吧,跟隨「神鵰俠旅」一蕊和小強的鏡頭一起探尋這個「影像世界」吧!
影像中心布局大氣,門口的海報都是耳熟能詳的攝影大神,忍不住想獻上膝蓋的那種。戶外走廊上隨處可見的綠植使整個展館浸潤在自然之中。
充滿歐洲風格的圓形拱門,排列整齊的吊燈,整體設計偏歐式,典雅大氣,立柱長廊簡直就是不能說的秘密同款走廊,不用去台灣也能拍出同款打卡照~
每個展都相對獨立,在幾大展覽中有人專注於紀實,也有人喜歡虛構。近期影展中比較有看點的有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的紀實攝影系列,近百幅的經典作品很有看點。
除了他聞名世界的自然系列,人文作品也很讓人很驚艷!之前在美國國家地理有看過類似的專題,親臨現場,看到數量如此之多,還真是第一次。整個展館內部以暗色調為主,沉浸式的環境,大畫幅的照片,觀展的氛圍非常棒!薩爾加多的作品以黑白為主,拋開色彩因素,很容易讓人沉浸於作品本身。
展館裡不時會有人發出驚嘆聲,就算是不懂攝影,光看照片就足以被震撼了!
巴西的金礦,印度的煤礦, 盧安達的茶園,玻利維亞的錫礦,中國的自行車工廠, 科威特 的油田…… 薩爾加多在他幾十年的職業攝影生涯里,也從未停止過對全球性問題的關注。我和小強都很喜歡這個老頭,給大家強行安利一波!
另外一位讓人驚艷的攝影師叫貝爾納·弗孔。這個從小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小城呂貝張大的攝影師,性格非常羞澀。
有些人看似很難與人積極的交流,但他內心的世界確無比的豐富,弗孔便是如此,好在他把內心的大海都用相機完整的表達出來。
他的作品與紀實攝影完全是兩個背道而馳的方向,畫面中幾乎全都是真人大小的假人,它們被攝影師安排,飾演不同的角色。
與其說孔弗是個攝影師,不如說他是導演,幾乎每一張作品都封存著他的童年記憶。腦洞很大,但很有趣,我們很享受這樣接受不同觀念的過程。
展館內還有一間貝爾納·弗孔留下的小屋,裡邊擺滿了他生活中的物品,還有陣陣薰衣草香從房間裡傳出。當你站在他的童年面前必定會感慨萬千,能夠一生純真無邪的創作,留住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樣純粹的攝影方式令人羨慕!
這間展廳也選的恰到好處,圓頂的白色落地窗簾光線良好,讓人仿佛已經置身於南法熾熱的夏天。順利成為大家爭相打卡的拍攝地,怎麼拍都很美喲!
整個展覽還有馬格南圖片社知名攝影大師,例如決定性瞬間的締造者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及中國人的老朋友馬克·呂布鏡頭下50年代至今關於中國的精彩片段。
還有國內2019首屆「金熊貓攝影藝術獎」的作品展,有馬良、劉錚、張大力、張克純、張曉、張巍、洪浩、宗寧、 金平 、繆曉春十位「傑出攝影藝術家」全方位全視角的闡釋攝影的真諦。
光看這些眼睛你能猜到這裡有哪些明星嗎?
其實張巍的這一系列作品並不是這些名人本人,而是用普通人的局部五官重新進行拼貼組合——創造出一個個名人的肖像。
如果把你生活中所有接觸的所有東西都掃描下來會怎樣呢?
洪浩的《我的東西》系列,是一種通過掃描實物的方式進行的創作——書籍、一次性筷子、香煙、發票等物品被掃描成像,然後再次進行強迫症般的拼貼;這不僅洪浩記錄和觀察了自己的生存狀態,也是另一種攝影留存的方式。
對於整個觀展過程,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正因如此,才讓我們更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更多攝影師的思維方式,這樣長知識的約會過程,令人愉悅!
小貼士: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金府路889號
展覽時間:周二-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場)
單人票60 雙人票90 學生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