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頂尖預備男校偏愛什麼樣的孩子?

2019-12-23     英倫雲小學

倫敦是一個私校競爭異常激烈的地方,激烈到恨不得一出生就得報名,激烈到3、4歲就得參加入學考試,中間可能還得經歷7+,8+,10+,11+,13+,16+等各個升學門檻。要在這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學術好是標配。

但是怎麼樣算是學術好?

除此之外學校還看重什麼?

什麼樣特質的孩子是從小受到學校歡迎,以至於將來在高等教育和職場中仍然具備競爭優勢的?

學校又會怎樣去培養這些孩子,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1


King’s College Junior School

(溫布爾登國王學院預備小學)


校長Dr Gerard Silverlock與學生們

校長如是說


很多家長在訪校時問我,你們想招什麼樣的男孩?


其實並沒有一個特別的類型。我每次都會試圖讓學生們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的說:「是喜歡廣泛參與活動的人。」

有的說:「是擅於跟不同人交往的人。」

有的說:「是喜歡挑戰敢於冒險的人。」

有的說:「是具備開放心態的人。」



我們通過學術選拔錄取新生,能夠進來的孩子肯定是非常聰明的男孩。


但是筆試並不設錄取分數線,而面試每個人都參加,因此面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是因為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看他是否適合這間學校,能在這裡很好地成長。


而錄取之後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刺激他們進一步求知的環境,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


同時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東西,體育、戲劇、音樂等等,讓他們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時,也能成為開心的、有人文情懷的少年。


2


St Paul『s Juniors

(聖保羅預備小學)


校長Maxine Shaw與學生們

校長如是說


我們是一間注重學術的學校,但前提是孩子們首先要喜歡這個學校。


這是一間屬於每個人的學校,面積很大。我們學校的男生首先肯定是非常聰明有能力的男孩,同時也是喜歡接受挑戰的男孩。


我們給孩子們安排了很多的活動,每年學校都會請各行各業的人來給孩子們演講。



當孩子們回望他們的教育歷程的時候,考試固然很重要,但是最能留在記憶深處的,可能是他們參加過的體育項目,可能是他們親歷的各種活動,可能是他們的森林學校……


我們認為,孩子們開心是最重要的。只有他們跟我們在一起很開心,才能努力地學習,有求知的慾望,並從學術的氛圍中收益。


同時,我們需要看到他們的潛力,並幫助他們去開發潛力。


3


Westminster Under School

(威斯敏斯特預備小學)


校長Mark O』Donnell與學生們

校長如是說


必須坦白地講,我們學校不是一間每個男孩都適合上的學校。


這裡的男孩當然都非常開心、有創造力,但同時具備非常傑出的學術能力。我們在學術上十分超前,在孩子們7、8年級的時候,大約比同齡孩子超前3年左右。


我們的選拔異常激烈,來到這裡的孩子每個人都天資聰穎。為了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潛能,我們的課程富有挑戰性,孩子們的成績都非常好,在各種學科競賽中屢屢獲獎,也是獲得獎學金的常客。



我們學校很小,招生數量少,每個人都互相認識。


這是一所自由開放的學校,為男孩們安排了多種多樣的活動,他們有機會參加各類俱樂部,但是我們不為他們將來的職業做準備。


我們的男孩都是有進取心、有好奇心的孩子,同時他們的背景非常國際化和多樣化。很多孩子在家說3種語言或至少兩種語言。



學校節奏很快,就算是臨近考試也不影響正常日程。


我們會邀請議員、 劍橋教授、成功的學生家長,爬過珠峰的運動員等來給孩子們講如何處理壓力、環境問題、網絡安全和心理健康等等。


我們注重培養孩子們慷慨的品質,引導他們關注公益和慈善。他們首先應該是關心世界、服務社會的善良的人,同時也應具備很強的領導力、責任感、團隊精神和主人翁意識。


距離倫敦35分鐘車程的Papplewick School(帕普維克預備小學)校長介紹了他的學校。

說實話,以前我是很猶豫要不要七八歲送兒子上寄宿學校的,但是聽了他的介紹以後,居然非常心動了呢!

此外,在校長見面會的群訪環節,幾位校長就要不要課外補習、如何從小培養孩子、以及學校的育人理念等問題也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校長如是說


我們是一所寄宿學校,一般來說,從小寄宿的孩子,很多是將來考慮去寄宿制中學的孩子,因為能夠提早適應寄宿生活。


寄宿學校的生活非常有趣,我們給孩子們安排了很多的活動,確保他們閒不下來。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寄宿學校適合父母都在工作的家庭,但是也不用擔心跟孩子感情疏遠,除了每周末回家之外,他們在學校有手機,可以跟父母聯繫交流。


我們有非常好的體育設施,更大的空間,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甚至可以去森林裡露營。


家長不用帶著他們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因為我們在學校就已經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這是一所讓男孩成為男孩的學校。同時規模也比較小,每個人都認識其他人,有很多脫穎而出的機會。


我們認為孩子的小學時期應該是開心的,去嘗試很多不同的東西,享受他們的童年。


我們並不進行學術選拔,但這不代表我們不重視學術的培養,很多學生畢業後進入頂尖的寄宿和走讀中學,也有很多人拿到了獎學金。簡單地說我們就是一種Work hard, play hard模式。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校長群訪問答


(圖片來源:網絡)


問題1:要不要給孩子課外補習?


答:我們在考試過程中是能看出來孩子有沒有補習過的。如果是準備好的答案,會讓考官有些反感。


如果給孩子過度補習,讓他超出了他該有的水平,那麼將來很多年可能都要一直補習下去。首先補習費用高昂,在不菲的學費之外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其次如果你讓孩子日復一日地爬一座山,而他一直在山腳下,這會讓他很有挫敗感。


我知道不讓孩子補習對家長來說很難,尤其是家長如果當年上了很好的學校,很自然地期待自己孩子現在也應該像自己當年一樣學術優秀。但是生活里有太多事情比成績好要重要,所以拜託遠離補習。



為孩子尋找最適合他的學校,而不是所謂最好的學校。用補習的錢帶孩子去電影院、去度假、讓孩子享受生活,比在家裡補習更有意義。


(圖片來源:網絡)


問題2:我們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


答:讓他們做自己,做有趣的事情,敢於犯錯誤。讓他們自己做事情,不要過多的代勞和干預。讓他們學點樂器,欣賞藝術。帶他們去看世界,收集製作喜歡的東西。鼓勵他們成為創造型人才,擁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引導他們關注現實,不要一直沉迷在電子世界裡。


(圖片來源:網絡)


問題3:

以前私校飽受詬病,說學校教的只是應試而不是思考,孩子聰明但是情商很低,現在有改變嗎?



答:現在已經有很大改觀,我們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了。我們會讓學生熟悉怎麼去考試,但是會把更多精力放到塑造他們善良的品質、責任感和同情心上面。


同時,我們也注重培養他們接受挑戰的勇氣,以及失敗之後的恢復力(Resilience)。


(圖片來源:網絡)


問題4:學校將如何去培養孩子?


答:有一些共性的品質是我們通過學校教育努力去培養的,比如韌勁、集體精神、包容心、敢於冒險,不怕失敗等等。

但是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智慧,這也是入學面試的意義所在,我們需要看出孩子的特質,以便在日後幫助他們去成長。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整合英國優質的小學教育資源,基於英國政府制定的小學大綱而設計的完整的英國小學課堂和校園體驗。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的教育,或者進行國際教育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73Mm8BMH2_cNUgLI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