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環境下,發電企業可能漲價求生存

2019-07-18     易電科技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關於調整部分電廠上網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省統調燃煤機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下降1.07分(含稅),執行電量不包括當年已參加直接交易電量。

這對於頗受壓力的煤電行業內來說,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浙能電力已發布公告,按照浙江省經信委下達的2019年度浙江省統調電廠發電計劃進行測算,預計2019年公司全資及控股燃煤發電企業將減少營業收入約3億元。

易電君認為,煤電目前仍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要力量,煤電價格的變動影響重大,這一次的下調上網電價,會促使煤電企業進行更多的思考,未來的電力市場也會因此迎來不一樣的考驗。

為何降煤電上網價?

據有關數據分析,若浙江要完成2019年一般工商業用電降價10%的目標,需要讓利約80億元。浙江省一般工商業用電占比高(按照浙江省2018年社會用電量計算,一般工商業用電量占比約23%),比起其他省份降一般工商業電價的壓力更大。

其他省份通過調整水電和核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形成的降價讓利空間基本覆蓋一般工商業降價空間,而浙江省在調整水電及核電上網電價後,尚未能覆蓋一般工商業的降價空間,需進一步調低煤電價格空間。

另外,浙江發布了《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開展燃煤機組上網電價市場化試點的通知》(浙發改價格〔2019〕133號),燃煤機組上網電價市場化試點採取「基準價+浮動區間」方式,為降價進一步提供了依據。

降價趨勢下如何求生存

在降價的大趨勢下,如何謀求生存空間是廣大電企面臨的共同問題。

或如同浙能電力的公告所說的那樣,一方面將積極爭取多發電,全力爭取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將繼續積極降本增效,努力減少電價下調對公司盈利的不利影響。

換句話說,也就是企業要做好開源節流的準備。

從市場化競爭中開源:

發電企業積極爭取多發電,合理安排參與市場化各級市場的電量的比例,通過中長期交易鎖定全年的基本收益,積極參與現貨市場博弈,善用市場規則進行獲利。

爭取煤電利用小時數的提高,在有限的微利空間內做大上網電量也是凈利增長的有效手段。

在內部管理上節流:

煤炭成本約占煤電企業生產成本的60%,一是大力拓寬煤炭採購渠道,保障長協煤的供應,降低價格波動影響,儘可能降低煤炭採購成本;另外需要優化機組運行方式,繼續挖掘降耗空間,對老舊機組進行改造,進一步降低標準煤耗。


同時,企業與市場進一步接軌,需要同步強化精細化管理,通過更加靈活市場化的激勵措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在員工隊伍形成降本增效的自覺性。

峰段漲價可能會成為新的手段

浙江的電力市場與廣東一樣,目前發電側參與的主體是煤電企業和氣電企業。

在現貨市場環境下,煤電企業將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價格空間會進一步受到考驗。

而現貨交易機制一方面讓發電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另一方面也為發電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謀求利潤提供可能,例如在某些負荷尖峰時段,一旦供需偏緊,發電廠可能提高報價,在峰段獲取超額利潤,以彌補其它時段的虧損。

結語

煤電生存的壓力已經被廣泛的討論,隨著市場化的推進,新能源的擴張,老的經營思路將更加無法適應市場的步伐。

不管是對外的營銷策略還是內部的經營管理,與市場接軌,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生存下去。

從市場化謀發展也好,在內部管理騰空間也罷,新的電力時代已經到來,主動應變的企業才能在市場考核中獲得更好的績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eMSCmwBmyVoG_1Z7m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