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飲食很關鍵,孕婦飲食避開4個誤區,更有利胎兒健康發育

2020-03-20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准媽媽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到分娩的280天,可以說是每位媽媽人生旅途上的一段非常時期,也是孕育一個新生命的時期。孕媽媽的生理代謝與普通人不同,為了適應這一系列的變化,孕媽媽會有不同的營養需要。

孕期如果營養供不應求,就會影響媽媽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因此,在孕期既要合理地加強營養,又要注意不要增加過度,應講究營養均衡,這樣才有益於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

小琳懷孕快兩個月了,想著肚裡孕育著一個小生命,既興奮又緊張。由於第一次懷孕,並沒有什麼經驗,想著平時吃什麼,孕期也是一樣的。這天中午開完會,還有幾個文案趕著交稿,為了提神,小琳沖了一杯咖啡,正慢慢品嘗。

辦公室有位好心的大姐提醒她,孕期是不能喝咖啡,因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容易造成胎兒流產。同時還告訴她,在懷孕後最好不要飲用咖啡及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食物,這些對胎兒不但沒有營養,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在我們身邊,很多孕婦由於缺乏經驗,雖然注意營養,但常常會出現一些飲食誤區。對於孕期里的飲食誤區,小書蟲媽媽歸納幾類,給准媽媽們參考。

01.水果代替蔬菜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水果,特別一些孕媽媽,為了補充營養,更是每天大量吃水果,有的甚至用水果代替蔬菜。在孕期里吃水果是有好處,因為新鮮的水果,富含維生素C、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雖然水果有營養,但也能代替蔬菜。

水果中所含水分中有10%是果糖、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這些糖類,很容易被准媽媽吸收。如果水果吃得太多,准媽媽有可能會發胖,血糖增高等。因此,准媽媽吃水果不是越多越好,每天要適量,而且每天還要保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

02.只要是有營養,吃得越多越好

有些准媽媽懷孕之後,為了胎兒有足夠的營養,認為吃得越多越好。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孕期應遵循「吃得多不如吃得好」的原則,只要保證吃的食物有種營養,易消化、少油膩、味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這樣的吃法更利於胎兒健康發育和媽媽的身體健康。

因為,吃得太多,過多攝入營養會加重身體負擔,還會導致孕媽媽體重增長過快,從而導致胎兒巨大,影響順利分娩。

一般來說,准媽媽在整個孕期里,體重增長在10~15千克範圍內,是比較合理的。因此,妊娠期准媽媽的飲食要適量,不要暴飲暴食,如果體重增加得過快,必須要調整飲食結構,同時要注意保證恰當運動量,將體重控制在正常值內。

03.價錢越高,營養越好。

有些孕媽媽,在孕期會買一些營養品來補充營養。很多人都有這個意識,會認為越貴的營養品,它的營養就越好。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營養品的價格取決於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

因此,准媽媽在買營養品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合適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能以價格高低來決定哦。

04.過量攝入魚肝油

魚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與維生素D。維生素A可以明亮眼睛,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這些都是准媽媽和胎寶寶發育必需的營養素。但是,如果長期大量食用魚肝油,對胎寶寶和准媽媽都沒有好處呢。因此,准媽媽在孕期要注意魚肝油的攝入,不能過量,以免影響胎兒。

同時,孕期准媽媽需要攝入大量的鈣,一般到了孕5月左右,准媽媽就需要補充鈣,補充鈣的方法很多,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片,也可以在飲食上補充。例如多吃蛋類,奶類,肉類、海米等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同時,還可以經常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質的吸收。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懷胎十月,小小的生命如同種子萌芽一樣,需要各種營養的「澆灌」,因此,准媽媽要合理科學補充營養,同時還要避免一些飲食誤區。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台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