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這個國家女孩為何讓人感動?因為我們走得太匆忙忘了來時路

2020-03-15   泉城後備之家

文:李京進

今天,一則新聞開始刷屏:11歲的河北邢台寒門女孩賈昊倩用90元購買了10隻口罩,寄往千里之外的那個她從未到過的武漢。她的理由很簡單卻又很硬核:「我們家受惠於國家,我是國家的孩子。當國家有難,我理應支援。」

3月12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洪山區防疫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清點來自全國各地的戰「疫」物資。一個來自河北省邢台縣的薄薄包裹,並不起眼,裡面裝著疊得整整齊齊的10隻獨立包裝外科口罩。物資保障組工作人員楊喆介紹,與10隻口罩相伴的,是一份摺疊起來的手寫信。才讀到一半,楊喆就忍不住哭了。

原來,寫信人就是邢台縣西黃鎮旮旯村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賈昊倩,她在信中寫道:「我的爸爸、媽媽、弟弟都是國家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員,享受國家低保補貼。我們家享受國家待遇,我就是國家的孩子。當國家有難,外國朋友都向我國捐贈錢物,更何況我一個受惠於國家的家庭?

90元錢能買到什麼?然而卻是小昊倩一家人商量後,從每月的800元低保費中,抽出90元捐款。當她的族親賈新慶幫忙網購買下10隻口罩。然而,賈昊倩在看到口罩的一瞬間大哭,「10隻太少了,我不好意思」。可她這樣的家庭卻無力支撐她獻更大的愛心,這正是她難過的。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著名詩人、畫家紀伯倫的詩曾經說過的一句經典: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 原句如下: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出自《先知》。

其實,生活在中華大地的每個中國人,請問有哪個人敢說自己不是國家的孩子?應該說在這次疫情中,大多數國人都能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特別是廣大解放軍指戰員、醫護工作人員逆行而上,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這裡我們也不得不提身處「核心區」的武漢人民,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武漢人員沒有被病毒嚇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亮了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但我們也不得不遺憾地看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國人的市井百態,每個人在疫情中的表現,更是一場活脫脫一個官場現形記。各級官員如此,普通百姓更是如此。近期那些垃圾車運豬肉、救護車運物資、殯葬車運輸物資等一幕幕,雖然不能掩飾武漢人民的功勞,卻也讓感到臉紅與無奈;面對中央領導視察,大喊:「假的、假的,全是假的!」這些官員的作秀和一些百姓的不知感恩,讓基層工作者心寒;還有為了流量,吹捧所謂「吹哨人」的各路自媒體大神,你們的拙劣表演不僅給西方提供了攻擊中國的武器,而且真的令人作嘔,等等。

看看這個國家的女孩內心獨白,你們好意思嗎?「國家幫助我們生活,我會讓祖國站起來。加油武漢,加油我的祖國母親。願我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很難想像這樣的話會出自一個11歲的嘴,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想,這個抱著感恩之心的女孩一定會走得很遠。

梁漱溟先生在《這個世界會好嗎》中認為,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很清楚,只是我們走的太匆忙,以至於把靈魂落在身後了。

應該說,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帶來了小康,實現了翻兩番的目標,讓生存的需求得到了大大滿足。然而,幸福並沒有伴隨著物質如約而來,整個社會充滿著抱怨之聲,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窮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們不知因何而焦慮,像傳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鬧事,影響自己的官位;下面也不安,怕上面總鬧些大事,不顧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財富有一天就不算數了;窮人也不安,自己與孩子的境遇會改變嗎?就在這抱怨、焦慮和不安之中,幸福,終於成了一個大問題。

為了賺錢,我們學會了害人!從地溝油到毒奶粉害死人,從假疫苗到豆腐渣工程,從「盲井」到「梅姨」,黃賭毒死灰復燃,傳染病捲土重來,我們用自己的無恥一次又一次刷新底線,我們一次又一次傷害著祖國。從這次西方集體反華排華,難道責任真的全在西方嗎?作為國人,你們就沒想過這可能是我們平常日積月累幹壞事的報應?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民還是挺過來了。我們看到那些曾經夢寐以求、心中嚮往的西方民主世界:美國、英國、義大利?還是瑞典、瑞士、丹麥?這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後代,居然紛紛放棄對輕症患者的檢測和治療,儘可能地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搶救中,寄希望於上帝的後人能夠獲得群體免疫力。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疫情過後,我們真的有必要好好反思了?而不是把物質的那一套當做靈丹妙藥,其實相比於心靈的幸福,物質真的並不是都那麼重要!

據悉,3月12日當晚,物資保障組工作人員吳冬英自發上網購置「學習用品大禮包」,依據來信地址寄往賈昊倩家中。並於當晚向賈昊倩回信,在長信末尾,18名工作人員一一簽下姓名:「10個口罩不多,但我們認為它比金子還珍貴,是一個困難家庭奉獻的真情和大愛」。14日,洪山區防疫指揮部工作人員自發組織愛心捐款,幫助生活拮据的賈昊倩一家。

自記者處獲悉武漢正在組織愛心捐贈後,賈昊倩的爺爺賈桂祥14日晚打來電話,鄉音里都是堅辭不受,「武漢工作吃勁,不用再破費」。聞訊,洪山區多位參與捐款的工作人員表示,「國家的孩子,更應該大家照顧。」

對於小昊倩的事情,您怎麼看?請在評論區留言!