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13日在深圳舉行。一天的會期,探討內容乾貨滿滿,與會嘉賓分量十足。
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深圳經歷了怎樣的使命轉變?新形勢下,先行示範區如何才能建好、建實?來聽聽大咖們怎麼說。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國家體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
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一個質的飛躍。
高尚全在會上分享了一個故事。18年前,也就是2001年,深圳就開始討論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示範區。當時的會議規格很高,深圳市的很多領導都參加,會議的討論題目就是「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的示範區」。
高尚全說,討論當中有一位高級顧問提出,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示範區?什麼是中國特色?這個前提必須先明確。「我當時講的是首先要以人為本,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市場經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運營基礎;三是共同富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目標;四是民主政治,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我建議再加一條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高尚全認為,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的任務更重大了。
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是特區使命的繼續,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經濟特區的升級版,是中央對特區「還要特」的表態。
王京生從五個角度展開分享了經濟特區與先行示範區之間的關係:
第一,從改革使命看。經濟特區與先行示範區既有聯繫又有發展,原來經濟特區主要是為改革開放探路,先行先試,現在深圳既要為進一步改革開放探路,又要把建設世界一流標杆城市作為目標,繼續當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隊。
第二,從改革領域看。現在既要探索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更要圍繞五大建設開放全面探索,更加深化,承擔了更多的任務。
第三,從改革方法看。過去主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尤其是市場經濟的做法。現在既要繼續向先進國家、先進位度和文明學習,這一點我認為很重要。同時,要在貫徹落實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基礎上注重創新。
第四,從改革的重點看。原來經濟特區主要是打破計劃經濟體制,現在既要繼續破除阻礙改革開放的體制機制,但更重要的是注重立。如果經濟特區和先行示範區兩者都是破與立疊合,那麼特區是以破為主,先行示範區是以立為主,要建立一整套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
第五,從改革雙向看。現在的重點是刀刃要向內,主要改革政府及制度設計者自身一系列問題,使政府真正與社會親和,與市場親和,與人民親和。
王京生認為,不論是經濟特區還是先行示範區,不變的是要繼續解放思想、敢想敢試,重點是要做一系列的調整。
「無論是經濟特區還是先行示範區,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優化營商環境,為投資、興起、流通、財富創造一流的發展空間。」他說,哪裡的「放管服」改革搞得好,哪裡的營商環境就改善得快,哪裡的市場活力就強,發展勢頭就好。「是不是經濟特區,是不是先行示範區,主要看的也是營商環境。」
與會專家認為,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深圳迎來的又一重大歷史性機遇,是深圳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 王珺:深圳在40年的發展中,圓滿完成了國家賦予它作為特區探路的角色。作為一個成功的經濟特區走到今天,它的探路不僅僅是自己要往前走,而且要帶領更多的地方往前走。特區需要先行先試,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統一的政策安排下,怎麼樣進行創新、適應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高標準的需要,在這樣進行創新以後,可能取經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示範的角色會更重要。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社科聯)黨組書記、院長(主席)吳定海:「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為主題,意義重大,能夠助推深圳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勇立新時代解放思想的潮頭,助推深圳加快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蔡繼明:原來我們是對外,現在我們要做向內,改革的力度要著眼於我們政府放管服務職能的轉變,著眼於我們自身內功的磨練,所以不需要特殊的政策,更多的是需要我們深圳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這種創新改革的精神。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陶一桃:40年前,深圳歷史性地擔負起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使命,也歷史性地擔負起探索由普遍貧窮到共同富裕這個道路的使命。40年後的今天,在中國深化改革進程中,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施中,在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當中,深圳擔負的是完成中國社會由政策開放走向制度開放,由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這樣的轉型使命。
最重要的就是,深圳能否繼續具有當年敢闖敢幹的精神和勇氣,深圳是否還具有能繼續保持當年敢為天下先的這種城市品格,深圳是否能擔負起這樣的使命,最關鍵的在於自己,最關鍵的在於觀念。觀念不能直接改變社會,但是觀念能夠改變人,而人則能夠改變社會。深圳要想繼續先行先試,擔負起深化改革的使命,成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必須有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世界經濟特區論壇」是中心創建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品牌,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在國內外城市舉辦了20屆,有來自近二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官員、企業家出席過論壇,也得到了聯合國計劃開發署、非洲開發銀行、南南合作機構、德國GIZ的積極參與和響應,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尤其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關注與高度評價。
目前該論壇已成為國內外學者、官員和企業家探討經濟特區、自由貿易區、中國社會制度變遷路徑選擇及中國道路等前沿問題的重要學術陣地。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 單舒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ZMcCW8BMH2_cNUgtX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