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演講能力?要讓孩子掌握表達技巧,跟成年人方法不同

2019-10-15   愛學新課堂

成功無捷徑,學習有方法。大家好,歡迎來到愛學新課堂!

進入信息化的時代,大多數父母和教師都希望孩子善於表達,因為這是與人溝通交流的基本功。在學校演講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但是總有一些難題,比如孩子膽小,張不開嘴,說了上句,忘了下句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讓孩子從敢說愛說到會說。想要讓孩子敢說愛說會說,首先要明白說的重要性,而講演是學習語言的必修課。為什麼說話很重要?因為只有敢說愛說會說,自己的想法才能被別人明白和接受,才可能一起做事情。否則可能會彼此不了解,甚至產生誤解,發生矛盾。

無論是同學之間朋友之間,還是親子之間或者師生之間,溝通交流都需要敢說愛說會說,你承擔的責任越大,說就越重要。然而要想說的好,就需要綜合素質高。我們的習慣課程最先講的是閱讀和寫作,就是說講演最起碼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沒有高水平的講演稿,幾乎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講演。演講稿撰寫的過程就是深入思考收集材料,組織文字的過程,這能極大地促進孩子的思考與寫作的能力。

再好的演講都不可能照本宣科。演講者要想達到精彩的效果,必須要熟記自己演講稿的內容。這背稿子的過程對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很有幫助。經過充分的準備,當孩子走上講台,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獨特觀點,用濃厚的感情去感染現場的聽眾是這會給他一種非常美妙的體驗,這一刻的他就是成功的。

這種成功的體驗會讓他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感,並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父母如果在現場,也一定會為孩子的成功倍感驕傲。演講的震撼體驗,有可能讓孩子愛上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最終成為自己一個重要的興趣愛好和表達習慣。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第一次演講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許多父母也渴望自己的孩子敢說愛說會說,具體該怎樣來引導孩子呢?除了要長期培養孩子的內在素質外,的確需要讓孩子掌握具體的演講技巧。這裡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第一寫好有兒童特點的演講稿。告訴孩子不要被權威名人嚇倒,也不要像成年人那樣說話,就寫出一個孩子的想法,用孩子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兒童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時應該把長句變為短句,把聽不懂的文言詞語改換或刪去,要使用常用的詞語和一些比較流行的口頭詞語,使語言富有生氣和活力。

第二,掌握有聲語言的表達技巧。演講稿首先是內容精彩,有些時候恰當地引用一些優美的詩詞或富有哲理的格言名句,也會錦上添花。但是演講的語言從口語表述的角度看,必須做到發音準確清晰優美,流利易懂,還有語調貼切,自然動情。演講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曰耳動聽。

第三就是在反覆練習中積累成功的經驗。孩子畢竟是孩子,太複雜的要求,孩子難以理解。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找機會練習,從而熟中生巧,增強自信。所以父母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經常給孩子留出一個專門分享故事的時間,鼓勵孩子給大人講故事,也可以給夥伴們講故事。

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引導孩子注意語言體態目光等細節的處理。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出現一些挫折都是正常的,父母要鼓勵引導,而不以挖苦訓斥,這是極為重要的原則。否則,孩子可能走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誤區,當孩子熟練掌握了講故事的技巧與能力,他對於講演就有了信心和經驗,甚至成為興趣的根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