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80後夫妻的小店裡,案板下藏著孩子的樂園!

2020-05-21   荊州新聞網

原標題:荊州80後夫妻的小店裡,案板下藏著孩子的樂園!

前段時間一組小女孩在案板下

認真上網課的照片火了

感動了眾多網友

其實咱們荊州也有 這樣一對

在外打拚的80後夫妻

他們在南京的小店復工了

小店的案板下

藏著孩子的樂園

" 老闆,給我來兩塊米粑 "" 這青菜怎麼賣 "……5 月 13 日上午,南京秦淮區普華巷熱熱鬧鬧,買菜聲,講價聲此起彼伏,人們的生活回到了熟悉的節奏。

" 武漢米粑 " 是普華巷的一個店面,店主是一對80後湖北夫妻,他們在這裡開店已經三四年了。老闆娘吳娟說:" 復工剛開始,比較清閒,我們還製作了新的湖北小吃——米糕,現在也很受歡迎。"

因疫情關門兩個多月

復工後有顧客特意多買點

一間不大的店鋪,案板上擺著蛋糕、綠豆糕、米糕,一旁還有熱乎乎的米粑。這方寸之地便是何荊州和吳娟小兩口謀生之處。吳娟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笑著說:" 店開在這裡有三四年的時間,做的都是老顧客的生意,附近小區很多人吃習慣了。"

店面門口

何荊州夫婦來自荊州,因為出生在荊州,父親便以地名給何荊州命名。米粑是湖北特色早點,黃燦燦的外表,裹著軟糯的香米。何荊州翻著米粑,掌握著火候。他說:" 米粑是我們那邊的特色小吃,幾乎人人都會做。開店後,就想著賣糕點之外,再做點特產。"

湖北特色小吃米粑

受疫情影響,這口來自湖北的美食,老主顧們等了兩個多月沒有吃到。吳娟介紹,他們是1月份回荊州老家的,因為家裡親戚小孩的滿月酒,回去早了點。" 剛好回去之後就遇到疫情了,縣城路都封了。"

她回憶: " 那段時間也會和隔壁店主視頻,問問南京這邊的情況,他們也關心我們在湖北怎麼樣了。後來知道他們店面都開了,我們在家裡就著急了。"

3月20日,夫妻倆來到南京。隔離14天後,他們的小店正式復工了。 " 一開始生意比較淡,後來顧客漸漸多了,有顧客說,更喜歡買我們做的糕點。"

顧客正在選購

何荊州還記得,有一天一對年輕小情侶來了,得知他們是湖北回來的,特意多買了一些糕點。小情侶的暖心舉動讓何荊州很感動,除此之外,老主顧也很支持他們。正在買米粑的黃阿姨就是一名老顧客。她說:" 我每天買菜都路過,每天都來買。最喜歡吃米粑和鍋巴。之前關門的時候還盼著開業呢。"

為了讓生意更好點,這次復工,他們還帶來了新的湖北小吃——米糕,現在也很受歡迎。

案板上是生活

案板下是孩子的樂園

何荊州夫婦和南京的緣分,要從8年前說起。那時候,他們從荊州老家來到南京打拚,跟著在浦口做糕點的舅舅學手藝,大概兩年後,他們出師了,開始自己開店面。

天沒亮4點多就要起床做準備工作,一直要忙到晚上9點。關店之後還要準備好第二天用的食材,將大米磨成米糊,加點酒釀,放糖,發酵。

這個店面的生意,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何荊州說,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4歲,一直在老家上學。" 因為疫情,學校都沒有開學,所以上次親戚幫忙把小女兒帶來了,打算開學再送回去。"

4歲的童童,穿著小裙子,騰地從案板下站了起來,她的個頭剛好比案板高一點。之前,何荊州夫婦倆在南京打拚,童童和哥哥都在老家生活,一年只有春節才能和爸爸媽媽見到。 南京對她來說有些陌生,童童有些靦腆,不太和陌生人說話,自顧自地玩。案板下的地面上,擺著童童的小公主貼畫、布偶、喝水的吸管杯,還有一箱牛奶。

案板下童童的樂園

因為靠近鍋爐的溫度比較高,為了讓案板下涼快一點,吳娟專門裝了一個電風扇給她扇風。童童坐在地上,把不同的貼畫貼在臉上。" 孩子帶在身邊,也只能和我們在店裡,一般就在案板下玩玩具,有時候也會出來在店門口活動活動。" 娟說著有些愧疚,但這段時間已經是母女倆為數不多的親子時光。沒玩一會兒,童童又鑽出了案板,跑到店門口跳起了格子。

童童在店門口玩

來源:現代快報 +/ZAKER南京,記者:蔡夢瑩 徐夢雲 文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